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傳說

寧武傳說

傳說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凰,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儼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臟,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

蘆芽山


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城西南約50公里處的管涔山腹地,海拔2736米,其勢峰巒重疊。溝壑縱橫,百溪合流,注入汾河。主峰蘆芽山尖峭凌曾,怪石嶙峋。每當雲遮霧罩之日,其峰尖突出於翻伏騰滾的雲霧之上。遠望酷似蔥蘢茁社的蘆葦嫩芽脫水而出,生機勃勃,鮮嫩欲滴,翠色迎人,堪稱奇觀。古人將此景題名為“蘆芽滴翠”,蘆芽山亦因此得名。
早在唐、宋時代,蘆芽山就已成為遠近馳名的風景勝地。據《寧武府志》載:“蘆牙山……西接苛嵐,東帶寧武。南連靜樂,而雄踞五寨,峰巒特秀。”
太子殿位居蘆芽山主峰絕頂之上。古代沿棧道攀援,登梯越澗,過峽轉崖。直達殿前,可居高臨下,盡覽山色林景。如今,機動車輛可達山麓冰口造林業作業點,然後遊人循崎嘔山道,踏堅固木梯。即可登臨太子殿,盡覽蘆芽風采。
每當雨後日出,蘆芽山褐灰色的山體呈觀奇異的火紅色。此際,在碧綠如洗的漫漫松濤掩映下,蘆芽山裊裊婷婷,妖嬈窈窕。游者有幸,或可遇到極少顯觀的“蘆芽佛光”,其狀如轉輪,五彩斑斕,神韻奇絕。
蘆芽山是一個豐腆的天然寶庫,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汾河的支流——梅洞、圪洞、高崖底3條溝河發源於此。山溝崖壑,數不清的溪流涓涓流淌;峰頂嶺巔,30多處天然瀑布自天而降。在這土肥水美,涼爽宜人的林海勝境中生長著成塊連片、漫山遍野的天然次生林。雲杉和落葉松木質優良,林相整齊居華北之冠。蘊藏量為500餘萬立方米的管涔山林區,就設在這裡。
在由200多種植物構築成的厚密植被中,滋生繁衍著100多種動物。獸類中,有梅花鹿、麝、艾葉豹、金錢豹、狍羊等。禽類中,世界珍禽褐馬雞就棲息在稠密的灌木林中。目前,這裡己建立了以禍馬雞為主的動植物綜合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32.18萬畝。
以蘆芽山主峰為中心,在其周圍還分佈著汾源靈沼、支鍋奇石、寧化古城、萬佛石洞、萬年冰窖、天池錦鱗、懸空寺、內長城、寧武關等眾多風景名勝。這些各具丰姿的勝跡,
遙相呼應,互為烘托,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美景觀群。
蘆芽山主峰景觀
在太子殿周圍約1公里的範圍內,集中地分佈著始建於唐宋的10多處古寺廟和天然形成的奇石險澗。這些景觀,以其“險”和“奇”而取勝,堪稱蘆芽山風光之代表。

太子殿


在山西省寧武縣蘆芽山主峰絕頂周方僅約10平方米的石坪上,巍然托起一座正方體狀石砌建築,這便是太子殿。因其位居群山之極,數十裡外即可看到。
太子殿為石基石壁構築,殿脊有一鐵校直指蒼穹,似為避雷特置。殿頂向四面披散,原以銅瓦鋪蓋,今已遺失。殿門北向而開,門據有石鑿“太子殿”三字赫然醒目。兩側牆壁又鑿“佛祖”二字,工整雄勁。
相傳,古時有一牧童,父母雙亡后,只好寄宿於兄嫂門下。吝嗇的嫂嫂不準牧童回家食宿,卻要他成天放牧牛羊,砍柴做重活。可憐的牧童只好與羊群為伴,靠賞山花野草解除苦悶。時間長廠,他發現每當營草葉下掛滿露水珠時,就準定要下雨。他把這個發現告訴眾鄉親。大夥按他提供的雨訊安排農活,果然很靈驗。就這樣,牧童受到—廠人們的喜愛和尊敬,被視作專司雲雨之職的神靈。他去世后,人們在他坐化的蘆芽山主峰之巔修了一座石砌廟宇,即太子殿。
關於太子殿的來歷,另有一說。
古時候,蘆芽山下有個叫神路溝的村莊,住著一家名門望族。這家三個兒子中已有兩個做了大官。可老三長大后,卻對居官毫無興趣,總是說:,“我不求高官,只求長生。”
一天,母親把三兒叫到面前,命他出外求官,三兒執意不肯。母親無奈,只好等外出的丈夫歸來后,再訓教這個不爭氣的三兒。三兒看出母親的心事,便趁夜深人靜溜出家門,跑到散岔村外祖母家。母親發現三兒不見后,便直奔散岔村尋處,果然見三兒正坐在炕上讓外祖母梳頭。三兒—見母親來尋,沒等頭梳好,連鞋也顧不上穿,撒腿就跑。兒子在前面跑,母親在後面追,一直追到了蘆芽山腳下。
這蘆芽山奇峰迭翠,花草遍地,三兒邊跑邊觀賞這美麗的風光,腳步漸漸地放慢了。眼看母親就要追上,三兒著急,揮手向後一劃,頓時發出一聲山崩地裂的巨響,山崖裂開了一條百餘丈長的深溝,就像刀切豆腐一般整齊。
母親又累又氣,受了驚嚇,跌倒在蘆芽山半坡。昏迷中,她好像看見兒子身穿朝服,被玉皇大帝立為太子。母親清醒過來后,果然看見三兒盤膝端坐在蘆芽山頂上,閉目合十,
一動不動,已經坐化成仙了。
母親懷念兒子,便求工匠劈石為路,直通山頂。又在兒子揮手划裂的深溝上架了仙人橋,在兒子坐化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銅瓦鐵柱的石砌廟字,名為太子殿。從那以後,當地官民
歲歲朝供,祈求平安。遇到旱年,方圓百里均來求雨,每求必應。至於散岔的人來求雨,那是連跪也不用的,因為散岔村住著太子的外祖母呢!
關於太子殿的第三個傳說,是說光緒十八年時,晉陽大旱,蘆芽山下麻峪村牛行善所遺7歲孤子福小寄宿舅母家,因不堪欺虐,入寺為僧。長老見其忠厚勤勉,臨終時囑其行善濟
世,又遺寶書和草鞋告曰:“今後當熟讀經書,造福萬民;遇有為難之事,穿此鞋即可化解。”
過了些日子,福小到村裡轉游。正是六月天氣,人們仰望天空磕頭祈禱:“老天爺,可憐我們這一方人,就下點雨吧:”福小忙回到廟裡來念真言:“下雨吧!下雨吧!”說也奇怪,天上立刻布滿烏雲,幾聲炸雷,下起了大雨。別的人樂壞了,唯有牛二爺不樂。牛二爺拉扯起來是福小的叔叔。他真不知侄子是用什麼妙法就讓老天爺下雨了,於是跑到廟裡,對福小說:“我聽說,太原府貼出了告示,誰能祈下雨來,賞銀萬兩。孩兒,你……”福小看出了牛二爺的心思,想想便說:“我答應了,明天你就動身到太原揭告示去!”
次日,牛二爺騎著大紅馬到太原揭了告示,領了賞銀。就在他回家的路上,銅錢大的雨點甩落下來。那雨點不往別處落,只往牛二爺身上落。他回到村裡就成了落湯雞。牛二爺感到不妙,便跑到廟裡問福小:“孩兒,你說什麼時候有雨?”福小見他神色不對,曉得他心裡有鬼,便說:“午時。”牛二書聽了自然高興。……
到了午時,牛二爺悄悄爬上廟院外的松樹上看福小是使什麼法兒讓老天爺下雨。只見福小挑滿水缸,掃了院子,然後便把掃帚往缸里一插又取出來,便往牆上甩,那水落牆,開出一朵朵水花來。
不一會兒,天空就湧起一塊黑雲,雨像決了堤似的傾瀉下來。
福小厭惡牛二爺貪財,穿上老和尚臨終時送給他的那雙鞋,出了廟門,火光一閃就不見了。可也奇怪,牛二爺回頭一看,廟裡著了火。那火熊熊燃燒著,大雨也潑不滅。他慌壞了,趕忙往廟門外跑,跑到廟門上,只見牆壁上寫著:“鄉親們,以後依們就來蘆芽山找我吧。記住,要找我,不要忘了垛石旺火!”……
以後,人們就在蘆芽山巔修建了太子殿,天旱祈雨時,人們便垛起石旺火,用來紀念福小。太子殿今有梯道可達,殿周新築鐵圍欄可保臨崖繞殿安全無虞。
殿門兩側石刻聯語系光緒年間白文良倡修該殿時書鑿,句為:
“復慈雲於中國,施法雨於邊方。”
近人黃克毅有詩讚太子殿景緻:
素仰蘆芽景色美,
山靜林幽惹人醉;
危崖嶙嶼聳碧空,
太子殿前幾忘歸。”

九桄梯


欲登太子殿,必踏九桄梯。因為太子殿所在的石崖,是與它毗鄰的石崖不相連通的。這些光禿禿的筍狀崖頭一一頂天立地,如同競相攀天生長的雲杉一般。因此,由此崖到彼崖,必須憑藉木梯之助。
九桄梯由管涔山紅桿木築成,因其有九個踏階而得名。古代木梯早已無存。今有蘆芽山自然保護區新置的固定木梯架設其間,木質堅硬粗壯,結構嚴密牢固,踏梯登殿,無不有天塹變通途之快感。

天澗


九桄梯可稱架設於兩座陡峭石崖間的天橋,而這天橋的下面,便是望不到底的蘆芽天澗。
天澗寬度雖僅O.5米,但其幽深莫測,身臨澗邊者,多有心悸目眩之感。不過,有九恍梯的保障,遊人是大不必為自身的安全而擔憂的。
相傳,古代來蘆芽山求神拜佛的祈雨者,從九桄梯登臨太子殿時,不慎將手中銅鑼失落,到次年再來此橋時,方聽到銅鑼落地時發出的聲響2傳說雖顯荒誕,但極言天澗之深的誇
張手法,卻不能不使人嘆服。
古人有詩讚曰:
兩澗拔山顛,水流長不絕;
松風盪水聲,月明清更列。

束身峽


距九桄梯腳5公尺遠處,有一道僅可容一人側身通過的石峽。這石峽的根基,扎在2700米深處的蘆芽山麓,而呈現在遊客眼裡的,正是兩塊頂天立地的石崖在其2700多米高度並立處形成的狹窄夾縫。這便是著名的蘆芽束身峽。因其僅容單人束身通過而得名。
束身峽雖險,卻是登臨太子殿的必經之路。其下為黝黑不見底的深谷,其側為開闊而險峻的石豁。束身峽上,有兩段橫木鋪搭,遊人履此通過,難不生髮“陡然出此峽,游龍忽縮菌”之感。

石豁


在束身峽的兩側,游者臨崖俯視,可極目石崖底部,並可放眼瀏覽,將蘆芽山主峰座落的山巒環境盡收視野。只見群山俯首於蘆芽腳下,林濤波涌過主峰四周。蘆芽山半腰雲霧繚繞,游者心曠神怡,頓生乘蘆芽扁舟漫遊於悠悠林濤之上之無窮遐想。

看花台


在太子殿所在的石崖之東,越過二三十米跨度的石豁,便是看花台所在的又一座石崖。
這看花台位居石崖頂部一側,不知是人工開鑿,還是神工使然,此處正好辟出一塊數丈的石坪。真是“峰巒如浪逐,錦色隨岩奔”。
遊人登臨其地,可盡覽蘆芽山爭艷斗芳的百花。當然,賞花應在盛夏,蘆芽山的金蓮花尤其別具豐彩。此外,各種各樣的菊花、芍藥、山丹、刺瑰、柳蘭等,“凜麗僳沖寒境,名花披谷繁”。

金龍池


在蘆芽山極頂太子殿四周,環繞著五六個狀似圓盤的小水池。這些水池大者口徑可達o.5米,小者約0.3米。水池在石崖之頂,由人工鑿成,雖歷干百餘年,至今完好無缺。池中夏有碧水如鏡,冬日結冰如銀。白雲從崖之上空飛過,其倒影映現於池中,宛若神龍顯影,騰挪飛躍,奇趣無窮,人們將這些水池稱作金龍池。
關於金龍他的“金龍”,民間有著美麗的傳說。遠古時候,蘆芽山便是一塊寶地,這裡麥萎雙穗,禾長雙株,人們過著富足美滿的好光景。有一年,天上的玉皇大帝扮作秀才到民間查訪,路經蘆芽山時,見一老婦正在門口揀谷穗,上前問道:“揀此谷穗有何用處?”
老婦答道:“揀出好的來年作種子,次的碾米自己吃,剩餘的秕谷餵雞餵豬。”
玉帝不高興地說:“普天下的人是把最好的穀物做成供品敬神仙,你為何要留作種子呢?”
老婦道:“好種出好苗,神仙也難饒。”
玉帝怒氣沖沖地大叫道:“哼,好種出好苗?若是老天不下雨,好苗也得當柴燒!”
老婦沒好氣地反駁道:“一方水土一方人,蘆芽山人不信神!”
玉皇大帝一聽此話,暴跳如雷地吼道:“一方水土一方人。哪方人氏也信神;三年不落一滴雨,看你信神不信神!”說罷,憤憤然駕雲而去。
玉帝回到天庭,余怒未消,立即降旨,命東海龍王道:“三年以內,滴水不降蘆芽山!”
東海龍王不敢抗旨,立即吩咐他的兒子金龍前往蘆芽山,坐陣監督,不降滴雨。
那金龍本是東海龍王的第九十九個兒子,平時被龍王管束在龍宮中好不孤寂,今駕祥雲飛臨蘆芽山上空,撥開雲頭向下看時,只見這裡株株樹木挺立,棵棵青草蔥翠,朵朵山花
艷麗,片片莊田茁壯;人世間男耕女織,幼童嘻戲,好一派樂陶陶的田園景象。金龍觸景生情,不免對此情此境迷醉留戀起來,哪裡還忍心用“三年不降滴雨”的殘酷手段,來
降災於這塊寶地呢?於是,金龍自作主張,施展神威,反而給蘆芽山偏降了三寸春雨。
這事豈能瞞過玉皇大帝,他便遣金甲力士將金龍綁縛在蘆芽山頂的水池之中,並且降下御旨道:“小金龍不忍心降旱災於蘆芽山,那就叫他永世囚禁在這水池中!”
小金龍雖然被囚於蘆芽極頂水池中,但他熱愛人間美景的善良之心卻始終未變。他雖然身體被縛,但仍憑藉沒被捆綁住的尾巴的自然擺動,每日早晚力施播雨之能,將池中之水
揮灑於蘆芽山區。金龍每擺尾一次,蘆芽山周圍五里得雨。由於有了金龍的庇蔭,蘆芽山更加成了“天旱雨淋山,無雨山不幹”的上乘寶地了。

清涼石


蘆芽山之巔,金龍池畔,有一塊巨石,頂部平滑,臨崖而卧,面向太子殿,背依—株迎客孤松,遊人坐石小憨,上有松冠擋陽,下有山風吹拂,倍覺身清氣爽,疲睏盡消。坐石
稍久,則有涼爽之氣從石中溢出,使酷暑時節來游此境者得以飽嘗涼沁心田之美感。
這塊巨石,“廣平數百丈,若目五台窄。”正是蘆芽之寶——清涼石。
相傳,這清涼石還是東海龍王的第九十九子小金龍從東海龍宮裡帶出來的呢!
原來,當年東海龍王受玉皇大帝之命,降旱災於蘆芽山,藉以懲罰不敬神靈的蘆芽山人時,吩咐他的第九十九子小金龍前來辦理。小金龍從小在龍宮中生活優裕,舒服慣了,現在聽說叫它到蘆芽山執行降旱災的使命,便借故說旱天少雨,奇熱難耐,不願前去。東海龍王既不敢違抗玉帝御旨,又怕傷了小金龍身體,便答應小金龍從龍宮中帶件寶物前去。
小金龍對老龍王的珍寶自然一清二楚,它為了在旱天乾燥中乘涼,便指名蘿帶歇龍石。這歇龍石雖是東海龍王龍床用品,確系少愛之物,但為了小金龍,也只好忍痛割愛了。
小金龍帶看歇龍石來到蘆芽山中。將它置於蘆芽山巔。日坐石上觀蘆芽勝跡,夜卧石上消暑納涼。後來,小金龍因同情人間疾苦,私自降雨蘆芽山,被玉帝罰禁於蘆芽山頂的金
龍池中。東海龍王畢竟疼愛嬌兒,便把這歇龍石也留在蘆芽山了。
歇龍石本是龍床寶物,時時散發清涼之氣。自從放置蘆芽山頂以來,蘆芽山就變得格外涼爽宜人了。人們後來就把這塊巨石稱作清涼石了。
世間多知五台山有清涼石,卻不知蘆芽山也有清涼石。至於兩山之清涼石同是來自東海龍王的龍宮之中,則是更加鮮為人知了。其原因,“毋怪不知名,所居本自僻”,概因蘆芽山偏僻而已。

紫峰崖


與太子殿所坐落的蘆芽山極頂相鄰,有一座形似寶葫蘆的山峰,名曰紫峰崖,這紫峰崖山石呈紫紅色調,山體上小下大,山腰部深深地凹陷進去,遠望紫峰,酷似“八仙”里的
張果老隨身攜帶的神葯寶瓶。據民間傳說,這紫峰崖還當真是張果老遺下的寶瓶變成的呢!
原來,張果老當年倒騎毛驢周遊天下,有幸來到了蘆芽山中。他看到蘆芽山奇花異草遍地,鸞鳥雛鳳歡歌,便鬆開手中韁繩,讓毛驢在山中自在漫遊,乘機觀賞起迷人的蘆芽風光來了。
張果老倒騎毛驢,邊走邊看,不知不覺來到一處山崖頂上。張果老從雲端俯視,只見半山腰有一銀鬂老者正以麻繩系腰,懸於半空,從山崖石窟中掏挖一種黑烏烏的東西。
張果老心中好奇,等那老者順繩攀上崖頂時。便降下雲頭,上前問道:“請問老者所挖何物?”
老者道:“所挖之物,乃是五靈脂。”
張果老問其用途,老者回道:“這五靈脂本是鼯鼠糞便生成。別以為黑污骯髒,這可是一味止血化瘀的良藥。只因兒媳病了,老夫這才挖了回去醫治。
張果老一向急困濟難,當即取下身背的葯葫蘆,關切地對老者說:“老者何必如此辛苦,我這裡有調好的現成藥丸,送你幾粒帶回去給媳婦服用,管保藥到病除!”
老人卻是不信,連連搖頭道:“你的好意我領了,你的葯我不打算用。”
張果老心裡納悶,問老者道:“難道你不信神葯的靈驗?”
老者哈哈笑道:“神葯果然靈驗的話,為何連張果老仙師的葯葫蘆也沒醫好鐵拐李仙師的腿呢?先生,神葯也不是萬能的喲!哈哈哈……”
老者一句話,把個張果老說得又羞又愧,無言以對。他怕老者認出他的原形,慌忙趨驢就走。由於走得慌忙,張果老競把他的寶葫蘆也丟在了蘆芽山上。那寶葫蘆後來就變成了一座山峰,這就是紫峰崖。
據傳說、每逢吉日良辰,峰頂便有紫煙繚繞。這紫煙,就是從張果老撂下的寶葫蘆里冒出來的。

秀峰嶺


在太子殿所坐落的蘆芽山極頂附近,還有一座山形端莊秀美,丰姿綽約的峰巒,名曰秀峰嶺。秀峰嶺體態炯娜,裊裊婷婷,酷似一位含情脈脈的村姑在飽覽著蘆芽風光,或在等待尋覓著心中的戀人。儘管跨世越代,經風歷雨,她卻傾心專註,一往情深,其執著深沉的心境使所有遊客無不為之動情。
說來也奇,傳說這秀峰嶺果真是由一位美麗的村姑幻化而成的。
古時候,蘆芽山被二個貪得無厭的財主霸佔著。這財主濫伐蘆芽山樹木,運銷附近州縣,大發橫財。財主看著用木材換來的數不清的銀錠,開心之餘,貪心愈發膨脹。他想來想
去,看到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秀容,頓生一條奸計,當下放出話去:“誰能在蘆芽山每一棵樹上掛一塊一兩重的銀子。誰就可以娶秀容為妻。”
財主放出嫁女之風以後,好長時間都無人登門說親,因為誰也拿不出那麼多的銀兩啊!可是,儘管財主有他的如意算盤,但女兒秀容心裡卻自有主張。其實,秀容早就和長工山
娃相好上了。二人情投意合,兩心相映,背著老財主明來暗往,早在月下私定了終身。
這一天.老財主喜盈盈地把秀容喚上前來說:“兒呀,爹給你訂下了一門好親事,人家家資萬貫.答應在蘆芽山每棵樹上掛一兩重的一塊銀錠。我兒過門以後,真是穿不盡的續
羅綢緞,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秀容一聽這話,雖然沒有吐露自己和山娃的親事,但卻一口咬定不愛金銀綢緞,不嫁富豪人家。
老財主錢迷心竅.哪裡理會女兒的心意,一口咬定秀容非嫁不可。秀容無奈,只好偷偷和山娃來到山後幽會的老地方——大青石盤上商量對策。
山娃說:“只要你不嫌我窮,走到天涯海角也是月圓月缺。憑著一身力氣兩隻手,米米面面都會有。秀容,咱倆走吧!”
秀容說:“說走就走,秀容一心跟定山娃哥!”
倆人商量好后,秀容回家取衣物盤纏,山娃留在大青石盤上等待。誰料想,山娃和秀容的幽會早被老財主察覺。他趁秀容回家之際,鬼鬼祟祟摸到山娃背後,舉起一塊青石把山
娃砸死,還把屍體推下了懸崖。
這時候,秀容從家裡返來,提著一包衣物和散碎銀兩。她找不到山娃,卻見到了父親。秀容不見情人,逼問父親,老財主不得不說:“好女兒,一個窮鬼。跟他有甚出息。我已
將他推到崖下摔死了!”秀容大驚,忙向崖下看去,果見山娃血肉模糊的屍體在崖底橫著。
秀容痛哭失聲,痛罵老財主道:“哼,你毀了我的人,可你奪不了我的心!山娃哥,秀容跟你去了!”說罷,縱身跳向崖下。
老財主猛省,忙去拉女兒,卻只抓住了秀容手裡那個綠色的包袱皮。
秀容跳崖身亡,化作了一座秀麗的山峰。那山峰亭亭玉立,飄飄欲仙,和活著的秀容一模一樣。人們為了紀念追求忠貞愛情的秀容,就把這山峰取名為秀峰嶺了。而那個被老財
主拽住了的包袱,也沒讓他拿回去,而是變成了一座平緩的山崗,秀容從家裡帶出來的銀兩,至今還埋在那山崗下呢!

蘆芽外十景


天池

在寧武縣城西南20公里多的東庄鄉應子背山上,鑲嵌著幾處罕見的高山湖泊。這裡海拔1954米,天池、元池、琵琶海、鴨子海等天然湖泊碧水蕩漾。
天池在古代被稱為祁蓮池、祁蓮泊。唐代在此設立天池牧監,為朝廷飼牧軍馬,故天池又有馬營海之稱。
天池風光粗獷秀麗。盛夏,天池濱芳草萋萋,繁花錦簇;叢叢蘆葦,隨風搖曳;群鴨戲水,蛙鼓聲聲;魚躍水面,雀鳥歡歌。隆冬,雪野莽莽,池水冰凍;登高遠眺,只見萬山
叢中忽顯出一片無理玉壁,紅日映照,銀光閃爍。人們聯想到夏日鯉魚騰躍水面,漣瀝層層,波光鱗鱗的情景,無不驚嘆古人題名“天池錦鱗”的確切。
然而,天池的秀美,除了外觀.還在其內涵。天池面積O.8平方公里,水深l0米以上,蓄水800萬立方。與天池為伴的元池,面積0.36平方公里,水深達l5米以上,蓄水540萬立方。據《讀史方輿紀要》、《山西通志》、《三關志》、《寧武府志》等記載,天池水“陰霖不溢,陽旱不涸,澄渟如鑒”。古籍記載,每遇雜草飄落池面時,便有靈鳥飛臨噙去。之所以如此,是因傳說池底埋藏著一根王母娘娘的定海神針。韓吏部《南山詩》贊道:“林柯有脫葉,欲墜烏驚救。”
天池是一個豐腴的山地寶庫,它的懷抱里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池水中有天然的鯉魚、鯽魚、鰱魚,及人工放養的草魚,因在淡水高山湖中生成,肉質細膩,紋理適度,無腥味,具有區別於鹹水魚的特殊風味。若能逢著四月池面解凍時的“凌碴魚”,更其珍貴。
據《山海經》載,天池“多文石,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這種似兔非兔,似鼠非鼠,倏然背騰,又名飛兔的古代動物今已絕跡。到了隋代,這裡
鹿成群。大業四年,齊王跟從隋場帝前來狩獵,從騎千餘,“大獲麋鹿”。現今,如上動物已難得見,但山雞、野兔之類,還是隨處可尋的。近年,科學工作者在天池發現了我
國一類保護動物黑鸛,l988年國家農業製片廠攝製的《黑韶》專題片,便是取材於天池和蘆芽山。
天池水滋潤和養育了茂盛的草地和灌木叢,這就為牧畜和狩獵提供了絕佳的條件。隋大業四年.隋煬帝敕令在天池邊建築供其避暑的汾陽宮。宮成之後,每年巡遊至此。唐貞元
十五年,朝廷設立48處牧監,今寧武縣境內便有3處。
天池設立牧監以來.“牧馬數萬,色別為群,望之如雲”。天池馬不僅數多,而且質優。其原因,是由於用稱作“西馬”的匈奴馬與當地馬雜交,產生了優良的新種。
近年來,天池之濱新植的松柏林帶已經長成,平坦通暢的公路直達池濱,遊人乘車落腳於池水邊,既可領略奇異的山光水色,還可獲得漁人捕獲的高山淡水鮮魚,從而使人遊興倍增。
關於天池的傳說很多,流傳最廣的是這樣—個故事:
相傳很古以前,這裡並沒有天池。山上綠樹蔥籠,野花點點。一個個村莊散亂地分佈在山頂、山腰。人們靠種莊稼、采野果維持生活,倒也清靜自在。
有年大旱,從春到夏沒落一滴雨,莊稼都快旱死了。人們天天跪在烈日下祈禱老天下雨。一天,從遠方來了一個乞丐,衣衫檻樓,滿身爛瘡,停在了一戶人家門前。這裡住著一對夫婦,男的叫王老,女的叫山女。她倆見乞丐步履艱難,便趕緊領進屋裡,端來剩飯給乞丐吃。乞丐看了看,什麼也沒講,端起來吃了個一乾二淨,然後倒在床上就睡。趁這功夫,山女又取來草藥,敷在爛瘡之上;取來乾淨衣服給他換上。這樣熱情款待了幾日,乞丐很是感激,臨走時說:“今年天時不利,大旱後有水災。你們每天都要去看看村口那對石獅子。它要是眼睛發紅,就要發大水。”說罷,化作一道金光,騰空而去。
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沒下一滴雨。王老暗自想道:那天那話是神仙告訴我的。有水莊稼就有救,石獅子眼紅就發大水。我稍微染上一點,可能不發大水,卻能變出小河來。於是他帶了廣點紅土來到村外,在石獅子眼睛上點了一下。這一點不要緊,只聽得“嘩”地一聲巨響,從石座下升起一股衝天水浪,眨眼間就變作滾滾浪濤,隨著王老的腳後跟撲上山來。王老見勢不妙,急忙喊道:“鄉親們,快跑啊,發大水了!”鄉親們便跟著他向山頂跑去。很快,洪水就把座座村落、塊塊田地都淹沒了,人們全被困在了山頂上。
見這情景,王老心裡很難過,心想:“禍是我闖的,我一定要把大水引出去。”於是他叮嚀山女說:“我要下山去引水。你留在山上,照顧好鄉親們。另外還得給我送飯。送飯時,要站在我挖的壕外邊,咳嗽一聲就行了,千萬不能看見我。要不,就見不到我了。”然後,就帶著行裝、工具下山去了。
到了山下,王老當即變作一頭大豬,使勁兒用嘴拱起土來。來送飯的山女,每天只能聽見土石聲,卻見不到人影。她咳嗽一聲,王老就現出人形來吃飯。山女見丈夫一天天消瘦下去,心裡非常難受。王老就安慰她:“這災難是我造成的,引不走水,我沒臉再見鄉親們。你放心吧.保險沒事。”
轉眼過了許多時日。這天深夜,王老正在繼續拱土,忽然聽見背後有“呼呼”的喘息聲。他回頭一看,原來是一條惡龍。那惡龍眼射凶光,狠聲說:“王老兒,發水是天意,天旱也是我父的旨意。你們對我父不恭,理當受到懲罰。這水你是引不出去的!”說著一揮龍爪,王老掏成的壕溝又變成原來的樣子。王老氣極了,馬上現出原形同惡龍搏鬥起來,從日出東方直斗到日落西山,直斗得天昏地暗,狂風大作。王老愈戰愈勇,惡龍精疲力竭,最後化作一股狂風,卷地而去。
王老看看重新填起來的壕溝,並不灰心,又拱了起來。整整過去一年了,眼看就要成功了。這天,山女又來送飯時,猛然生出一個念頭:“壕溝很快就可挖成。今天我不妨不要作聲,看看他究竟是怎樣引水的。”於是她就順壕溝向前走去,走著走著,眼前葛地出現一頭拱土的豬。啊!丈夫原來是這麼乾的!她又羞又氣,順手脫下一隻繡花鞋,照著豬腿就砸。這一砸不要緊,王老再也變不成人形了,那水自然也就沒有引出去。
後來,那水變得清澈明亮起來。形成了一個碧藍碧藍的高山湖泊——天池。現在,王老拱下的壕溝還能看得見呢!
支鍋奇石在距寧武縣城30公里處的東寨鎮西樓子山南麓半坡,有一座峭岩矗立於溝側溪畔。這峭岩高約兩丈余,頂部巍巍托起一塊巨大奇石。這奇石以兩塊小石作文腳,立於約三四十度的峭岩斜坡頂部。奇石高約3米,闊約2米。雖立斜坡,風吹似動,但數干百年來,它卻一直屹立在那裡。由於奇石狀似加蓋的鍋,支撐它的兩小石形若鍋腳,故而人稱“支鍋奇石”,成為古寧武府和寧武縣八大奇景之一。
支鍋奇石向人們訴述著它的神奇傳說。上古,江河橫溢,汾水為患,爛泥遍地,人民苦難深重,渴求治汾。帝為救民於水火,便遣台駘作水官,專門負責治理汾河,台驗是金天氏——少昊的後代,昧的兒子。他是繼大禹之後,華夏歷史上又一位功勛卓著的治水大師。
據傳,治汾大師台驗治理汾患時,曾在樓子山坡置一大鍋,用管涔松木燃火,經年累月地熬煮汾洪,終於將洪水煮干,汾患平息。後來台驗煮洪水的大鍋變成了支鍋石,台駘也被玉帝召去作“雨師”和“汾神”去了。
另據傳說,這裡原本是台駘治水時的點將台和指揮台,原因在於其地居高臨下。台駘治水成功后,為了使汾洪水不再肆泛濫,便在此處設置了這塊巨大的“鎮魔石”。說來也怪,有鎮魔石屹立於此,汾洪果然沒有再像上古時那般肆虐過。
據有關專家考察,該奇石形成於第四紀冰川期。
近人馬萬程《管涔奇景歌》有“管涔山裡奇景多,仙人兩石支一鍋”之句,黃克毅《管涔情思·支鍋石》寫道:“支鍋石何時支起?無稷麥何以為炊!”中共寧武縣委書記郭新民以該石形制題名為“象頂奇石”,並賦詩讚曰:
象頂奇石度嶺煤,
一品八穩氣恢宏,
不循助趙扶隋業,
再立興寧益晉功。

管涔林海

管涔山脈現今的範圍,北承陰山余脈,南接呂梁雲中,西抵黃河東岸,東銜洪疇側翼,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分佈於寧武、神池、五寨、岢嵐、靜樂、朔州、平魯諸地,主峰管涔山坐落於寧武縣西南30公里東寨鎮,居北緯33.9至40之間。山地海拔最低1300米,最高2603.4米。
據《十三州志》載,管涔山又名燕京山。其取名管涔,是因該山多生管草,而原名管涔山。后民間將“營”誤讀為“管”,天長日久,“管涔山”就成了“管涔山”。當地群眾出於習慣,也有稱箕管山、管子山的。
管涔山自隋唐以來.就已是宮廷建材的主要供給基地。據《晉問》己載:“晉之北山有異材,梓匠工師為宮室求大木者,天下暫歸焉。”伐木放入汾河后,“乘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許多古代重要建築用材,如“叢台、阿房、長樂、末央、建章、昭陽之隆麗詭特,皆是之自出”。《晉問》的作者從唐一直追溯到戰國.足見管涔山森林的發展史、至少已延續了2400多年。
管涔山不僅茂林連片,而且水草豐盛,古代並多產玉石。在叢山峻岭之中,既有天池、元池等數十處罕見的高山湖泊,又有溫溪、高崖、梅洞等數不清的溪流瀑布。東有陽武河入滹沱,西有朱家川入黃河,南有林溪山汾河源,東北則潛通桑乾,寧武境內還有恢河北流。
充足的水源,茂密的森林,使管涔山區成為一個富饒的自然資源寶庫,也成為一個絕佳的風景勝地。每當隆冬,山野萬里雪原,銀裝素裹;盛暑季節,涼風習習,最宜消暑;仲秋到來時,層林盡染,萬木爭榮,風光最是奇妙。
今天,管涔山地區已建設成我國華北地區的重要林業基地之一。管涔山森林經營局擁有13個專業林場,600餘名林業工人,是山西省八大林區之一。整個林區總面積330餘萬畝,
佔地32萬畝的蘆芽山自然保護區,如同掌上明珠一般,就鑲嵌在管涔山的腹地里。
管涔山盛產雲杉和落葉松達百萬畝,木材總蓄積量500萬立方米,年採伐量25000立方米。秀麗齊整的林相居華北各林區之首,除了工業用材、建築用材和生活用材外,管涔雲杉在國內極享盛譽。作為聖誕樹的雲杉,自1985年打入香港市場以來,連年受到港方客商青睞,僅以1987年馬家莊林場一株樹冠圓滿、桿形通直、枝繁葉茂,高達15米,根莖粗40厘米的雲杉為例,香港置地公司將其選購入港作聖誕樹,一次創匯達4萬美元。

荷葉坪

高山草旬位於寧武縣西南界與五寨、岢嵐等縣交界處,有一座通體敦實的山峰,其地理座標為北緯38。43',東經111。51’,海拔2787米。這便是著名的荷葉坪山。
荷葉坪山與蘆芽山主峰相距約l0公里,有公路連通,汽車可直達山頂。荷葉坪山山體雄宏,頂部平夷廣闊,遍生綠草。這片擁有干畝沃草的山地草甸,與尖峭險峻的蘆芽山形成了風格殊異的對照。到了盛夏,繁茂的綠草鋪滿草甸,猶如一片鮮嫩欲滴的荷葉,漂浮在綠濤碧波之上。荷葉坪山因此得名。
至於這荷葉坪山的來歷,還有幾段神奇的傳說!
上古,當汾洪泛濫的時候,突然從遙遠的地方漂來了一片荷葉。這荷葉上端坐著一位鶴髮童顏的長者。長者手端羅盤,頻頻轉動,口中誦吟著威力無比的咒語。這荷葉順著汾洪漂啊漂,漂到了汾河發源地——今寧武縣一帶。長者施盡法術,念盡咒語,汾洪終不能治。這時候,勇於造福萬民,矢志根治汾洪的長者便使出最後絕招,將自己乘坐的荷葉變
成了一塊呈荷葉狀的巨石。巨石漸漸長大,居然形成了一座大山。大山壓在汾洪源頭,汾洪終於被治服,而長者亦修成正果,飛升而去。由於這大山由荷葉變成,頂部狀似荷葉,故而得名。
另據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曾是一個美麗的湖泊。湖裡碧水蕩漾,漂浮著肥大的荷葉,荷葉中間托起鮮艷的花朵,好看極了。荷花謝后,結下蓮子,蓮子包醫百病,藥到病除,被當地人視作神物。
蓮子為何具有這麼大的神威呢?原來,湖畔上任著美麗善良的蓮子娘娘。蓮子娘娘一甩長袖,天空就會普降甘露;一擺衣裙,山野就會百花爭艷。至於湖裡那遮天蓋地的荷花,便全是蓮子娘娘的子孫哩。人們敬重蓮子娘娘,每年六月初六都要趕廟會朝拜。
有一年六月六,人們照例又在這裡趕會,只見湖裡荷花怒放,爭艷比美。蓮子娘娘化作一柄荷葉,與人們同享歡樂。
正在這時,遠居在洪疇山的霹雷大仙駕著獨角怪獸路經此地。他見荷花湖泊熱鬧非凡,想到自己所住的洪疇山荒無人煙的情景,不禁妒火中燒,兇相畢露,當下手發巨石,口吐烈焰,直攪得荷花湖狂濤捲起,飛沙走石。趕廟會的人奔走呼號,慘狀令人目不忍睹。
蓮子娘娘為了救民於危難之中。立刻同霹雷大仙鬥起法來。只見她長袖一甩,甘霖普降;衣裙一擺,烈焰熄滅。但是,霹雷大仙仍不罷休,繼續施展魔法,讓湖中的巨石越積越多,眼看就要把湖填滿了。蓮子娘娘心急如火,猛地大喝一聲“起”,便飛身坐上石堆。慢慢上升的石堆,被蓮子娘娘衣裙的百褶遮住,漸漸地固定了。後來,蓮子娘娘的衣裙百褶化成了一柄碩大的荷葉,這便是荷葉坪山。衣裙上的花草化成了漫山遍野的山花牧草,蓮子娘娘的乳汁化成了清冽的泉水。
荷葉坪高山草甸土層極厚,土壤中多含有益於植物生長的氮、磷、鉀等養分,正是這沃土養育了肥草。在草甸的邊沿,還分佈著許多高山湖泊,最大的干海子直徑百米,長年水盈滿池。
豐盛的水草,使荷葉坪山自古以來便成為晉西北著名的天然牧場。盛夏,寧武、神池、五寨、岢嵐、靜樂、忻州等縣大批畜群雲集放牧,到秋後膘滿體壯時始返。這裡的水草,曾養育了宋王朝的戍邊將士。迄今尚存的點將台、跑馬灣、石馬柵、拴馬樁等遺跡,據傳就是當年楊六郎屯軍之處。
荷葉坪山位居晉西北海拔之最,其頂設有水文三角點、電視接收轉播台和山西第二個高山氣象觀察站。

汾源靈沼

在距寧武縣城30公里處的東寨鎮西1.5公里公路旁筆峭石崖下,有一周方5米的水塘。塘中水自石崖下的石鑿龍口噴出,滾滾滔滔,聲如擊鐘。龍口之額,橫一沙岩石匾,上鑿四個大字——汾源靈沼。這便是黃河在山西境內的最大支流——汾河正源。
汾源靈沼處,原建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剎,名為雷鳴寺。因汾水從石崖下龍口噴出時聲如雷鳴而得名。
寺內原存道光十三年碑刻記載:該寺為“明正德十三年創建,焚於……”是一處約有300餘間房舍的寺院群落。該寺坐落於管淬山之陽,背山面水,與山門正對有戲台。由戲台前登石級而上,漸至山門,面寬三間,進深兩間。山門南有配房三間,山門中軸線上有木牌坊五間;牌坊東西各有鐘鼓二樓相陪襯。
步入山門,在東西禪房簇擁下,該寺主體建築——七問大殿展現眼前。正中一間為真武殿。東三間為地藏殿,內有十三朝地藏泥塑,西山壁有須彌山與形態各異的人物群像。西三間為佛殿,內塑菩薩像20餘尊。
在寺西側有聖母廟三間,廟東西各建碑亭一座,廟南有木牌坊三間。寺北數里處,有飛落殿三間;再北為奎星閣。

雷鳴寺

總體規模宏大巍峨,廟宇依山而築,殿堂櫛次鱗比,四周古柏掩映,寺內朱檐金頂,琉璃布瓦,雕樑畫棟,紫檀木刻。一幅幅壁畫懸塑巧奪天工,一塊塊古纂石刻細膩猷勁,加之無數亭、台、樓、閣、樹、廊、門、洞合理布局,相映生輝,該寺向為晉北名剎。每年夏曆四月初八,此處舉行古廟會。屆時鄰近州縣以至內蒙、河北客商游僧,專來赴會,盛況空前。
據傳汾源之水,是從管涔山下的石蛤蟆嘴裡噴吐出來的。可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這水卻被卡在石蛤蟆嘴裡的一顆石蛋子堵著,怎麼也流不出來。
原來,這石蛤蟆俯卧在雷鳴峰下,雷鳴峰底是一片大海。只要砍掉石蛤膜嘴裡的石蛋子,汾水就會長流不息。可要砍掉石蛋子,得有金斧才行。金斧藏在紫峰崖下的山洞裡,被兇惡的妖怪霸佔著,要得到金斧真比上天還難。
那時候,雷鳴峰下住著石勇、鐵勇弟兄二人,都是虎彪彪的好後生。
這一年,天旱無雨,大地乾裂,正在執犁下種的倆弟兄又熱又渴,真受不住了。石勇嘆口氣說:“地都干冒煙了,下了種也白搭!”
鐵勇說:“只要上紫峰崖殺了妖怪,得到金斧,砍掉蛤螟嘴裡的石蛋子,黎民百姓就有救了!”
弟兄倆一心一意為民造福,當下決定立即前往紫峰崖。哥哥石勇懷裡揣著一瓶酒,腰裡別著一把刀,就這樣動身了。
石勇來到紫峰崖下,只見崖頂黑雲翻滾,半崖山洞中金光四射,石勇情知妖怪就在山洞中看護著金斧,還是勇敢地手攀藤條,腳踩石壁,一步一步地爬到山崖半腰,鑽進了山洞。
青面獠牙的妖怪正抱著金斧打盹,被石勇行走的聲音驚醒,舉起金斧便朝石勇砍來。
石勇不慌不忙地從懷裡掏出酒瓶一晁說:“老神仙,別生氣,弟子給您敬酒來了!”
妖怪一聽,口流涎水道:“好好,快給俺喝個痛快!”石勇把酒瓶遞過去,妖怪一口氣喝個凈光,當下醉倒在地,口吐白沫,神志昏迷。石勇見狀,利落地掏出腰刀,直刺妖怪心窩,妖怪慘叫幾聲,一命嗚呼了。石勇拾起金斧,興高采烈地朝洞外走去。
說也奇怪,石勇一出山洞,頓覺渾身疲累難當,他想歇歇筋骨,可一合眼就再也醒不來了。隨著,石勇變成了一株枝葉繁茂的松樹,牢牢地紮根在山崖之上。那金斧在樹叉上,任憑風吹雨打,就是掉不下來。
再說鐵勇在家左等右等,不見哥哥回來,進緊上山去找。
鐵勇來到紫峰崖,望見半崖的洞口比平素多了一棵松,松樹上掛著一把斧,他心裡奇怪,便爬上山崖,鑽進石洞。可他只見松樹,不見妖怪,也不見哥哥石勇,急得連聲呼喊。
這時候,那松樹說話了:“弟弟別難過,快取下金斧去砍石蛤蟆嘴裡的石蛋子吧!”
石勇滿含熱淚向松樹跪拜道:“請哥哥放心,鐵勇一定砍掉那石蛋子!”
鐵勇翻身下崖,來到雷鳴峰下,使出渾身力氣、第一斧砍下去,石蛤蟆嘴裡的石蛋子轉了轉。第二斧砍下去,那石蛋子便骨碌碌地掉出來了。
頓時,滾滾的山水從石蛤螟嘴裡“嘩”地直往出冒,長流不斷,千年不息。那水衝出石蛤螟的嘴,發出巨大的聲響,如同雷鳴閃電一般。後來,人們在這汾河的發源地蓋起了廟宇,起名就叫雷鳴寺。
雷鳴寺毀於“文革”之初,但汾源水卻至今流淌不息,四季源源。正是:汾源不息、雷鳴安在?
金安寺(懸空寺) 在涔山鄉小石門村半華里處的山崖中腰北偏西處,有一孔坐北向南的石窟,人稱仙入洞。

仙人洞

入口處,一座木結構的奇特古寺懸於半山崖中,這便是蘆芽山區新近發現的又一處懸空寺——金安寺。金安寺之規模僅次子渾源懸空寺,居山西省第二位,比相距數里的清真庵懸空寺要略勝一籌。
金安寺總闊八間,合14.87米;進深兩間,合5.45米。寺分為上下兩層,主殿三間居於中部,下層主殿內有壁畫,內容為釋道儒三教聖像。像前置隔扇,為六抹頭,隔扇前為供奉場地。
上層主殿內有閣,裝飾六抹頭隔扇六塊,內畫玉皇像。線條流暢,工藝精細,佔地三間。
下層面闊八間,三間主殿均為通天柱,高達5.1米。殿前走廊伸出崖外1.65米,走廊前又有木板伸出,呈棧橋式,前置望柱7根,裝有木欄板廊和棧橋構成的建筑前部完全懸於空中,下用十數條木柱支撐。遊人登臨其上,憑望柱俯視遠眺.大有凌空欲仙之感。
上層面闊五間,三間主殿進深兩間,前置走廊,遊人可登臨盡覽山色林相。挑檐檁下有隨檁枋,下置替木,雀替下有丁頭拱,兩架椽。
上下層地面均以木板鋪設。遊人慾登金安寺,須由寺西沿山徑小路盤垣而上。沿途有石洞多處,妙趣天成。當由最後一石洞鑽入時,迎面有一照壁當前,繞過此壁,可沿棧橋進入廊子和殿內。在下層東側有一高寬均70厘米的小洞,穿洞而過,可達舊寺之東小廟。今此洞已堵,東小廟亦毀,僅存曾支撐東小廟浮懸於空的懸柱一根。微風吹來,該柱搖曳不定,卻是從未墜落,當地人稱“八拉柱”,是為奇觀。
該寺創建於唐,現存為清代建築。由於地處重巒疊嶂之中,又有濃密灌木叢掩映,雖幽雅奇趣,卻一向鮮為人知。近年不少報刊予以專題報道,蘆芽懸空寺的風采已為越來越多的遊客所領略。

萬年冰窖

在距蘆芽山主峰之北30公里的麻地溝村東南方向1公里,有一處深不可測的洞窟,因窟內有四季不化的厚冰,名曰“萬年冰窖”。
冰窖為天然石洞,洞口寬高均約7米,洞口左側另一較小洞口,較低窄,因入口處積有冰層,無法量其尺寸。冰窖內積有常年不化之冰塊,石壁四處均有滴水流淌。每逢冬日,冰窖口霧氣蒸騰,夏日則清涼平寂。洞內正中頂部有一方口,裡面流出一股滲水向下滴墜,遇冷成冰,形成一個上下對峙,上垂下挺的冰柱。此冰柱上下似連未連,晶瑩剔透,剎是奇特。洞內正中有一水池,上結薄冰,下為水坑,其深未測。水坑四周,許多挺立如筍的冰錐、冰乳、冰尖,使入不能不聯想到桂林的溶洞。
遊人至此,無不為其無窮幽趣而感慨萬端。三是:天然奧妙其神,盛夏酷暑結冰。若非親自所睹難信世人傳聞。

萬佛石洞

與寧化古城隔汾河相望,有一座寧越山,它氣勢磅磅,渾然一體,與南北走向的汾河平行延伸、赭色的沙岩如同整體的屏障一般,石崖中腰鑿就一孔洞穴,這便是築於明萬曆年
間的萬佛洞。
寧越山系蘆芽山的支脈,緊傍汾河。遊人從山腳下沿小路攀援,登石級而上,鑽過一處碹洞,可入主洞。主洞內呈方圓狀,長寬高均約10米。正面佛龕有神像,傳說中鑄於光緒
年間的三尊銅佛。已於宣統年間被盜,石洞四壁和頂部懸塑萬尊石佛,這些石佛聖相天成,姿態各異。每尊高約五六寸,工法相當細膩。洞中兩條支頂石柱與洞主體系整體結構
,粗可兩人合抱,石柱上彩繪的兩尊護法神像,儀態莊嚴,栩栩如生,至今色澤艷麗。
主洞門外兩側石壁,被匠師們洗磨得一平如鏡.上鑿兩通碑文。
南碑題頭為“銘佛碑記”,北碑題頭為“古今流芳”。石碑銘文清晰可辨,記述了萬佛洞的興建始末。原來,明萬曆十九年,五台山顯通寺妙峰主持惜友一舟雲遊蘆芽山,並在
山頂築鐵塔。倆人路經寧越山,見此間石壁聳立,一平如洗,氣象不凡。遂萌鑿洞立佛之念。當年開工,歷時數載,於萬曆二十二年粉妝完畢。清同治十年,法名廣空的禎秀法
師赤腳披衫,搖鈴募此,積資重修,歷時10載,於光緒六年竣工.並塑一坐二立銅佛三尊。
石洞門首依岩壁鑿就立式匾額一塊,匾端飾二龍戲珠和菊團浮雕,中央題鑿“萬佛洞”三大字。緊貼洞門兩側,一副石聯通貫門之頂底。上聯為“智海圓充含萬象而不道識界”
;下聯為“真空方廣現森羅而不隱微毫”;橫額題“華藏海”。石聯落款為“興縣石匠牛建位、牛紹禮,陝西石匠吳宗奇共刻,松鶴道人大立書”。
主洞南北兩翼均有陪襯建築。南有登板洞、韋陀廟、白衣淹,可踏懸吊木板橋通達。北有朝陽洞,俗名水簾洞,為無中心洞結構,洞頂浮雕五彩圖案,設計精巧,工法細膩。洞
前有石碹窯洞七間,內設火炕、佛龕,約為萬曆年間鑿洞成形以來350多年中,累計25代僧侶之禪室,今已廢棄。
每年夏曆六月二十八日,白衣底舉行傳統廟會,其時正值盛夏,山光水色襯以綠野漫漫,遊人可觀覽石洞勝境,又可領略田園風光,可謂其樂無窮矣!

寧武關

今日之寧武縣城,便是橫貫晉西北的內長城外三關的中路,它與偏頭關、雁門關遙相策應,自古以來便是華夏北國重鎮之一。關城坐落於蘆芽山主峰以北60公里處之恢河上游地
區。
寧武關西挽管涔山,東攜雲中山。恢河自關城西之分水嶺出,繞城北流,劈開一道漫長峽谷,直撲朔州平川而去。兩岸峰巒疊嶂,隘口奇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屯兵寧武關,北可阻朔州、大同之銳,南可護忻州、太原之安,旁可援應縣、原平、雁門、岢嵐之急,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寧武府志》載,關城設於明成化二年。此前自洪武以來為太原五衛之左前衛。設關以來,統寧武、陽方、朔寧等12堡,雄踞雁門、偏頭之中路,聯絡東西兩關,狀若鼎峙,而三關總兵官曆來駐紮寧武,控扼北路。故而寧武關歷來即是兵家必爭之重地。
寧武關城在萬曆元年至三十四年間,逐漸擴展加固。關城以磚砌築,城北華蓋山頂護城墩上築三層華樓,居高臨下,蔚為壯觀。城東西各築城堡一座,東、南、西、北四門依次名為仁勝、迎薰、人和、鎮朔;城頭華樓危檐聳峙,使關城更顯得威武雄壯。
寧武關素有鳳凰城之美譽;這是因為城池南控鳳凰山,其總體布局酷似飛鳳:那依華蓋山緩坡構築的城池,猶若風身;坐落於城北華蓋山頂的護城墩,似若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宛如雙翅;—突出於城牆之外的南城門迎囂樓,則象鳳尾。
鼓樓被稱為風城之心臟,位於城內人民大街中段。鼓樓外觀三層檐九脊頂,連磚洞全高約20餘米。第一二層東西兩側面寬三間,南北進深兩間,四周迴廊環護。
l986年,縣政府撥資4萬元重新修飾。現今,該樓青瓦布頂,雕樑畫棟,面貌煥然一新,已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長城

橫跨晉西北的內長城,西起偏頭關之老營,與起自嘉峪關的外長城隔黃河相銜。偏頭關以東,內長城婉蜒伸展,經神池縣境,到龍沿村,成為寧武、朔縣的分界;到大水口村,進入寧武縣境內。
內長城在寧武境內,始循縣東北邊界,經陽方、暖水河、河西等村山樑,到陽方口被恢河切斷。這一斷口,乃是北同蒲鐵路和忻保、崞水、陽平公路的必經之處,又是溝通內地和北疆的重要隘口。內長城跨過恢河后,經袁家窯、郭家窯等村莊,依禪房山綿豆起伏,始而南向,繼之東向,直達十八隘口之一的古堡盤道梁,而後進入原平境,並與雁門關遙相遞接。
這條橫貫晉北,珠連三關,屏蔽朔方,雄峙全晉的內長城,在寧武境內長達40公里,其創築年代,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349年至前325年戰國時期的趙肅侯在位時。它比秦始皇於公元前214年所築的長城,要早119年,是我國歷史上早期修築的長城之一。
趙長城自古以來戰事頻發,地位殊為險要。戰國時趙武靈王多次與樓煩征戰於此;隋代劉武周在塞北起兵,自陽方口南下,抄了荒淫無度的隋場帝的後路;明代,北方韃靼、瓦刺屢屢南進,正德八年撻靼小王子就曾從陽方口攻入寧武關,南掠寧化、忻州等地。為了加強北疆守御,明代曾11次復修。據《三關圖說》記載,當時“鏟山為壁,掘地為塹,斥堠相望,險勢增雄”。足見工程之艱巨浩繁。
寧武境內的趙長城段落,雄渾樸拙,粗獷峻迤,雖有多處風化,但縣內尚有6截比較完整,總長度約20公里,佔到經由縣內段落的50%。其中3處尚保持著古樸的原貌。
其一在陽方口鎮大水口村外。此段長城盡為土築,騰躍于山嶺之脊,頗具塞上雄風。其二在陽方口鎮內,是一縣內保存最好的長城段落。該段長城有碟樓兩座,均由磚石砌成,內部空心造,可供人居住,並有迴廊。三面開石碹天窗十餘個,門首有磚雕斗拱及垂花石。其三為東寨鎮樓子山支鍋奇石所坐落的石崖上所書鑿的“紫塞長城”,是明正德年間兵備張鳳翊修築長城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