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二屆三次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57年3月5日~20日在北京舉行。出席這次全體會議的委員,包括新增補的委員,共有六百二十一人。

會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作了《關於訪問亞洲和歐洲十一國的報告》;通過了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政治決議。

會議概況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57年3月5日~20日在北京舉行。出席這次全體會議的委員,包括新增補的委員,共有六百二十一人。列席這次全體會議的有政協各省、自治區和市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常務委員和其他方面人士二百六十多人。來京協商有關建立廣西僮族自治區問題的廣西代表團,也列席了會議。到會的還有各國駐華使節。

主要內容


會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作了《關於訪問亞洲和歐洲十一國的報告》。他報告了出國訪問的結果,同時談到了當時的國際形勢和我國的外交政策。他說,和平的力量正在不斷地壯大,戰爭的勢力已經越來越加孤立。只要社會主義國家、民族主義國家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團結起來,堅持鬥爭,世界的持久和平是可以爭取得到的。委員們還聽取了陳叔通副主席作的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工作報告的附件――政協全國委員會學習委員會關於工商業者短期講習班工作的總結報告。
會議通過了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政治決議。政治決議指出,會議同意毛澤東主席在擴大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所作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報告,同意周恩來總理關於訪問亞洲和歐洲十一國的報告。會議認為中國政府代表團的這次訪問,加強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增進了我國和亞洲各民族主義國家的友誼,這對於維護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具有重大的意義。決議號召全國各民族人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國外華僑和一切愛國人士,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繼續鞏固和擴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國際和平統一戰線,為建設祖國、解放台灣、保衛世界和平而努力奮鬥。
會議接著通過了關於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決議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根據“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進一步加強全國人民大團結,擴大民主生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而奮鬥。
會議通過了關於增產節約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應該把增產節約當作一個經常性的政治任務;增產節約要貫徹執行“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決議號召全國人民緊密地團結起來,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大力進行增產節約、反對浪費的運動,為勝利地完成1957年的國民經濟建設計劃、為第二個五年計劃準備良好的基礎而奮鬥。會議聽取了提案審查委員會的提案審查報告,並通過了關於提案審查的決議。會議還通過了增選常務委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