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1980年正式對外開放。常年擔負全省地質科普、科研、對外交流等任務,接待英國、德國瑞典等十多個國家專家來訪與交流,是湖南省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屬地質專業館,各類珍貴標本、館藏展品一萬餘件,其中無齒芙蓉龍、輝銻礦、白鎢礦獨具湖南特色。舊館內設有八個展廳,內容包括宇宙演化、生物進化、恐龍世界、人類起源、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礦產形成和礦物岩石分類及寶玉石等;新館坐落在長沙市天心區杉木沖路,佔地71.9畝,建築面積56畝,內設“序廳”、“走進地球”、“打開寶藏”、“辛勤耕耘”、“滄海桑田”、“保護地球”、“石之瑰寶”七個主要展廳。博物館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是人們學習地球科學知識,了解大自然的極好課堂。
據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官方微信消息,自2020年4月1日起湖南省地質博物重新開館。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該館還不定期舉辦地質新成果展覽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展覽。
截至2019年,博物館藏品數量10000件(套)。
生命的起源是個未解之迷,通過巨幅自然與生命演化螺旋示意圖,清晰地揭示從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這裡有幻影成像和澄江生物群,有龐然大物的劍齒象骨架化石,有不同時代的各類大型恐龍模型、恐龍蛋和恐龍腳印化石,尤其是享譽中外的無齒芙蓉龍,是全世界僅有的三具之一。
該廳介紹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組成的地質環境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地質災害的類型及其巨大的破壞力。這裡有驚險的4D泥石流實景和礦井電梯,有逼真的人造溶洞奇景,有巨幅洞庭湖生態圖片和大型電子書,還有展示湖南美景的三個觸摸屏。
礦物是由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單質或化合物,是組成岩石的基本成分。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地球上礦物的基本性質、礦物的分類、用途,學會識別常見礦物的基本方法,同時可以零距離地接觸這些大自然的瑰寶。
該廳展示了湖南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類型、特徵、分佈、數量、優勢和不足。展示湖南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歷史和現狀,我省在國內名列前茅的礦種及其分佈,省內幾大礦山和省內四大地質勘探單位概況,通過大量測繪實物描繪測繪技術的發展脈絡和湖南省土地資源分佈利用現狀。
這裡展示的礦物晶體近千件,它們形態各異、璀璨奪目、精美絕倫,這些出自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手的奇珍異寶主要來自湖南幾大礦山和國內幾個主要產礦省份以及國外幾個主要產礦國家。其中的300多件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物晶體精品和絕品,如產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菱錳礦、產自巴基斯坦的海藍寶等。我們採取的是博物館提供場地,實行強強聯合,通過引展方式與社會力量聯合辦展,最大程度地薈萃了全球頂尖的礦物晶體,定時集中展出,讓遊客一飽眼福。
開展多種形式的地學科普教育和宣傳;收藏、徵集、陳列、鑒定、交流各類地質、礦產等實物標本;承擔國土資源相關領域的科普和科研項目及地質遺跡資源的調查、評價與評估和各類地學相關諮詢服務;開發相關科普產品;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主辦各類地學相關的引展和論壇。
免費
每周三至周日9:00—15:30,周一周二閉館
公交
乘坐公交915路至省藝術館(杉木沖西路)站下,或乘坐105路至省文化廳站下。
圖片
展廳-4 | 展廳-3 | 展廳-7 |
展廳-6 | 展廳-5 | 序廳 |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概念設計 | 展廳-2 | 展廳-1 |
圖片
04年湖南科技廳授予“湖南省科普基地 | 04年獲省科技廳“科技博覽會金獎” | 00年被中國科協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
99年湖南科協授予“青少年科教基地” | 03年獲湖南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
2020年12月21日,入選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