結合雌激素
結合雌激素
結合雌激素是一種藥品,用於卵巢功能不全、子宮發育不良、功能性子宮出血、絕經期綜合征、老年性陰道炎及前列腺癌等。2.用於鼻出血、婦產科出血及手術時出血。
● 通用名:結合雌激素
● 別名:結合型雌激素、共軛雌激素、妊馬雌酮、Premarin
● 商品名:倍美力,紅麗來
● 英文名稱:Conjugated Estrogens
● 本品通過直接作用使子宮、輸卵管和陰道生長發育,有助於骨骼成形等,臨床用於緩解中、重度與絕經相關的血管舒縮癥狀。
● 用於緩解中、重度與絕經相關的血管舒縮癥狀。
● 用於治療外陰和陰道萎縮。當僅為治療外陰和陰道萎縮癥狀而使用時,應考慮陰道局部用藥的產品。
● 預防和控制骨質疏鬆症。當僅為預防和控制骨質疏鬆症時,應僅對有明顯骨質疏鬆危險的婦女和被認為不適合非雌激素療法的婦女才考慮使用。
● 治療因性腺功能減退、去勢或原發性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雌激素低下症。
● 治療適當選擇的女性和男性轉移性乳腺癌(僅作癥狀緩解用)。
● 治療晚期雄激素依賴型前列腺癌(僅作癥狀緩解用)。
● 結合雌激素通常製成片劑和軟膏劑,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 結合雌激素片劑:0.25毫克;0.3毫克;0.45毫克;0.9毫克;l.25毫克;2.5毫克。
● 結合雌激素軟膏劑:0.625毫克/1克。
● 注射劑:每支25mg。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已知或懷疑雌激素依賴的腫瘤患者禁用。
● 活動性深靜脈血栓、肺栓塞或有此類病史患者禁用。
● 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檢查不能恢復到正常的肝臟疾病患者禁用。
● 診斷不明的生殖器官異常出血。
● 哺乳期婦女如確需用藥,應暫停哺乳餵養。
● 患有與骨代謝疾病相關的嚴重低鈣血症的患者,應慎用雌激素。
● 在兒童和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
● 結合雌激素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在家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治療中、重度血管舒縮症:口服每天0.3mg開始,根據患者個體反應調整劑量,必須選擇控制癥狀的最小劑量,療程儘可能短。
● 外陰和陰道萎縮:口服0.3~1.25毫克,或更多,根據患者個體反應而定。治療可不中斷地進行,或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採用周期方案(例如25天用藥,5天停葯)進行適當治療。如需停葯或逐漸停葯應隔3~6個月。
● ● 嚴重萎縮性陰道炎患者應該首先接受短期口服治療(每天1.25毫克,10天左右),以使陰道黏膜能夠適應軟膏塗敷。陰道軟膏治療應使用最低有效劑量,並定期評估雌激素治療的需要。已經接受口服治療的患者,鑒於陰道可能吸收本品,因此可以減少口服劑量。
● ● 萎縮程度的變化與藥物吸收量有直接關係,因此應該作為藥物劑量調整的依據。軟膏劑應塗於陰道內或局部表面,每天2~4克,根據癥狀嚴重程度予以調整。藥物使用應呈周期性(如連續使用3周,然後停葯1周)。患者若持續或反覆出現異常陰道出血,應該採取合適的診斷措施,以便排除腫瘤的可能性。
● 治療因性腺功能減退、去勢或原發性卵巢功能衰竭所致的女性雌激素過少、女性性腺功能減退每天0.3或0.625毫克,周期性服用(如用藥3周,停葯1周)。
● ● 劑量可根椐癥狀的嚴重程度和子宮內膜反應進行調整。在由於女性性腺功能減退所致的青春期發育遲緩的臨床研究中,0.15毫克劑量可誘導乳房發育。每隔6~12個月劑量可逐漸增加,以達到適當的骨齡生長所需量,最終使骨骺閉合。
● ● 當骨骼成熟后,長期應用0.625毫克合併序貫應用孕激素可以形成人工月經周期,並可維持骨礦物質密度。女性去勢或原發性卵巢功能衰竭,每天1.25毫克,周期性服用。依據癥狀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反應,劑量可上調或下調。維持治療量調整至能有效控制的最小劑量。
● 治療女性和男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僅用於緩解癥狀)腺癌推薦劑量為一次10毫克,每日3次,至少3個月為一療程。
● 治療雄激素依賴的前列腺癌一次1.25~2.5毫克。療效可依據磷酸鹽測定和患者癥狀有無改善來調整用量。
● 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最低的有效劑量治療,通常宜從每日0.3mg開始。可以不持續地進行或用周期方案(例如用藥25天,停葯5天的方案),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適當用藥。
● 有兩項研究報道,在絕經期後接受雌激素治療的婦女中,需要手術治療的膽囊疾病的危險性增加2~4倍。
● 有研究報道雌激素替代治療(單用雌激素或與孕激素聯用),可增加患血栓性靜脈炎和(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險性。在用雌激素替代治療或其他雌激素治療時必須了解可能發生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性靜脈炎、視網膜血栓形成、腦栓塞和肺栓塞)的風險。並須對其早期表現提高警惕。
● 在雌激素替代治療期間通常血壓維持正常或下降,偶有的血壓升高是對雌激素的特異質反應。在應用雌激素期間應定期檢測血壓。
● 乳腺癌和骨轉移患者應用雌激素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高鈣血症。如果發生,必須停葯,並採取適當的措施降低血鈣水平。
● 曾有報道雌激素可增加絕經後婦女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對所有服用雌激素的婦女需定期進行臨床觀察。
● 妊娠期不應使用雌激素。在妊娠期及產後早期不適用雌激素治療。雌激素對預防和治療先兆性流產或習慣性流產無效。雌激素也不適用於預防產後乳房腫脹。妊娠期應用雌激素與胎兒生殖器先天性缺陷以及其他一些出生缺陷的危險性增高相關。
● 在開始用雌激素治療之前,要取得完整的病史及家族史。治療前及周期性的體格檢查必須特別注意包括血壓、乳房、腹部和盆腔器官,以及巴氏塗片試驗。作為常規,在未對患者複查時,開具雌激素處方不能超過1年。
● 有研究表明,用雌激素替代治療的婦女有高凝狀態,主要與抗凝血酶活性下降有關。
● 有家族性脂蛋白代謝缺陷的患者,雌激素治療會大量增加三醯甘油而導致胰腺炎和其他併發症。
● 雌激素可導致某種程度的體液瀦留,加重下列病情,如哮喘、癲癇、偏頭痛、心、腎功能不全,必須密切觀察。
● 有些患者可出現意外的雌激素刺激癥狀,如異常子宮出血和乳房痛。
● 雌激素可使子宮平滑肌瘤的體積增大。
● 根據口服避孕藥得到的資料顯示,在進行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疾患危險性的手術前4周或長期不活動時,應停止使用雌激素。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反應輕微,可以堅持用藥。如果不良反應較大,應立即停葯,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 結合雌激素罕見急性過敏反應,一旦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表現,請立即尋求急救處理。
● 乳房疼痛、壓痛。
● 生殖道瘙癢、陰道溢液。
● 頭痛、偏頭痛。
● 抑鬱、痴獃。
● 結合雌激素應該放在室溫(10-30℃)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放於小孩接觸不到的位置。
● 結合雌激素的不良反應包括
● 生殖系統和乳房
● ● 突破性出血(點滴出血)。
● ● 乳房疼痛、壓痛、增大、溢液。
● ● 外陰陰道使用部位不適包括灼燒、刺痛和生殖道瘙癢、陰道溢液。
● ● 子宮肌瘤增大。
● ● 子宮內膜增生。
● 胃腸道: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胰腺炎。
● 神經系統:頭昏、頭痛、偏頭痛、緊張、腦血管意外(卒中)。
● 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關節痛、小腿肌肉痙攣。
● 精神障礙:性慾改變、情緒異常、易怒、抑鬱、痴獃。
● 血管:肺栓塞、靜脈血栓形成。
● 全身疾病和給葯部位情況:水腫。
● 皮膚和皮下組織:脫髮、黃褐斑/黑斑、多毛症、瘙癢、皮疹、多形性紅斑、結節性紅斑。
● 肝膽:膽汁淤積性黃疸。
● 感染:陰道炎,包括陰道白色念珠菌病、膀胱炎。
● 惡性和良性腫瘤(包括囊腫和息肉): 乳腺癌、卵巢癌、乳腺纖維囊性變、子宮內膜癌、肝臟血管瘤增大。
● 免疫系統: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反應、過敏樣反應。
● 代謝和營養:糖耐量減低。
● 眼睛:視網膜血管血栓形成、隱形眼鏡不耐受。
● 心臟:心肌梗死。
● 體檢:體重變化(增加或降低)、三醯甘油升高、血壓升高。
● 內分泌:青春期早熟。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 有些藥物可能與結合雌激素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結合雌激素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體內外研究都表明雌激素部分通過CYP3A4來代謝。因此CYP3A4的誘導劑和抑製劑都能影響雌激素藥物的代謝。CYP3A4的誘導劑如貫葉連翹、苯巴比妥、卡馬西平、利福平和地塞米松都可以降低雌激素血葯濃度,可能導致治療效果降低和(或)改變子宮出血的情況。CYP3A4的抑製劑如西咪替丁、紅黴素、克拉黴素、酮康唑、伊曲康唑、利托那韋和葡萄柚汁可以升高雌激素血漿濃度,而引起不良反應。
●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頒布的標準,結合雌激素屬於妊娠期安全等級X:對動物和人類的藥物研究或人類用藥的經驗表明,藥物對胎兒有危害,而且孕婦應用這類藥物無益,因此禁用於妊娠或可能懷孕的患者。
● 妊娠期婦女禁止使用;哺乳期婦女如確需要用藥,應暫停哺乳餵養。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結合雌激素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結合雌激素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形成耐葯、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