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尿瀦留

產後尿瀦留

產後尿瀦留是指產婦在分娩后6~8小時,不能正常排尿,膀胱處於充盈狀態。是較常見的產後不適癥狀之一。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兩種類型。產後尿瀦留的原因包括產程過長,胎頭持續壓迫致膀胱黏膜水腫充血,或者因會陰傷口疼痛引起尿道括約肌痙攣。臨床表現為膀胱脹痛,觸之即有尿意,但無法自行排出。治療以留置導尿,可有效緩解癥狀。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婦產科

病因


● 產程長,胎兒壓迫膀胱過久,膀胱黏膜水腫及充血,短暫性膀胱功能失調或膀胱頸部黏膜腫脹。
● 會陰側切或撕裂引起的會陰傷口腫脹疼痛,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反射性地引起尿道括約肌痙攣,而造成排尿困難。
● 產後膀胱肌張力差,膀胱容量增大,對壓力的增加不敏感而無尿意,以致存積過量小便。
● 產前及產程中大劑量的解痙鎮靜藥物,如硫酸鎂等藥物降低膀胱張力而致。
● 妊娠時腹壁持久擴張,產後鬆弛,腹壓下降,無力排尿。

癥狀


● 產婦在分娩后6~8小時出現下腹部脹痛難忍。
● 有小便意願極強,但無法自行排出。

檢查


● 主要通過癥狀和婦科檢查發現充盈的膀胱。
● 必要時通過殘餘尿B超提示膀胱內殘餘尿達到或超過100ml可確診。

醫生怎麼診斷產後尿瀦留的


● 醫生通過癥狀、婦科檢查、B超檢查、血常規檢查等就可以確診。
● 癥狀
● ● 產婦在分娩后6~8小時及產褥期膀胱處於充盈狀態,有小便意願,不能正常自行排尿。
● 婦科檢查
● ● 婦科檢查或查體膀胱增大,處於充盈狀態。
● B超檢查
● ● 超聲下了解膀胱內殘餘尿或尿量。
● 血、尿常規檢查
● ● 了解有無感染等。

鑒別診斷


● 產後尿瀦留與膀胱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統腫瘤等疾病有相似的癥狀,需要醫生通過婦科檢查、B超檢查等進行鑒別診斷。
● 如果產婦在分娩后6~8小時及產褥期,不能正常排尿,膀胱處於充盈狀態等表現,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自己盲目診斷或治療。
● 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治療


● 對於外陰腫脹疼痛,懼怕疼痛的產婦,通過心理疏導,消除顧慮,鼓勵積極下床排尿;引起的創傷疼痛還會造成支配膀胱的神經功能紊亂。
● 對於腹壁鬆弛產婦,產後腹壓下降而致無力排尿者,孕期及產後可適當活動。
● 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接觸排尿抑制,產生尿意,促進排尿。
● 開塞露納肛法,促使逼尿肌收縮、尿道內括約肌鬆弛而致排尿。
● 下腹部按摩法,排尿前輕輕按摩下腹部,自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
● 甲硫酸新斯的明或酚妥拉明肌肉注射,具體使用方法需遵醫囑。
● 如通過以上幾種方法仍不能及時排尿,或僅排出部分尿液,且下腹部疼痛難忍,觸之即有尿意而難以排出時,就應立即就醫。
● 除此之外,出現尿頻、尿急、發熱、有異常惡露的話,都應該及時就醫治療,留置導尿緩解癥狀,留置導尿期間多飲水,在產婦有尿意時及早拔除。

危害


● 尿瀦留可能會影響子宮收縮,導致出血增多,泌尿系統感染等。
● 同時會給產婦帶來心理負擔。
● 膀胱過度充盈會造成膀胱功能障礙。

預后


● 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產後尿瀦留一般預后良好。

預防


● 避免產程時間過長,產後適當活動。
● 懼怕疼痛的產婦,通過心理疏導,鼓勵產後2小時內勤排尿。
● 下腹部按摩法,排尿前輕輕按摩下腹部,自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