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龍門客棧的結果 展開
- 龍門客棧手機遊戲
- 1967年胡金銓執導台灣電影
- 1987年豬哥亮主演電視劇
- 上海修真科技開發網路遊戲
- 兔子牙演唱的原創歌曲
龍門客棧
1967年胡金銓執導台灣電影
《龍門客棧》是由胡金銓執導,上官靈鳳、石雋、白鷹等主演的武俠電影。
影片以明朝中期為背景,講述了武林俠士為救助忠良之後,與以太監曹少欽為首的東廠高手在龍門客棧展開激烈拼殺的故事。該片於1967年10月21日在台灣上映。
東廠太監曹少欽恐于謙後人長大報復,欲斬草除根,乃遣一眾番子于于家子女戍邊途中截殺。
東廠大、二檔頭皮紹棠、毛宗憲率手下往龍門截擊。皮等進駐龍門客棧,等候于謙家屬到臨。
期間俠士蕭少鎡入住龍門客棧,皮之手下欲將蕭趕走,但蕭武藝高強,與接踵而來的東廠大二檔頭劍拔弩張、互探虛實,皮手下欲謀害反被殺。
《龍門客棧》劇照
徠皮紹棠欲收買蕭,為蕭所拒,皮動殺機,欲殺蕭。激斗中,毛宗憲被殺,皮逃脫。于謙家眷抵達客棧。
曹少欽親率手下追殺於之家眷,至客棧時眾人已離去,曹展開追截,與蕭及朱氏兄妹展開激斗。曹武藝高強,但有喘病,不宜久戰。惡鬥中,曹舊病複發,為蕭等所殺。
于謙家眷得以化險為夷,蕭等義士同於家子女歸隱山間。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上官靈鳳 | 朱輝 | 配音 王玫 |
石雋 | 蕭少鎡 | 配音 田豐 |
白鷹 | 曹少欽 | |
徐楓 | 於欣 | 簡介 十八歲,于謙長女 |
苗天 | 皮紹棠 | 配音 黃宗迅 |
韓英傑 | 毛宗憲 | 配音 張佩山 |
薛漢 | 朱驥 | 簡介 朱輝之兄 |
曹健 | 吳寧 | 簡介 原劇本名為葉晦庵 |
高明 | 賬房 | |
葛小寶 | 店夥計 | 配音 張佩儒 |
田鵬 | 解差 | |
萬重山 | 多剌 | |
高飛 | 歸玉章 | 簡介 六十多歲,龍門守軍的總旗 |
齊偉 | 于冕 | 簡介 二十五歲,于謙長子 |
余繼孔 | 於廣 | 簡介 十歲,于謙幼子 |
李傑 | 押解官 | 簡介 二十八歲,為人正直 |
二牛 | 大頭目 | 簡介 二牛即徐二牛 |
張允文 | 二頭目 | |
劉楚 | 番子 | |
魯直 | 番子 | |
潘耀坤 | 番子 | |
徐耀光 | 番子 | |
阿仔 | 番子 | |
文天 | 于謙 |
出品人 | 沙榮峰 |
製作人 | 夏吳良芳 楊世慶 沙榮峰 |
監製 | 張陶然 |
原著 | 胡金銓 |
導演 | 胡金銓 |
副導演(助理) | 屠忠訓 |
編劇 | 胡金銓 |
攝影 | 華慧英 邱耀瑚 周業興 |
配樂 | 周藍萍 吳大江 商易 |
剪輯 | 陳洪民 |
道具 | 張元文 |
選角導演 | 胡金銓 |
配音導演 | 胡金銓 |
美術設計 | 鄒志良 |
動作指導 | 韓英傑 毛威 |
造型設計 | 李家志 |
服裝設計 | 李家志 |
視覺特效 | 支學福 |
燈光 | 支學福 |
錄音 | 張華 |
劇務 | 張占勝 |
場記 | 苗天 |
布景師 | 鄒志良 |
發行 | 台灣聯邦影業有限公司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蕭少鎡
演員石雋
配音田豐
三十三歲,性任俠,善擊技,其劍術遠近聞名,唯其為人狷介,儀錶平凡,少為人識,雖精通書劍,但不求聞達,浪跡天涯,四海為家。
朱輝
演員上官靈鳳
配音王玫
二十二歲,識兵書,善擊技,自幼隨父兄轉戰南北,經年男裝打扮。
朱驥
演員薛漢
配音原聲配音
三十六歲,朱輝的哥哥,于謙舊部,原為屯軍鎮撫,辭官暗中保護於家子女,驍勇善戰,唯有勇無謀。
吳寧
演員曹健
配音原聲配音
五十歲,原為于謙兵部僚屬,老謀深算,料事如神。當年曾助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常以諸葛武侯自況。因不滿朝政被貶遣戍邊疆。於遭難后,暗中保護其子。
曹少欽
演員白鷹
配音原聲配音
四十五歲,原為山東巨盜,被捕后自宮投入權閹曹吉祥門下,屢遷至東廠指揮。性陰險,劍術已臻登峰造級之境界。
皮紹棠
演員苗天
配音黃宗迅
四十歲,東廠大檔頭,是惡名昭彰的特務,精劍術,善擊技。
毛宗憲
演員韓英傑
配音張佩山
三十五歲,東廠二檔頭,原為刑部捕快頭,後進東廠,因其精明毒刻,專司偵查暗殺。
于謙
演員文天
配音原聲配音
六十歲,性耿介,原為太子太傳兵部尚書,“奪門之變”被奸臣權閹誣陷,以“欲迎立外藩”處死。
2張
《龍門客棧》封套
曲目名稱 | 演唱者 | 詞曲作者 |
《小刀會序曲》 | 商易 | 商易 |
《姑蘇行》 | 江先謂 | 江先謂 |
《龍門客棧》工作照
時值大陸文革,明史學家吳晗被扣上“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帽子,死在獄中。其中一個罪狀是因吳寫了很多有關“東廠”的文章,說吳研究“東廠”是用來諷刺共產黨的,這也引起了胡金銓的興趣。又因吳晗因寫《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文,被批評“為國防部長彭德懷翻案”,胡金銓加入了于謙的角色。
考據
胡金銓考據出來的明代寬護手劍
胡金銓從文化圖書公司出版的《古今名畫300種》,香雪樓珍藏、香港文光書局印行的《古今名畫大觀:人物畫冊第二集》等書中摘錄和臨摹了許多內容,其中有仇英的《春遊晚歸圖》、《風壑曳舟圖》、《桐陰清居圖》,藍瑛的《西山雪霽圖》,以及青花人物瓶上的圖案等,並且一一註明從該幅畫中可以借鑒衣、帽還是帶的設計。為了做“錦衣衛"和"東廠”的服裝,胡金銓去故宮博物院查“出警圖”和“入蹕圖”。由於明代服裝仿自唐宋,他甚至也從唐寅的《仿唐人人物畫》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尋找靈感。設計基本完成後,胡金銓還將其拿給研究歷代服裝的權威王宇清評判,後者僅僅對個別地方提出了更改小意見。
布景
《龍門客棧》工作照
片中“龍門客棧”野外的景是在山邊搭起來的,在西螺大橋附近,即是台灣中部空曠地帶。拍攝外景時,劇組住在山中的文山招待所(拍攝中途也有移動到山中其他地方,但招待所是劇組中心地)。山中有一間郵局,由於當地郵件最多的就在胡金銓劇組那裡,局中的局長和郵差索性就搬到了劇組住。“龍門客棧”室內戲則是在聯邦電影公司製片廠內搭景拍的。
周藍萍配好樂以後,胡金銓嫌配樂太強,往往蓋過了武打的刀劍效果聲,所以要求有些武打場面重新配過,幾經周折找到了吳大江。為了影片的效果,吳大江用了京劇點子配武打、追逐。由於當時電子錄音儀器還未普及,吳費了不少神,用鑼鼓、梆板配合著人物的眼神、手勢、跑跳,對著銀幕一段一段的配進去。
• 影片原名《充軍》。
• 《龍門客棧》的英文譯名為《Dragon Gate Inn》,但影片上打出來的卻是《Dragon Inn》。這是由於翻譯片名和字幕時,胡金銓不在台灣去了香港,監製沙榮峰代找了一位英國老太太做翻譯,結果弄錯了英文片名。
• 原本鄭佩佩欲隨胡金銓離開邵氏,所以《龍門客棧》中俠女角色是為她準備的,戲服都照著她的身材定製。結果邵氏攔住了鄭佩佩,而她的替代者上官靈鳳身材矮小,穿著這些戲服直晃蕩。
• “石雋等四人大戰曹少欽”一場戲拍攝於台灣的橫貫公路一帶,海拔逾兩千米,拍攝十分辛苦。而片中遠景的一片雲海,是偶然得見,胡金銓便拍了下來。
發行上映
《龍門客棧》宣傳照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中國台灣 | 1967年10月21日 |
中國香港 | 1968年8月1日 |
美國 | 1967年 |
日本 | 1968年7月 |
韓國 | 1968年9月 |
菲律賓 | 1968年 |
泰國 | 1968年 |
西德 | 1989年3月4日(電視首映) |
中國台灣 | 2013年10月27日(修復版) |
法國 | 2014年5月16日(修復版,第67屆坎城影展“經典放映”單元) |
英國 | 2014年10月11日(數字恢復版,倫敦電影節) |
加拿大 | 2014年10月19日(數字恢復版,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
法國 | 2015年4月21日(重映) |
英國 | 2015年7月17日 |
法國 | 2015年8月12日(數字恢復版 |
波蘭 | 2015年11月16日(數字恢復版,五味電影節) |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
發行公司 | 1. 卲氏兄弟公司 中國香港 2. Carlotta Films 法國 3. Eureka Entertainment |
參考資料來源:
票房情況
《龍門客棧》1967年10月21日在台北上映,3家影院聯映5周,總收入達445餘萬元,觀眾逾34萬人,成為1967年度賣座冠軍。
1967年在美國紐約上映3周,舊金山上映2周。創下台灣片在美國發行的新紀錄,同年秋天又二次上映。
《龍門客棧》工作照
1968年9月,《龍門客棧》由韓國映畫株式會社在韓國發行。韓國映畫株式會社以外國片配額進口《龍門客棧》片,以中國國語發音上映,上韓文字母,在韓國皮卡德麗戲院上映,是中國影片以外國片配額輸韓發行的第一部;當時氣溫在零下30度,連映41天,售出座劵32萬張,賣座超過“007”片系,打破韓國影史票房紀錄。
《龍門客棧》上映,盛況空前
在泰國曼谷東西舞台連映41天,票房收入摺合新台幣500萬元,打破泰國影片賣座紀錄。
時間 | 榮譽 |
1967年 | 中國影評人協會就1967年度在台灣首輪上映15部最佳影片 |
時間 | 簡稱 | 全稱 | 結果 |
2005年 | 中國電影百年——最佳華語片100部 | 中國電影百年——最佳華語片100部 | 排名第7位 |
2011年 | “影史百大華語電影” | “影史百大華語電影” | 排名第9位 |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1968年 | 金馬獎 | 第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 《龍門客棧》 | 優等劇情片 | 獲獎 |
胡金銓 | 最佳編劇 |
參考資料來源:
《龍門客棧》劇照
優美的攝影加上精緻的美術設計來配合,使影片達到武俠電影前所未有的一種歷史氛圍。從中更可以看出胡金銓對色彩、服裝、兵器及各種道具陳設那種高度藝術性的處理。(劉成漢評)
細膩的情節推展,緊湊的鏡頭交替,不苟且的背景安排,庄諧交糅的簡練對白使全片氣勢如虹。大武鬥的山林背景也堪稱一絕,尤其那些岩石巨松,或葉茂枝勁,或禿干凜人。打鬥場面真實感可比《宮本武藏》。(張健《從<湯姆·瓊斯>到<跳灰>》評)
《龍門客棧》工作照
《龍門客棧》的成就,在於其使武俠片這一等同於粗淺娛樂的片種,從此成為和藝術片平等的片種,在國際上則與武士片和西部片等同,成為中國特有的類型片。(李小飛《登峰造極胡金銓》評)
《俠女》4K修復版法國海報
武打方面,導演用了京劇的手法來創新武打場面,幾個人物出場,在音樂的配合下,就像京劇的亮相一樣讓人印象深刻;打鬥時,音樂配合下的步法推進,交手過招時的一頓,都成為後來無數武俠片仿效的對象。影片創新的打鬥風格,令中國武俠片最終能走出日本武士片的陰影,建立出富有自我獨特魅力的打鬥方式,發展到後來,最終成為港台電影其中一大有成就的特色。包括之後徐克對於武俠電影的再次創作,這些起點都始於《龍門客棧》為港台武俠片建立的一個成功典範。(美國當代電影理論家大衛·波德維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