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是L型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的性傳播疾病。常見於成人。性病性淋巴肉芽腫是L型沙眼衣原體進入體內,引起的化膿性肉芽腫性淋巴結炎或淋巴結周圍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腫首發癥狀是生殖器部位出現小的無痛性丘皰疹,易發生潰瘍。本病的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對症治療等。本病可引起:直腸狹窄、肛瘺、直腸陰道瘺、慢性直腸疼痛,甚至生殖器象皮腫等。性病性淋巴肉芽腫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外科

病因


● L型(L1、L2、L3)沙眼衣原體是本病的致病菌,通過性接觸經皮膚黏膜進入體內,引起化膿性肉芽腫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結周圍炎,化膿性淋巴結可融合形成衛星狀膿腫。

癥狀


●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表現分為三期:

早期

● 初瘡多發生在男性陰莖體、龜頭、冠狀溝及包皮,女性陰道前庭、大小陰唇、陰道口、宮頸周圍。常表現為小的無痛性丘疹、丘皰疹,很快破潰,形成糜爛或淺潰瘍。

中期

● 在初瘡發生后2~6周或更晚出現,主要表現有:
● 腹股溝綜合征
● ● 疼痛性、炎症性腹股溝和(或)股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約蠶豆至雞蛋大小,孤立、散在、質地堅實。
● 肛門生殖器直腸綜合征
● ● 直腸結腸炎、結腸及直腸周圍淋巴組織增生。表現為腹痛、腹瀉、里急后重、膿血便。
● 全身癥狀
● ● 部分患者可出現發熱、寒戰、疲倦、關節痛、肌痛及肝脾腫大。

晚期

● 感染數年後發生,多見於女性,表現為直腸狹窄、肛瘺、直腸陰道瘺、慢性直腸疼痛,甚至生殖器象皮腫等。

檢查


● 懷疑患有性病性淋巴肉芽腫時,需要做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有利於醫生診斷和治療。

實驗室檢查

● 補體結合試驗:滴度≥1:64才有診斷意義,滴度≤1:16或陰性則可排除本病。
● 微量免疫熒光法:高滴度的IgM抗體表明近期感染,可用於鑒別LGV和其他衣原體感染。
● 直接免疫熒光法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確診本病有重要意義。
● 衣原體培養:敏感性強,能確診本病,但價格昂貴。

組織病理學檢查

● 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直接觀察皮膚病理變化,可明確診斷,

CT檢查

● 有助於發現腹膜后淋巴結炎和腹內膿腫。

鋇灌腸

● 可發現性病性淋巴肉芽腫所致的特徵性直腸狹窄,並與腫瘤相鑒別。

診斷


● 一般情況下,根據當地流行病學背景,患者的不潔性接觸史及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鋇灌腸的結果,可以進行診斷。
● 患者早期表現生殖器部位出現小的無痛性丘疹,破潰后形成糜爛或淺潰瘍。
● 對臨床標本中分離出L型沙眼衣原體或擴增出L型沙眼衣原體核酸的患者可確診。

鑒別診斷


●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需要和梅毒、軟下疳、腹股溝肉芽腫、生殖器皰疹、化膿性淋巴結炎、嵌閉性腹股溝疝、絲蟲病、真菌病等疾病相鑒別。
● 生殖器部位出現小的無痛性丘皰疹,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可以通過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鋇灌腸的結果做出診斷。

治療


●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的治療原則是早期、足量、規則治療,定期追蹤觀察,預防晚期併發症,同時治療性伴侶。治療有藥物治療及外科治療。
● 藥物治療:多西環素、米諾環素或紅黴素治療21日。
● 早期淋巴結腫大:用0.1%依沙吖啶溶液局部熱敷。
● 潰瘍: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再用抗生素軟膏。
● 化膿淋巴結:不宜切開,否則難以癒合,波動感較強的淋巴結在反覆抽取膿液后,注入抗生素,抽吸時應從完好皮膚處進針以防形成腹股溝潰瘍。
● 已破潰者:應每日換藥,保持引流通暢和創面清潔。
● 外科治療:如出現直腸狹窄、象皮腫等可外科手術治療。

危害


●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不僅會影響正常生活還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 影響正常生活
● ●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可以引起發熱、寒戰、關節痛、肌痛等癥狀,會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學習與工作。
● 引起嚴重併發症
● ● 感染數年後發生,多見於女性。表現為直腸狹窄、肛瘺、直腸陰道瘺、慢性直腸疼痛,甚至生殖器象皮腫等。

預后


● 目前無絕對病菌治癒的藥物。治療原則宜早期、足量、規則治療,定期追蹤觀察,預防晚期併發症。

怎樣預防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 採取安全性行為,正確使用安全套。
● 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衣褲。
● 出現可疑癥狀時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