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通信

射頻通信

射頻是指該頻率的載波功率能通過天線發射出去(反之亦然),以交變的電磁場形式在自由空間以光速傳播,碰到不同介質時傳播速率發生變化,也會發生電磁波反射、折射、繞射、穿透等,引起各種損耗。在金屬線傳輸時具有趨膚效應現象。

基本介紹


該頻率在各種無源和有源電路中R、L、C各參數反映出是分佈參數。因此說所謂射頻RF(Radio Frequency)是指頻率較高,可用於發射無線電頻率,一般常指幾十到幾百兆赫的頻段,即VHF-UHF頻段。而更高的頻率,則稱為微波。廣義地說,在無線電頻譜上微波是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無線電波,其相應的波長範圍是在1m~0.1mm;一般更具體的指1~30GHz頻段,即波長在厘米範圍的厘米波。頻率更高的則稱之為毫米波、亞毫米波段。因而,移動通信中的CDMA、GSM等系統所採用的800 MHz、900 MHz頻段屬於射頻RF範疇,也即UHF頻段(也可看作微波的低端);而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工作頻段就是在微波範圍內。
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具有廣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線電視系統就是採用射頻傳輸方式的。在電子學理論中,電流流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磁場;交變電流通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交變的電磁場,稱為電磁波。在電磁波頻率低於100khz時,電磁波會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傳輸,但電磁波頻率高於100khz時,電磁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並經大氣層外緣的電離層反射,形成遠距離傳輸能力,我們把具有遠距離傳輸能力的高頻電磁波成為射頻,英文縮寫:RF 將電信息源(模擬或數字的)用高頻電流進行調製(調幅或調頻),形成射頻信號,經過天線發射到空中;遠距離將射頻信號接收後進行反調製,還原成電信息源,這一過程稱為無線傳輸。無線傳輸發展了近二百年,形成了大量的用戶和產品群,但是,由於氣候的變化和地表障礙物的影響,不能傳輸完美的信息。近代人類發明了廉價的高頻傳輸線纜(射頻線),為了追求完美的信息傳輸質量,兼顧原有的無線設備,無線方式有線傳輸開始流行。產生了射頻傳輸這一概念。如果你的信息源經過二次調製,用線纜傳輸到對端,對端用反調製將信息源還原后再應用,不管頻率多低,也是射頻傳輸方式,如果沒有調製反調製過程,只是將信息源用線纜傳送到對端直接使用,不管頻率有多高,都是一般的有線傳輸方式。
綜觀無線電頻譜,頻率從極低一直到非常高,波長從超長波一直到亞毫米波段再到光波紫外,不同頻段的無線電波其特性也截然不同。我們必須了解這一點,並學會用不同的概念、技術和方法來處理問題。在移動通信所工作的射頻和微波頻段,如果只沿用低頻的概念和技術來研究和處理問題,必然是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