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鎮

廣東省高州市轄鎮

石板鎮位於廣東省高州市西北部,屬兩省三市(縣)交界地區。東鄰大井鎮徠,南接頓梭鎮、化州市寶墟鎮,西連廣西北流市,北靠荷花鎮。該鎮是高州市西北部的交通要塞,省道仙松線公路貫通全鎮;全鎮總面積91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40117人(2017年),轄1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板鎮常住人口為32628人。

經濟


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該鎮大力扶持工業發展,出台各項優惠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強化服務意識。一方面吸引資金到石板投資辦企業;另一方面,抓住仙松線公路改建一級公路的契機,在石板鎮動力加油站至鎮政府辦公樓一段規劃建設一個高標準工業園區。全鎮企業929家,新上企業9家,技改企業3家,總投資642萬元。手套業繼續保持迅猛發展勢頭,全鎮手套企業35家,新增8家,經省政府批准為擁有進出口權的公司有2家。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該鎮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依靠糧食、水果、魚禽畜、蔬菜四大農業生產基地,大力發展農產品流通、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形成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格局。全鎮糧食總產量10297噸,穩保“噸谷鎮”;水果種植面積達6.5萬畝,其中荔枝2.86萬畝,龍眼2.39萬畝,香蕉1.18萬畝。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該鎮社保費征繳率達100%,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穩步提高,使需要社會援助的特困戶及五保老人得到較好的安置。科技事業穩步推進。該鎮繼續完善鎮村農科組織,抓好本地優良品種的繁育和新品種的引進,抓好高產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等農業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工業企業一方面積極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另一方面加強自身技術改造,全鎮實施技改企業3家;另外不斷擴大信息化技術在全鎮的應用範圍。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大提高。
鄉鎮產業
該鎮山區資源豐富,一是丘陵山區大部分是宜果地帶,且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大力發展“三高”農業的有利條件;二是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瓷土礦雲母石、玄母岩、花崗岩等,具有發展礦產、建材工業的資源優勢;三是連片種植的荔枝、龍眼、香蕉等水果已成為發展生態旅遊、農產品流通、加工業的資源;四是農村富餘大批勞動力資源。該鎮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搞“三高”農業,致力興辦工業,實現一、二、三產業同步發展。農業已形成糧食、水果、魚禽畜、蔬菜四大商品生產基地;工業初步形成了礦產、建材、木器加工、燃料、紡織、手套等六大行業;另外逐步形成以商業、美容、餐飲、娛樂為主體的第三產業。

基礎設施

該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完成圩街排污系統、街道水泥硬底化、自來水、路燈的安裝等市政工程,全鎮四個小一型水庫均已完成除險加固工程,農業水利設施不斷完善,通訊、郵政、電力、鄉村公路等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實現村村通電話,村村通公路,部分村公路實現水泥硬底化。

社會


文化教育

石板鎮小學
石板鎮小學
教育事業發展良好。該鎮繼續鞏固改造薄弱學校成果,加強老區貧困村小學的建設。全鎮新建教學樓及宿舍樓面積10400平方米,其中,石板一中3600平方米,賀村高章兩所老區小學2900平方米,高和浩銘小學4100平方米。辦學水平大大提高,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教學成績又上新台階。

治安狀況


徠治安環境良好,社會穩定。該鎮突出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鎮村兩級群防群治網路,促進全鎮刑事、治安案件的案發率大大降低,破案率大大提高。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轄7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4年),轄13保、149甲。
1959年9月,石板公社所轄的原廣興區域劃歸羊艾農場。
2011年末,轄石板、蔡沖、礦燈廠3個居民委員會社區,石板一、石板二、雲凹、鎮山、合朋、花魚井、擺勺、羊龍、隆昌、茨凹、蘆獲、蓋冗、花街13個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石板鎮轄3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石板街上大門樓。
石板鎮區劃詳情
街道社區第一社區第二社區石板一村
擺勺村蓋冗村鎮山村花漁井村
蘆荻村茨凹村石板二村合朋村
花街村隆昌村雲凹村羊龍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石板鎮轄區總人口2928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500人,城鎮化率15.4%。另有流動人口2698人。總人口中,男性14878人,佔50.8%;女性14408人,佔49.2%;14歲以下5199人,佔17.75%;15~64歲21189人,佔72.35%;65歲以上2898人,佔9.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布依、苗2個少數民族,共7206人,佔24.61%。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苗1個民族,達6259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6.86%。2011年,人口出生率15.32‰,人口死亡率6.19‰,人口自然增長率9.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67人。
截至2018年末,石板鎮戶籍人口23331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板鎮常住人口為326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