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腺瘤

囊腺瘤

腺瘤的管腔中有分泌物瀦留呈囊狀擴張者稱為囊腺瘤。由於被覆內壁的腺上皮細胞的增殖,形成多數大小不一的房室。內容可有漿液、粘液、假粘液、膠質等多種物質。以卵巢最為多見,此外也見於乳腺、腎臟、胰臟、肝臟。

常見種類


囊性腺樣癌
囊性腺樣癌、粘液類上皮癌、混合瘤均屬來自支氣管腺的腫瘤,后兩種少見。囊性腺樣癌主要生長於氣管、大支氣管以及隆重突部,突出的癥狀是喘鳴和呼吸困難,偶有乾咳、咯血絲痰;當病變占管腔內徑1/2以上時,才有較明顯的喘鳴和呼吸困難;喘鳴的程度與粘膜水腫、痰液阻塞,甚至體位姿勢有一定的關係;嚴懲時可出現紫紺。氣管、支氣管正側位、斜位斷層象、CT片則可能有所發現。
乳頭狀囊腺瘤
乳頭狀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是涎腺上皮性良性腫瘤。乳頭狀囊腺瘤應採用手術治療。手術切除腫瘤及其周圍正常組織,而不應做單純腫瘤摘除。
涎腺乳頭狀囊腺瘤好發生於小涎腺,其中以齶部多見。患者的性別分佈無差別,發病年齡以30~50歲最多見。患者表現為局部腫塊,生長緩慢,病程較長,有的可長達數十年。大多數患者無自覺癥狀以及功能障礙,少數患者可出現疼痛或脹感。
乳頭狀囊腺瘤的臨床表現與多形性腺瘤相類似,缺乏特徵表現,故臨床上常診斷為多形性腺瘤。腮腺造影可顯示為良性徵或具有局部侵潤性的良性腫瘤。B超檢查時在聲像圖上亦可表現為“網格狀”結構,易與腺淋巴瘤相混淆,但腺淋巴瘤的邊界回聲清楚,而乳頭狀囊腺瘤較模糊。
生乳頭汗管囊腺瘤
生乳頭汗管囊腺瘤(syringocystadenoma papilliferum)此瘤的分化尚有爭論,目前傾向大多數為大汗腺分化而來有些為小汗腺分化。常見於頭部和頸部,特別頭部多見。出生時或幼兒期發病。
常見於頭部和頸部,特別頭部多見。出生時或幼兒期發病。皮損為單個疣狀斑塊和結節,發育期增大,變成乳頭瘤樣,大小約2~3cm,表面常濕潤、滲液和結痂。常與皮脂腺痣伴發。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組織病理,免疫組織染色,癌胚抗原陽性的特徵性即可診斷。

治療措施


1、囊性腺樣癌和粘液類上皮癌的惡性程度均較類癌為高,治療上應積極手術切除。姑息性切除后加用放射治療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2、抗癌 中藥 治療 可作為綜合治療的措施之一,適用於一些不適合手術和放、化療或手術后複發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