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台
升仙台
升仙台又稱老君堂遺址,為柘城縣的“七台八景”之一。位於河南省柘城縣遠襄鎮老君堂村,是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文化遺存。
升仙台遺址中部為夯土台,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00米。遺址文化層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漢代墓群,發現大量的空心磚墓、畫像石墓,墓內文物較為豐富。出土有大量彩繪陶罐,是柘城縣漢墓中少有的現象。尤其是畫像石墓,對研究漢代文化很有價值;下層為新石器文化聚落遺存,曾出土一些繩紋陶罐等器物碎片,並發現有中國最早的貨幣——貝幣,在錢幣學領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1979年,升仙台被柘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4月,升仙台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樹立了標誌牌,劃定了保護範圍,指派了文物通訊員。
升仙台即傳為李冰“導洛通山”病中於此飛升病逝之所。《大安王廟記》稱:“……上考《蜀名宦志》,秦昭王時,蜀守李冰行部至於湔山,見水為民害,遣二郎董治其事,因地勢而利導之。先鑿離堆,以避沫水之害,三十六江以次而沛其流。西南十數州縣,高者得種,低者可耕。蜀中沃壤千里,號稱陸海,萬民利之。迄今二千餘年,民服其疇,士食其德,厥功懋焉。冰一日循視水道,至廣漢溯江而上,因有馬沿河之名;只於後城山,遇羽衣人,謂冰曰:公德入於民深,名注天府久矣。上帝有詔,命予來迎。遂挾之飛升而去。今祠嶺之西,即后城治,上有禮斗峰、升仙台或即其事歟?…….大宋熙寧甲寅(公元1074年)春,張某書…….”。這通石碑對李冰晚年經過及死地記載頗詳。
在古雒城地址不遠的后城治山上,蒼翠的岩石崖壁上,石刻今天猶存。山上有石頭廟一座,大坪石崖刻有“使成仙造供養”等字,南向峰頭,有“禮斗峰”三大字,兩旁小字刻“仲秋建安”“門人羽客摩崖”,峰側“李公冰升仙處”等及方形斗狀石穴多處。《蜀中名勝記》卷九記載:“(志)云:章山後崖有大冢。碑云:秦李冰葬所。按《開山記》云:什邡公慕(化)治上有升仙台,為李冰飛升之處。古《蜀記》謂李冰功配夏后,升仙在後城化(治),藏衣冠章山冢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