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緯

河南財經學院主辦的雜誌

《經濟經緯》創刊於1984年,是由河南省教育廳主管,河南財經學院主辦的經濟核心期刊。

據2018年5月24日《經濟經緯》編輯部官網顯示,《經濟經緯》編輯委員會委員有31人。

據2018年5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經濟經緯》共出版文6198 篇、總被下載1570653次、總被引43755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59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58。據2018年5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經濟經緯》載文量為3397篇,被引量為16338次,下載量為217215次;影響因子為1.01。

歷史沿革


1984年,《河南財經學院學報》創刊。
1994年,《河南財經學院學報》更名為《經濟經緯》。
1985年,改為季刊。
1994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國家創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經濟經緯》及時反映中國經濟建設和經濟改革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努力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入探討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
主要欄目
《經濟經緯》設有理論經濟學、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國際經濟、區域經濟、財務會計、勞動經濟、企業管理、商業經濟、三農研究、財政金融等主要欄目。

人員編製

據2018年5月24日《經濟經緯》編輯部官網顯示,《經濟經緯》編輯委員會委員有31人。
委員:樊明、樊新生、關付新、郭軍、黃梅波、黃湃、焦軍普、李曉峰、李新安、劉定平、劉美平、呂連琴、羅仁福、牛保全、潘勇、潘克勤、司林勝、史自力、隨新玉、譚燕芝、唐在富、王懷民、武彩鴻、楊華、雲偉宏、張茂松、張佔東、趙楠、趙樂東、鄭秀峰、朱紅恆。

學術交流

2014年10月,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主辦了《經濟經緯》創刊三十周年暨提高學術期刊影響力研討會,議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界專家學者,圍繞“雙月刊改為單月刊對雜誌學術地位的影響”、“經濟與管理類欄目定位、選題、研究方法”,如何進一步提高《經濟經緯》專業化水平,推動期刊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升進行討論。
2015年10月,《經濟經緯》編輯部副主任王懷民教授和編輯尹延河老師出席河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七屆五次(2015)學術年會,年會上專家們開展了編輯學學術交流,對高校期刊辦刊經驗進行了研討交流。

主要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經濟經緯》共出版文6198篇。
據2018年5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經濟經緯》載文量為3397篇。

收錄情況

《經濟經緯》被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等收錄。

影響

據2018年5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經濟經緯》總被下載1570653次、總被引43755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59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58。
據2018年5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經濟經緯》被引量為16338次,下載量為217215次;據2003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經濟經緯》影響因子為1.0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第中排1028名,在經濟學(101種)中排第33名。

獲得榮譽


1999年9月,被評為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2000年1月,被評為“河南省二十佳社科期刊”、“河南省一級期刊”;
2000年12月,在首屆《CAJ-CD規範》執行評優活動中,榮獲“執行優秀獎”;
2002年6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2006年5月,被評為第三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2010年10月,被評為第四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經濟經緯
經濟經緯

辦刊宗旨

堅持“學術第一、精編細審、求實創新”的原則,關注創新性、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論問題,旨在為展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內外最新科研成果和繁榮中國經濟建設服務。

現任領導


職稱姓名
編委會主任李小建
副主任薛玉蓮、仉建濤、李隨生、郭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