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萬里長城的結果 展開
萬里長城
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長城(Great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20年11月26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烽火戲諸侯——驪山烽火台
長城
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是長城最通用的稱謂。《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方城
稱長城建築為方城,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漢書·地理志》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方城。”
塹、長塹、城塹、牆塹
長城
塞、塞垣、塞圍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用以表示關口要隘。這些被稱之為塞的關隘,有的就在長城之上,有的則在離長城很遠的地方。另一個意義是用以表示長城。如《史記·匈奴列傳》載:“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後漢書·烏桓傳》載:“秦築長城,漢起塞垣。”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
這是把長城同塞並在一起合稱長城的一種表示形式。這種稱謂在史書中也很常見,如: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中有:“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晉書·唐彬列傳》載:“遂開拓舊境,卻地千里,復秦長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條下載:“密雲縣東北至長城障塞一百十里。”
中國歷代長城
壕塹是長城建築的一種形式,多指在不易築牆的地方,挖有深廣各若干丈的深溝,並將所挖取之土堆於溝的一側,其防禦作用同修築牆體是一致的。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除金之外,基本沒有使用界壕一詞來稱長城的。
邊牆、邊垣
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將在這一帶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牆或邊垣。如《明史·戚繼光傳》載:“薊鎮邊垣,延袤兩千里。”《明史·兵志》載:“請修宣、大邊牆千餘里。”
長城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長城設施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歷代君主幾乎都加固增修。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一二千千米不等。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先秦長城根據防禦對象,大致可分為北長城和南長城。
北長城
戰國長城
同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以前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行動遲緩,很難抵禦匈奴的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1.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和十年(前328年),秦國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惠文王令張儀築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秦昭王,滅義渠,置北地郡,秦國北部邊境與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
2.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破中山,國境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下令築長城,自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置代郡、雁門郡、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
3.燕國北鄰為東胡,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昭王即位后發憤圖強,命大將秦開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里。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浿水(今朝鮮清川江)。後方穩定后,燕國也開始修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抵禦東胡。
南長城
南長城主要以楚、齊、魏、韓、中山國等為代表,主要目的是為了抵禦其他諸侯國的進攻。
南長城
2.齊國長城: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接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遺跡較多的古長城,原長度1000多千米。《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齊長城西起濟南長清區,東至青島市黃島經濟開發區,橫穿山東半島。
3.中山國長城:中山長城是為了防禦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築的,築於趙成侯六年(前369年)。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
4.魏國長城: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築的,南起今陝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北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
5.韓國長城:長城先為鄭國所築,后韓滅鄭,繼續修築使用。
秦長城示意圖
秦始皇長城大致為:西起於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向北至臨洮縣,由臨洮縣經定西縣南境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由固原向東北方向經甘肅省環縣,陝西省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折向北至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黃河以北的長城則由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向東直插大青山北麓,繼續向東經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縣境。由尚義向東北經河北省張北、圍場諸縣,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向東南,終止於朝鮮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
秦長城
秦長城第一階段的重點是維修、連接秦趙燕等戰國長城,新築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還沒有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線軍民共同完成,後期則大力修建長城。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
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長城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中原農業的生產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如《過秦論》中所說:“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漢長城
漢武帝登基后,連續發動多次對匈奴的戰爭,將其驅逐至漠北,修復了蒙恬所築秦長城,又修建了外長城,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千米的長城。此時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其軍事防禦作用也隨之終結。
漢武帝修築長城驅逐匈奴,對維護西漢帝國的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和安全,有著非凡的歷史意義。
為了對付來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襲擾和掠奪,隋文帝楊堅自建國伊始,就把修築長城、鞏固邊防,視為重要國防政策。隋煬帝楊廣即位以後,除了繼續防禦北方突厥的襲擾之外,還要著力對付來自西北方面吐谷渾的侵襲,為此曾先後兩次修築長城,動用勞力之多隋代前所未有。
隋長城
2007年,在山西省岢嵐縣發現了一方隋朝築長城的刻石,這方長城施工碑記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有紀年的施工碑記。
2009年勘測,隋長城遺跡位於山頂,為石築,已塌為石灘狀,高約50一80厘米。山腰部為土築長城,地表殘高約1.5米,夯土層13厘米。
2010年,長城資源調查隊對陝西省延安、榆林、渭南三市16個區縣的早期長城資源進行了野外調查。共調查戰國、秦、漢、隋等時代長城近1700千米。新發現戰國秦昭襄王長城200餘千米,在榆林市榆陽區、神木縣、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5區縣新發現隋長城約500千米。隋長城大部分段落沿用了秦昭襄王時期長城,而隋長城又被明長城沿用。
2010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博物館長城調查小組,在鄂前旗上海廟鎮特布德嘎查發現一處隋長城遺址。隋長城共有3段,牆體為堆築土牆,泛白色,呈魚脊狀凸起,寬約3到6米,殘高約0.5到1米,均在明長城以北約90到200米處,約6.8千米。牆體筆直,與明長城走向一致。
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但唐代確實修過長城,不過與傳統意義上的“拒胡長城”不同,建築這條長城是為了統一戰爭。
《新唐書·地理志》載:山西太谷縣“東南八十里馬嶺有長城,自平城至於魯口三百里,貞觀之年廢。”唐長城遺址從馬陵關沿馬嶺向關上(即今社城鎮關上村西),由關上至榆社縣石源村,再至黃花溝,再至石會村、琵琶窯村、焦紅寺村一帶,最後至和順縣儀城。
唐朝建立的最初幾年,同時並存的還有14個割據政權,其中有一支勁旅是依附突厥,並自封為皇帝的劉武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攻佔李淵發祥之地晉陽(今太原),攻陷河東大部分地方,威逼關中。唐王朝迅速採取強硬手段,一方面派秦王李世民抵禦劉武周,另一方面迅即構築防禦設施,從平城至魯口的長城由此出籠。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有三段古老的古代邊牆,始建於唐代渤海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此段古邊牆未見於任何歷史文獻記載,根據考古調查,斷定邊牆是古代的一條軍事防線,與長城的性質一樣,屬長城型山城。這道邊牆與當地渤海國早期山城和金代沿用並修築的山城相似,據此認為,邊牆是渤海國為防止黑水靺鞨而建。
宋長城
中國長城專家成大林在岢嵐考察長城后認定:岢嵐境內的長城為北齊、隋、宋三個王朝修築。這是中國首次發現宋代長城,填補了中國長城史研究的空白。
寧夏發現的宋代長城遺跡,位於固原市原州區戰國秦長城南北兩側。時間跨越千年以上的戰國長城與宋代長城在同一地區並存,充分說明這一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具有延續的文明歷史。
金長城開始修築於明昌五年(1194年),因旱災及張萬公等大臣反對而停建。承安元年(1196年),在完顏襄、宗浩的力主下全線開築,於承安三年(1198年)築成。金長城(明昌界)北起內蒙古莫旗七家子村東南1千米處嫩江岸邊,經扎賚特旗額爾吐村北,至吉日根,再經阿勒坦浩特嘎查,至林西凌家營子,折向西行,經達里諾爾北岸至商都縣上二股地,再至四子王旗白音希勒,終止於武川縣上廟溝,全長約1650千米,設有副壕馬面、烽燧,邊堡和屯兵城。
明長城示意圖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并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明朝建立以後,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韃靼、瓦剌諸部仍然不斷南下騷擾搶掠;明中葉以後,女真族又興起於東北地區,也不斷威脅邊境的安全。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明代長城的修建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明長城
明中葉(1448年—1566年)長期的大規模興築。“土木之變”以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百餘年間建成眾多長城重鎮。
明後期(1567年—1620年)隆慶、萬曆之際,蒙古俺答部與明王朝議和互市,北方邊境稍安,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里,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台,用磚石為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牆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牆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禦工程,局部地段改線重建。
清長城名稱甚多,但清人王安定在其所著《湘軍記》卷十六《平捻軍篇》中明確稱之為長城:“清長城之築,蓋三晉、燕、齊以至秦築長城限胡騎之禦敵方略之延用。”
清長城
清朝統治者禁止漢人進入內蒙古和東北,實行種族隔絕,在遼寧和內蒙古修建壕溝,沿壕植柳,稱柳條邊。柳條邊是民族融合的倒退,是極其反動的措施,在一個國家內,漢人居然不能自由出入。尤其遼東自戰國時代的燕國起就納入中華版圖,明末的時候,遼東地區仍然生活著數百萬漢人,然而後來遼東漢人或被后金軍隊屠殺,或被強行遷出關外,禁止漢人進出東北。這一野蠻政策使得東北人口銳減,導致沙俄輕而易舉殖民東北北部,割走中國1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直到民國時期,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用火車將大量人口運輸進東北,才避免了東北再次遭帝國主義國家瓜分的厄運。
清長城與明長城及歷代長城不同,是用於對內血腥鎮壓農民起義和民族起義的工具,對內而不對外。清長城是滿清政府的權宜之計,相對粗糙且保存不多,作用單一,故而很少提及,更無法同明長城比肩。
長城修築示意圖
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重要經驗,接著司馬遷又寫入《史記》之中,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成為軍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據。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
明長城修建1570年
隨著社會生產力進步,制磚技術不斷發展,明代磚製品產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牆內外檐牆都以巨磚砌築。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採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築城牆,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築水平。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築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有的雖然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出當時砌築拱門的高超技能。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築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製作技術都極其複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城牆構造
外檐牆是指外皮牆向城外的一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牆高125%。牆身的收分,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增強牆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性能,而且使外牆雄偉壯觀。內檐牆是指外皮牆城內的一面,構築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築成垂直的牆體,關於外檐牆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處的牆體厚度為準,這裡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築方法以扁砌為主。
長城的城牆是這一防禦工程中的主體部分。它建於高山峻岭或平原險阻之處,根據地形和防禦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而在高山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築的地方便採取了“山險牆”和“劈山牆”的辦法,在居庸關、八達嶺和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區的長城城牆,一般平均高約7、8米,底部厚約6、7米,牆頂寬約4、5米。在城牆頂上,內側設宇牆,高1米余,以防巡邏士兵跌落,外側一面設垛口牆,高2米左右,垛口牆的上部設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觀看敵情和射擊、滾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牆頂上,還建有層層障牆,以抵抗萬一登上城牆的敵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時,對長城的防禦工事作了重大的改進,在城牆頂上設置了敵樓或敵台,以住宿巡邏士兵和儲存武器糧襪,使長城的防禦功能極大的加強。
牆的結構內容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里長城的構築方法,有如下幾種類型:
1.版築夯土牆;
2.土坯壘砌牆;
3.青磚砌牆;
4.石砌牆;
5.磚石混合砌築;
6.條石;
7.泥土連接磚。
用磚砌、石砌、磚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築城牆,在地勢坡度較小時,砌築的磚塊或條石與地勢平行,而當地勢坡度較大時,則用水平跌落的方法來砌築。
烽燧
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烽燧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台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台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台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台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
烽燧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后,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長城之上。烽燧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里左右的。
烽燧的布局也十分重要,關鍵為要將其布置在高山險處或峰迴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臨近的三個烽燧都在彼此的視野範圍內,以便於隨時查看和傳遞消息。烽燧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台、亭燧而不築牆。
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
衛、所城之間相距約百餘里,衛城周長6—9里,千戶所城周長4—5里,磚砌城牆,外設馬面、角樓,城門建瓮城,有的城門外還築月城或正對瓮城門的翼城,以加強城門的控守。城內有衙署、營房、民居和寺廟。衛、所城與長城的距離或近或遠,視長城內位置適中、地勢平緩、便於屯墾的地方而建。
堡城或稱邊堡,間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磚包城垣,開1—2門,建瓮城門。城內有駐軍營房、校場、寺廟,邊堡同長城的間距一般不超過10里,遇警時可迅速登城。
天下雄關——嘉峪關
長城
由於年代久遠,早期各個朝代的長城大多數都殘缺不全,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人們一般說的長城指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就是明長城的長度。
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2009年4月18日聯合公布,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關長城宣布,歷經近5年的調查認定,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這是中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測量歷代長城的總長度。此次長城的調查和認定,不僅認定了2009年測定的明長城長度,還開展了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的資源調查。
嘉峪關
長城關口有: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陘關、娘子關、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黃崖關、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鶻關、牛庄城、分水關、寧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青山關、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司馬台、慕田峪關、沿河城、將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闕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寧武關、利民堡口、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樺門堡、瓦窯口堡、鎮寧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鎮川堡、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牆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安堡口、寧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雲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將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等。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山海關 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全長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鎮北台 鎮北台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榆林市,距城區約3千米,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是萬里長城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也是萬里長城上最雄偉的軍事要塞和觀察所,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天下第一台”之稱。據險臨下,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長城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隅,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長城西端起點,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長城沿線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關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防禦體系,黃土夯築而成,外包城磚,堅固雄偉。關城平面呈梯形,面積3.35萬餘平方米,城牆總長733米,高11.7米。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區與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交界的燕山山脈中。西起龍峪口,東止望京樓,全線10.5千米。沿線有建築各異的敵樓67座,烽火台2座,大小關隘5處,這裡長城上敵樓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牆體以巨石為基,高5—8米,並設有攔馬牆、垛牆和障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北京的重要屏障。1961年,國務院公布八達嶺關城和城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接受萬里長城為“世界文化遺產”。1991年8月,八達嶺長城在北京故宮博物館,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人類文化遺產證書。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長城地處天津市薊州區北30千米的崇山峻岭之中,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台水關,接山跨河,布局巧妙。景區擁有中國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一座當代長城碑林。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大境門長城 大境門長城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是唯一一座以門命名的長城關口,長城四大關口之一,修築於明成化年間,坐落在東、西太平山間,據長城之要隘,扼邊關之鎖鑰。大境門門牆高12米,底長13米,寬9米。西側有明萬曆年間開鑿的西境門(小境門)。景區有西太平山長城公園,來遠堡,小境門,關帝廟,二郎廟,山神廟等眾多明清歷史遺跡。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角山長城 角山長城距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北約3千米,系燕山余脈,是關城北山巒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為大平頂,平廣可坐數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龍首戴角,故名。角山是萬里長城從老龍頭起,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萬里長城第一山”。角山長城建於明洪武初年,從山腳旱門關到大平頂共1536延長米。城牆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築,局部為城磚和長條石砌壘,角山長城的高度和寬度,有明顯的隨山就勢特點。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青山關 青山關位於河北省遷西縣北部,因關口兩側的大青山而得名,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把守的道路外達塞北草原,內地直抵薊州鎮府三屯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部與蒙古朵顏部在此發生兩次戰役,在原有基礎上親自督修了青山關長城,形成了現有格局。青山關水門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門,是長城沿線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提拉式水門。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2002年,被評為4A級風景區。慕田峪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就是拱衛北京的軍事要衝,被稱為“危嶺雄關”。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司馬台長城 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區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距北京城區120千米,東起望京樓,西至后川口,全長5.4千米,共有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曾評價:“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台長城又堪稱中國長城之最。”司馬台長城是中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築遺址。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古北口長城 古北口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是中國長城史上最完整的長城體系。由北齊長城和明長城共同組成,包括卧虎山、蟠龍山、金山嶺和司馬台4個城段。古北口是山海關、居庸關兩關之間的長城要塞,為遼東平原和內蒙古通往中原地區的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在遼、金、元、明、清這五朝,大大小小爭奪古北口的戰役從未停止過,長城的作用突顯得尤為重要。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箭扣長城 箭扣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西北八道河鄉境內,距懷柔城區約30千米,山勢富於變化,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長城是北京一段最險峻、雄奇的長城,自然風化嚴重,沒有任何人工修飾,自牛犄角邊、南大樓、鬼門關、箭扣梁、東西縮脖樓、東西油簍頂、將軍守關、天梯、鷹飛倒仰、九眼樓、北京結到望京樓綿延20多千米。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城東15千米的鴨綠江畔虎山景區,虎山主峰高146.3米,峰頂是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環顧四周,朝鮮的義州、中國的馬市沙洲和連接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清晰可見。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九門口長城 九門口長城位於遼寧省綏中縣李家鄉新檯子村,距山海關15千米,全長1704米。其南端起於危峰絕壁間,與自山海關方向而來的長城相接。自此長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當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寬達百米的九江河上,築起規模巨大的過河城橋,以此向北逶迤於群山之間。“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是人們對九門口長城的形象描述。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大同長城 大同長城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建於嘉靖年間,由宣大總督翁萬達創修。大同為明代九邊重鎮之一,戰略地位重要。大同長城東起天鎮縣鎮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子),全長335千米。據《三雲籌俎考·大同總鎮圖說》統計,大同鎮先後修大邊、二邊516.3里;城堡72座(城20,堡52);邊城776個;火路墩833個。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居庸關 居庸關位於北京西北48千米處的關溝峽谷之中,是萬里長城上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關隘之一。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以險著稱。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贊詠的詩篇,乾隆也在此御筆親提“居庸疊翠”四字,成為著名的“燕山八景”之首。 |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 | 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以“險”著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以北約20千米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 |
長城
1961年3月4日,萬里長城-八達嶺,萬里長城-山海關,萬里長城-嘉峪關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06年9月20日,國務院第150次常務會議通過《長城保護條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8年,山東啟動“齊長城資源調查”項目,最終確認齊長城總長度為641322.40米,編製完成《齊長城總體保護規劃》。
2011年,國家文物局基本完成明長城“四有”工作,完善長城資源信息系統。
2012年,國家文物局完成長城量測和數據公布。
2013年,國家文物局印發《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體系建設規劃》,開展10處世界文化遺產地監測試點;指導各地做好長城保護維修和“四有”基礎工作。
2015年4月27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牡丹江邊牆保護規劃編製立項的請示》(黑文管字〔2014〕17號),同意牡丹江邊牆保護規劃編製立項。
2015年4月30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榆林衛城北門廣榆門修繕工程立項的請示》(陝文物字〔2014〕81號),同意陝西省榆林衛城北門廣榆門修繕工程立項(長城認定編碼:610802353102170029)。
2015年4月30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齊長城——黃島史家夼東山至山周村西山段搶救性保護方案〉的請示》(魯文發〔2014〕459號),原則同意所報齊長城黃島史家夼東山至山周村西山段保護方案。
2015年4月30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明長城清水河石胡梁段長城文物保護維修工程立項的請示》(內文物發〔2014〕282號),同意明長城清水河石胡梁段保護維修工程立項。
2015年5月5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上報赫甸城城址東城牆、北城牆修繕工程方案的請示》(遼文物〔2015〕49號),原則同意所報赫甸城遺址(長城認定編碼:210624353102170007)東城牆、北城牆修繕工程方案。
2015年5月18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上報大茂堡長城搶險加固工程——東牆、南牆方案的請示》(遼文物〔2015〕54號),原則同意所報大茂堡長城(長城認定編碼:210781353102170002)東牆、南牆搶險加固工程方案。
長城
2015年6月8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明長城臨澤段修繕(一期)工程立項的報告》(甘文局發〔2015〕70號)收悉,同意明長城臨澤段修繕(一期)工程立項。
2015年6月9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明長城北京門頭溝段沿字7號—11號敵台搶險修繕工程立項的請示》(京文物〔2015〕42號),同意明長城北京門頭溝段沿字7號—11號敵台搶險修繕工程立項。
2015年9月24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集疏運系統靖邊至神木集運鐵路建設工程穿越長城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15〕172號)。
2015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鐵喀左站鐵路項目跨越燕北長城遺址的請示》(內文物發〔2015〕205號)。
2015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北京市延慶縣下阪泉樓修繕工程立項的請示》(京文物〔2015〕381號)。
2015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齊長城遺址(安丘大車山段)保護修繕工程立項報告〉的請示》(魯文發〔2015〕86號)。
2015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齊長城——水泉溜西山段搶險加固工程立項報告〉的請示》(魯文發〔2015〕13號),同意齊長城水泉溜西山段加固保護工程立項。
2015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齊長城——淄川區青龍山至城子段搶救性保護工程立項報告〉的請示》(魯文發〔2015〕14號),同意齊長城淄川區青龍山至城子段搶救性保護工程立項。
長城
2015年10月12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蘭渝電鐵楊家川牽引站110千伏供電工程通過臨洮縣戰國秦長城消失段文物保護方案的報告》(甘文局發〔2015〕219號)。
2015年10月12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審批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跨越北齊長城代縣長城村1段文物保護方案的請示》(晉文物〔2015〕234號)。
2015年10月26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齊長城—博山區兩平至西溝峪北山段搶救性保護工程立項報告〉的請示》(魯文發〔2015〕81號),同意齊長城博山區兩平至西溝峪北山段搶救性保護工程立項。
2015年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申請明長城繁峙縣茨溝營段應關城東門保護修繕工程立項的請示》(晉文物[2015]47號),同意明長城繁峙縣茨溝營段應關城東門保護修繕工程立項。
2015年11月24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懷柔區箭扣146號敵樓至150號敵樓及長城(天梯至鷹飛倒仰)修繕工程方案的請示》(京文物[2015]504號),原則同意所報懷柔區箭扣146號敵樓至150號敵樓及長城(天梯至鷹飛倒仰)修繕工程方案。
2016年5月5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新建崇禮鐵路穿越長城遺址設計方案的請示》(冀文物字〔2016〕68號),原則同意所報新建崇禮鐵路以隧道方式通過大尖山長城1段、正盤台村長城第4段、小口梁東北側長城、營岔二號烽火台、轉山一號烽火台的方案。
2016年5月6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環縣戰國秦長城黑風口段保護維修加固工程設計方案的報告》(甘文局發〔2015〕319號)。
2016年5月6日,國家文物局批複《關於呈報〈齊長城——淄川青龍山及護寶泉村南山段搶修保護方案〉的請示》(魯文發〔2016〕20號)。
2018年9月1日起,《秦皇島市長城保護條例》施行。根據條例,在長城上野炊、野營拒不改正(情節嚴重)的,個人最高罰款一千元,單位最高罰款一萬元。
2019年1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長城保護總體規劃》。
關城
居庸關
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有近千萬之眾。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並將華夏文化遠播四方。
雁門關
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歸漢,實現了中原農業區的華夏漢族與北方畜牧民族的匯合,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形成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內蒙古陰山一帶漢代城堡遺址的考古發現,說明漢與匈奴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軍后,使數十萬降眾居住在邊境長城沿線一帶,設置六個都督府,任命突厥人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進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金元時期,雁門關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種麻”,到後來的“生民何處不桑麻”,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的規律。明在長城沿線開放“馬市”,表現了漢蒙互相依存、漸趨融合的密切關係。清政府採取懷柔政策,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大融合。
嘉峪關
長城所體現出的軍事防禦思想,在軍事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築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
修築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軍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事前防禦。需要強調的是,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玉門關
長城對於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漢朝長城就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和保護作用。自從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諸國之後,遂以長城要塞為根據地,開闢和維護著東起漢朝首都長安(今西安),西到大秦(今地中海東岸一帶)全長2萬餘里的交通幹道,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幾千年來,中外友好使團頻繁往來於這條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迄今仍在發揮著作用。許多外國人知道中國是從長城開始的,長城是世界上其它國家人民了解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的一個最好的切入點。萬里長城這一凝結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與力量的宏偉建築,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寶貴遺產。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萬里長城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證明長城所具備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價值已被世界所承認,長城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歷代的中華文人名士及國際人士,許多中國的文人墨客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美術、音樂等文藝作品,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如李白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廣泛傳唱。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或登臨長城,有感於長城的修築、作用,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
居庸關1550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在歷史的進程中自然形成,並在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中,特別是在全民族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鬥爭中被世人所認同,所接受。面對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徵國防和民族統一的長城自然提升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徵,喚起整個民族的抗戰意識。1933年的長城抗戰震驚中外,揭開了抗日戰爭史上最初的壯烈一頁,“誓與長城共存亡”成為抗日將士們的共同誓言。“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心聲;而《長城謠》同樣以其獨特的藝術感召力,激起了億萬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義勇軍進行曲》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人們聽到或唱起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愛國激情,就是因為長城能喚起億萬中國人心靈深處的共鳴。
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中的合法地位。中國向聯合國大會贈送的禮品是一塊萬里長城大型掛毯,再次表明中國人民和政府已將標誌數千年燦爛文化的萬里長城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這一象徵意義也被全世界所認同,所接受。
長城在軍事實用功能逐漸消退,文化精神作用不斷增強的雙向歷史演進中,美學魅力日顯明顯,一方面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類的堅強意志和雄偉氣魄。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且也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地球和平的象徵,全人類都將從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得到益處。
遺產名稱:長城TheGreatWall
入選時間:1987年(2002年擴展遼寧九門口長城<水上長城>)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i)(iv)(vi)
地理位置:N402500.012E1160459.998
遺產編號:438
遺產描述: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民族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7—8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遼寧省丹東市的虎山,西至內陸甘肅省的嘉峪關。1987年,長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明長城是一個絕對的傑作,不僅因為這項工程的雄心,還因為它的建設完美。長城是地球上唯一能從月球上看到的人工建築,它是建築與景觀融合的完美典範。
遴選依據標準(Ii):春秋時期,中國人把自己的建築模式和空間組織模式強加於北部邊疆的防禦工程建設中。長城所帶來的人口遷移使漢化的傳播更加明顯。
遴選依據標準(iii):長城是古代中國文明的傑出見證,這一點既可以從保存在甘肅省的西漢時期的夯土工事,也可以從明朝令人讚歎的磚石工程中得到證明。
遴選依據標準(iv):這一複雜的文化遺產是一個傑出和獨特的軍事建築組合的例子,它在2000年期間服務於單一的戰略目的,但其建築歷史表明了在防禦技術和適應變化的政治環境的不斷進步。
遴選依據標準(vi):長城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無與倫比的象徵意義。它的目的是保護中國免受外來侵略,也是為了保護其文化免受外國野蠻人的習俗之害。由於它的結構隱含著痛苦,它是中國文學中的重要題材之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公元前約220年,秦始皇下令將早期修建的一些分散的防禦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長城的修建一直持續到明代(1368至1644年),終於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長城在建築學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飲馬長城窟行》【南北朝·沈約】。
《統漢烽下》【唐·李益】。
八達嶺長城好漢碑
《經檀道濟故壘》【唐·劉禹錫】。
《杞梁墓》【唐·汪遵】。
《古築城曲》【宋·陸遊】。
《至廣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阮公體》【唐·徐晶】。
《登萬里長城》【清·康有為】。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因殘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著古老國度【印度·泰戈爾】。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山海關長城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