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tron的結果 展開
  • 系統名稱

tron

系統名稱

TRON是一項開放式的實時操作系統內核設計項目,它是"The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Nucleus"(實時操作系統內核)的縮寫。該項目由東京大學的坂村健教授於1984年發起,宗旨是為全社會的需要開發一套理想的計算機結構和網路。

簡介


TRON:(美國電影名稱——創:戰紀 TRON: Legacy
創:戰紀 簡介:20世紀80年代,電子軟體天才凱文·弗林(傑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 飾)創建了英康公司,將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可是在輝煌的時代開創不久后,凱文神秘失蹤。在此之後,凱文年幼的兒子薩姆(加內特·赫德蘭 Garrett Hedlund 飾)繼承了父親的位置,實際工作則由其他工作人員主持。薩姆天資聰穎,充滿冒險精神,經常給英康的高層們惹來麻煩。這一天,他得知一間荒廢已久的工作室內竟傳來父親的訊息。薩姆前去探查,結果竟進入一個全數字化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的掌控者克魯(傑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 飾)與父親有著同樣的容貌,卻野心勃勃,邪惡無比。薩姆被迫捲入一場充滿陰謀的電子爭霸戰中……

明日


美國電影名稱——創:明日 TRON: The Next Day)
創:明日 簡介:迪士尼將一些《創:戰紀》中未使用的片段放入其中,完成了這部串聯繫列情節的短片,並且,順便預告了《創》第三部推出的可能性。
如果《創:戰紀》中對人物前世的交代並不讓你滿意,這部短片《創:明日》或許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實際上,《創:明日》的作用是承上啟下、鏈接系列的兩部電影。短片結束在ENCOM公司,正是第二部主要的主要場景。並且第一部中的人物Roy“Ram”Kleinberg的“復活”,雖然第一部的故事中他已經“被殺”,但是他的人類副本還在存活。還有Edward Dillinger Jr. (由未署名希里安·墨菲出演),你可能會回憶起他在《創:戰紀》中的短暫亮相,他可能成為下一部《創》電影的大反派。
《創:明日》並沒有過分賣弄其招牌的動作場面,反而在影像上走起了寫實派風格。尤其是開場、塗鴉藝術家Zac Attack發起的“Flynn Lives”宣傳運動的場面(有人說這個角色真的是Banksy主演的,但鑒於他是個實在太神秘的人物,所以誰也不太確定)。

名稱


操作系統名稱
到2003年,TRON系統(更具體地說是由TRON發展出的ITRON)是世界上應用最多的操作系統之一,出現在數以百萬計的電子設備上。雖然在世界範圍內該操作系統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但日本企業是它的主要追隨者。曾經一種說法認為TRON的大多數文檔都是用日語寫就,這在英語國家導致了太多的錯誤理解。

結構

TRON規定了設計內核的介面和規範,它本身並不指定內核的源代碼。所以基於這個規範,不同的公司都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微處理開發自己的TRON操作系統版本. TRON規範是可以公開獲取的,但是基於TRON規範開發出的源代碼並不被要求公開。這一點與GNU公共許可證不一樣.TRON項目允許基於TRON的源代碼成為專利軟體.TRON是1984年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提倡下開始的項目。當年日本人寄希望與TRON的PC OS以便能夠從每年支付給微軟的巨額費用中解脫出來。不過在1989年,這一設想被美國打斷了,當時美國方面了解到日本政府準備把TRON安裝到校園的計算機里,就揚言要將TRON列為不公平貿易壁壘之一。美國的強大政治壓力,和美國市場使得PC業界遠離了TRON.

子結構

TRON框架為各種不同的計算單元定義了完整的結構.
ITRON (Industrial TRON):為嵌入式系統設計的實時操作系統結構,是運用最廣泛的TRON結構
JTRON ITRON的一個子項目,可以使用Java平台
BTRON (Business TRON): 為個人電腦,工作站,個人數字助手(PDAs)設計的結構,主要用於ITRON結構網路系統的人機界面
CTRON (Central and Communications TRON): 為主流電腦,數字交換設備設計的結構
MTRON (Macro TRON): 分散式計算中不同TRON系統間通信

歷史

1984年:TRON項目正式啟動.
1985年:NEC公司宣布基於ITRON/86規範第一個實現了ITRON操作系統.
1986年:TRON 居議會(不聯盟的TRON協會)正式成立。日立公司發布了基於ITON/86K規範的系統.:第一屆TRON論壇舉行.
1987年:富士通公司發布基於ITRON/MMU規範的系統.:三菱電器發布基於ITRON/32規範的系統。;日立公司在Gmicro/200 32位微處理器上實現TRON VLSI CPU管理;TRON協會通過制定TRON規範負責管理TRON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