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逕庭

漢語成語

大相徑庭,漢語成語,拼音是dà xiāng jìng tíng,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出自《莊子·逍遙遊》。注音:ㄉㄚˋ ㄒㄧㄤ ㄐㄧㄥˋ ㄊㄧㄥˊ,詞性:動詞,基本解釋:比喻彼此差別很大,極為不同 這類非法的方式,與習慣法的精神竟如此地大相徑庭。

成語解釋


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成語出處


《莊子·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事物區別明顯

示例


雖然結果一樣,其“因”卻大相徑庭。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狂士接輿對肩吾說北海有一座姑射仙山,山上的神仙可以讓世界五穀豐登。肩吾認為接輿的話大而無當、大有徑庭、不近人情,就對連叔說接輿在吹牛。連叔沉思了一會,對肩吾說接輿的話不一定是沒有道理的。

詳細釋義


徑:門外的路;庭:門院里的地;徑庭:懸殊,偏激,喻相差還很遠。原指從門外小路到門內庭院還有一段距離。後用來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也形容彼此矛盾,相去很遠。

正音


相;不能讀作“相貌”的xiànɡ;徑庭;不能按舊讀“jìnɡ tìnɡ”。

辨形


徑;不能寫作“經”。

近義詞


截然不同 迥然不同 天差地別判若鴻溝涇渭分明

反義詞


一模一樣 如出一轍 毫髮不爽 相差無幾 大同小異

典故釋注


【典故】春秋時,楚國有一位隱士叫接輿,他“躬耕以食”,佯狂不仕,當時被人稱為狂人。具《論語·微子》記載,
他曾以《鳳兮歌》諷刺孔子,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並拒絕和孔子交談。唐代詩人李白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之句。有一天,肩吾和連叔(都是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在一塊閑談,肩吾對連叔說:“最近,我聽了楚國狂人接輿的一番言論,覺得他的話誇大而無根據,而且越說越離奇,就像天上的銀河沒有邊際,又像門外的小路和堂前之地一樣相距很遠,真是一點也不近人情。”連叔問:“他都說了些什麼呀?”肩吾說:“他說‘在遙遠的姑射山上住著一位神人,肌膚如冰雪,不吃五穀,只吸清風喝露水。他乘龍駕霧,在四海之外遨遊。’我認為,這些話狂妄而不可信。”
後人將“大相逕庭”演化成“大相徑庭”這句成語,本意為偏激。因為“徑庭”有兩者相距甚遠的意思,所以現在人們常用這句成語形容彼此矛盾,相距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