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白鸛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常在沼澤、濕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3月份開始繁殖,築巢於高大喬木或建築物上,每窩產卵3~5枚,白色,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約30天。在東北中、北部繁殖;越冬於長江下游及以南地區。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該物種已被列入2021年2月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東方白鸛頭部特寫
東方白鸛幼鳥和成鳥相似,但飛羽羽色較淡,呈褐色,金屬光澤亦較弱。
大小量度:
東方白鸛特寫
(註:♂雄性;♀雌性)
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的濕地湖泊,而長江流域20世紀50年代初共有大小湖泊4033個,至2004年因圍墾、泥沙淤積而消亡的約1100個。長江原有通江大湖22個面積為17198k㎡,到20世紀80年代,湖泊面積僅存6605k㎡,湖面減少近2/3,湖泊容積相應減少600~700億m³,僅圍墾湖泊濕地面積僅長江流域就高達150萬h㎡。導致了東方白鸛一些曾經的越冬地東方白鸛的數目顯著下降或消失而與此同時,香港、台灣、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發現有東方白鸛越冬個體的記錄,其中1990年1月中旬在香港記錄到121隻東方白鸛,這是長江流域以南發現的唯一已知的群體,也是唯一例外在紅樹林邊越冬的群體。由此可見隨著北方的越冬地破壞,東方白鸛的越冬地可能南遷。
國外繁殖於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東南部,西至布拉戈維申斯克,南到興凱湖,二次世界大戰前也曾繁殖在朝鮮和日本;少數越冬在朝鮮、日本和琉球群島,偶爾漂泊到俄羅斯雅庫次克和薩哈林島以及孟加拉國和印度。
中國繁殖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哈爾濱、佳木斯、雙鴨山、富錦、同江、撫遠、三江平原、興凱湖,吉林省向海、莫莫格;越冬於江西鄱陽湖,湖南洞庭湖,湖北沉湖、洪湖、長湖、安徽升金湖,江蘇沿海濕地,偶爾到四川、貴州、西藏、福建、廣東、香港和台灣越冬;遷徙時經過遼寧省瀋陽、朝陽、庄河、大連、營口、蓋縣、盤山,河北省秦皇島和北戴河及承德,天津、北京和山東長島、河南省商丘。
2021年2月,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林業局秦巴生態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在開展野外巡護時,在漢江城固柳林段意外發現一隻東方白鸛在河道活動。這是漢中市城固境內首次發現該物種。
除了在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大多組成群體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常聚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覓食時常成對或成小群漫步在水邊或草地與沼澤地上,步履輕盈矯健,邊走邊啄食。休息時常單腿或雙腿站立於水邊沙灘上或草地上,頸部縮成S形。有時也喜歡在棲息地的上空飛翔盤旋。在地面上起飛時需要首先要奔跑一段距離,並用力煽動兩翅,待獲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飛起。飛翔時頸部向前伸直,腿、腳則伸到尾羽的後面,尾羽展開呈扇狀,初級飛羽散開,上下交錯,既能鼓翼飛翔,也能利用熱氣流在空中盤旋滑翔,姿態輕快而優美。它的性情機警而膽怯,常常避開人群。如果發現有入侵領地者,就會通過用上下嘴急速啪打,發出“嗒嗒嗒”的嘴響聲,並且伴隨著頸部伸直向上,頭仰向後,再伸向下,左右擺動,兩翅半張和尾羽向上豎起,兩腳不停的走動等動作,表現出一系列特有的恐嚇行為。
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
在東方白鸛的全部食物中,魚類佔79~90%以上,所捕食的魚類中最大的個體可達0.5千克以上,但隨著季節的不同,取食的內容也有變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採食植物種子、葉、草根、苔蘚和少量的魚類;夏季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以魚類為主,也吃蛙、鼠、蛇、蜥蜴、蝸牛、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甲殼動物、環節動物、昆蟲和幼蟲,以及雛鳥等其他動物性食物;秋季還捕食大量的蝗蟲,此外平時也常吃一些沙礫和小石子來幫助消化食物。覓食主要在白天,以早晨6~7時和下午4~6時活動最為頻繁,中午在樹上休息或在領地的上空盤旋滑翔。繁殖期覓食活動的範圍大約在500米左右,在食物缺乏時也常飛到1~2公里左右,甚至5~6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覓食。春季和夏季大多單獨或成對覓食,秋季和冬季則大多組成小群覓食。在地面上尋覓食物主要依靠視覺,常常伸長頸部,低垂著頭,一邊大步而緩慢地在地面上行走,一邊四處尋覓,發現食物后急速向前,迅猛的進行啄食。在水中覓食則主要通過觸覺,通常單獨漫步在水邊的淺水處,有時也進到齊腹深的水中,一邊緩慢地向前行走,一邊不時的將半張著的嘴插入水中,每分鐘將嘴插入水中的次數一般都在17次以上,平均每5分鐘就能捕獲到1~1.5個食物,捕食的成功率可達65.5%。
東方白鸛於9月末至10月初開始離開繁殖地,組成群體分批地往南遷徙。遷徙時常集聚在開闊的草原湖泊和蘆葦沼澤地帶活動,沿途需要選擇適當的地點停歇,有些地方可以停歇40天以上。現已發現吉林省莫莫格和遼寧省雙台河子是白鸛秋季南遷時最主要的集散地和停息站。每年秋天在這裡停留和集聚的白鸛經常保持在400~650隻,到11月中下旬開始結凍時才全部遷走,停息時間達40多天。遷徙主要依靠鼓翼飛翔和利用上升的熱氣流進行滑翔,遷徙時間多在白天10:00~15:00每天氣溫最高的時候。遷徙路線主要沿松嫩平原經吉林省莫莫格、向海,沿遼河流域經雙台河子和北戴河南遷,這是一條最主要的遷徙路線。1986年曾在北戴河統計到遷經該地的東方白鶴達2729隻。但春季遷經該地的東方白鸛卻很少,或許春秋兩季有著不同的遷徙路線。另外也有部分東方白鸛從黑龍江省東部經長白山麓到朝鮮和遼東半島,少數留在朝鮮和遼東半島越冬,少數分別跨越朝鮮海峽和渤海海峽到日本和山東半島,這可以從每年秋季分別在長白山、遼東半島庄河、大連見到和在山東長島附近海面救起一些飛越渤海海峽而疲憊不堪的東方白鸛得到證明。但絕大多數東方白鸛主要是沿松遼平原經北戴河到長江中下游的湖泊沼澤地帶越冬,這從在烏蘇里環志19個東方白鸛幼鳥已分別於1985年1月和1986年3月在江西鄱陽湖和安徽惠陽縣回收而得到證明。1990年1月中旬在香港記錄到在紅樹林邊越冬的數量為121隻的東方白鸛群體。偶爾亦有少數遷至中國台灣和西藏南部、日本琉球群島、俄羅斯薩哈林島、印度和孟加拉國越冬的。
東方白鸛
巢區多選擇在沒有干擾或干擾較小、食物豐富而又有稀疏樹木或小塊叢林的開闊草原和農田沼澤地帶,有時也選擇在距水域、沼澤等取食地數千米至10餘千米遠的林帶。常成對孤立的在柳樹、榆樹和楊樹上營巢,過去在日本也曾發現在高大的松樹和房屋屋頂上營巢的。巢通常位於樹頂端枝杈上,系由干樹枝堆積而成,內墊有枯草、絨羽和苔蘚或無任何內墊。巢距的高度視環境和樹高而不同,通常在3~17m。營巢時間從3月中旬至3月末開始,雌雄親鳥共同營巢,由雄鳥外出尋找和運送巢材,雌鳥留在巢上築巢。巢呈盤狀,結構較為龐大,外徑120~230cm,內徑50~74cm,深15~35cm,高50~200cm。如果巢未受干擾和破壞,或者當年繁殖成功,第二年還繼續被利用,但每年雌雄親鳥都要對舊巢進行修理和加高,因此巢常隨利用年限的增加而變得相當龐大。不僅如此,東方白鸛在整個繁殖期間,巢都在不斷進行修補和增高、增寬。據測量,從開始產卵到幼鳥出飛期間,巢高增加大約17cm,巢外徑增加約20cm,內徑增加約4cm。營巢多在上午進行,下午在巢上休息和求愛或在巢域上空盤旋飛翔。交配在巢上進行,在整個營巢和產卵期間,均有交配行為發生。
東方白鸛
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全身被有白色絨羽,嘴為橙紅色,雛鳥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當雛鳥長到55日齡時即可在巢附近來回短距離飛翔,60~63日齡以後才隨親鳥飛離巢區覓食,不再回窩。幼鳥出飛成功率與巢距覓食地距離和食物供應率有關,特別是在幼鳥多的窩,常常由於食物供不應求而不能全部成活離巢。據在籠養條件下的觀察,東方白鸛的壽命可達48年以上。
卵與剛出殼的雛鳥 | 雛鳥 | 成鳥 |
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和白鸛從外部形態、行為和生態學上比較都有很多不同點:
徠1、形態學方面:東方白鸛的體型與歐洲白鸛相比較大此外,在喙、虹膜、咽部、羽毛部分顏色都有不同。
2、生態學方面:兩者相距5000km,東方白鸛比歐洲白鸛在性格上更孤立,距人類活動的地點更遠;對營巢生境的選擇也有差別。
東方白鸛
4、地理位置方面:東方白鸛的分佈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俄羅斯遠東和中國的東北,越冬地集中在中國長江流域,而歐洲白鸛主要分佈在歐洲、中亞、北非以及中國的新疆。至於曾分佈於中國境內新疆的白鸛(歐洲白鸛的一個中亞亞種)由於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如綠洲人口的增加、農業開墾、棲息環境(濕地)的破壞和喪失、種間競爭(自然因素)以及不應有的濫捕亂獵行為,已於1980年前後消失。兩者相距4000km,地理隔離、生殖隔離,獨立進化,應該屬於兩個種。
東方白鸛沒有亞種分化。
棲息地喪失、食物短缺
濕地是東方白鸛繁殖、中停的必要環境。但隨著人類開發活動的影響,濕地生態環境惡化,這是東方白鸛繁殖種群趨於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年在天津大港針對東方白鸛事件的一個研討會上,國際鶴類基金會的鳥類專家蘇立英博士說,棲息地的喪失,使候鳥的危險越來越大。對大型水鳥而言,適合生存的棲息地嚴重縮水。東方白鸛適宜性生境面積的減少,主要對這種濕地水鳥的築巢地和覓食地會產生顯著影響,進而導致東方白鸛種群數量降低。
例如2012年天津發生過盜獵者為了捕捉野鴨等鳥類食用,刻意投撒農藥毒死包括22隻東方白鸛在內的百餘只候鳥的大型盜獵事件。在越冬地鄱陽湖,層層密布的天網、屢禁不止的盜獵,讓長途奔襲至此的東方白鸛步步驚心。
人類活動干擾、氣候變化
東方白鸛的生存狀況之所以經歷巨大轉變,是因為受到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雙重影響,棲息地質量嚴重下降。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鄭海峰說,與1990年相比,21世紀初,東北地區天然濕地喪失逾57000餘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喪失的天然濕地被轉化為農牧用地。以三江平原為例,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目前天然濕地的分佈下降了50%以上,其中人類活動的貢獻率接近40%。
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不會游泳,必須站著啄食,對它們而言,方便覓食的水深在10至20厘米。但因為部分濕地需要承擔蓄水功能,常年水位較高,且並沒有在候鳥遷徙季進行水位的調整,這導致東方白鸛到達后無法在濕地內停留。
東方白鸛從前在東亞地區是常見的鳥類,甚至在日本東京市的教堂屋頂上也曾有營巢繁殖的,但在1868~1995年間,由於非法狩獵、農藥和化學毒物污染等原因,東方白鸛的種群數量在日本逐漸減少,僅能在冬季偶爾發現少量的越冬個體。分佈在朝鮮、韓國的繁殖種群也已於70年代初絕滅。由於人口密集,工農業的發展,使得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黑龍江、吉林兩省殘存的繁殖地也變得極為狹小
2009年全世界有東方白鸛野生種群為不到3000隻。
2018年1月7日,青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一處河流中。
2020年4月3日,黑龍江嘟嚕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發布消息,該保護區今春迎來超過200隻東方白鸛,由於種群數量超過預期,人工搭建的40個鳥巢供不應求,晚來的東方白鸛只能去搶“房”。
2020年11月23日,一隻很像“仙鶴”的大鳥現身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的天橋嶺林區,一會兒在河邊覓食,一會兒翱翔天空。經工作人員鑒定,這隻大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2021年8月14日,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布了《東方白鸛(2021年)科學考察研究報告》稱,作為“中國東方白鸛之鄉”,該保護區28年內,通過人工搭建289個東方白鸛人工巢,繁育了1752隻東方白鸛,讓這一國際瀕危鳥類物種數量大幅增加。
中國紅皮書:E
Iucn2003:ENA2c;C1
2021年2月,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