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萃的結果 展開
- 漢字
- 《周易》卦名
萃
漢字
萃(拼音cuì),形聲。從艹,卒聲。本義:草叢生的樣子。釋義:①形容草木茂盛,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類拔萃,③古通“悴”,④姓。
萃 cuì ㄘㄨㄟˋ
● ● 草叢生,草茂盛的樣子。
● ● 聚集:~集。~聚。薈~。出類拔~。
● ● 古同「悴」,憔悴。
● ● 姓。
萃 <形>
(形聲。從艹,卒聲。本義:草叢生的樣子。)
同本義
萃,草盛貌。――《集韻》
通“悴”
又如:萃辱(勞苦和屈辱);萃惡(臉色憔悴)。
通“崒”
萃 <動>
引申為聚集,聚攏。
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萃於一堂。
又如:薈萃(會集);萃止(聚集。止,語尾助詞);萃次(匯總並按次序編列);萃萃(聚積的樣子);萃叢(聚集的樣子)。
萃 <名>
群,類。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萃 cuì
①聚攏:薈~。
②聚集起來的人或事物:出類拔~。
③姓。
【萃取】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種溶劑,利用混合物的各種成分在該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將它們分離的操作。如溴的水溶液中加入苯,溴便被萃取到苯中。
【申集上】【艸字部】萃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唐韻》秦醉切,音瘁。《說文》草貌。
又《博雅》苦萃,款冬也。
又《易·卦名》坤下兌上萃。《彖曰》萃,聚也。《詩·陳風》有鴞萃止。《齊語》令夫士羣萃而州處。
又《集韻》昨律切,音崒。義同。《左思·吳都賦》㩋矗森萃,蓊茸蕭瑟。
又七內切,音淬。萃蔡,衣聲。《司馬相如·子虛賦》翕呷萃蔡。
又通倅。《周禮·春官》車仆掌戎路之萃。《注》萃猶副也。
薈萃、集萃、萃取、攢萃、戟萃、總萃、鱗萃、傱萃、漎萃、萃萃
出類拔萃、人文薈萃、鳥集鱗萃、薈萃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