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危機

敘利亞危機

敘利亞危機,指從2011年年初開始的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的衝突。

危機簡介


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於2011年1月26日開始並於3月15日升級,隨後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了武裝衝突。2011年3月,15名少年在學校牆壁上畫反政府的塗鴉,由此被抓,此舉引發了學生家長的示威遊行,他們要求除了釋放學生外,還要求政府擴大民主、懲治腐敗。當地政府對此事件非常敏感,逮捕了一些反政府人士。騷亂愈演愈烈,民眾的反示威遊行也不斷擴大。
敘利亞危機
敘利亞危機

事件發展


事件起因

2011年3月,在達拉市,15名少年因為在學校牆上畫反政府內容的塗鴉而被逮捕。敘利亞抗議活動由此開始。據報道,這些少年不僅被毆打,其中一些人還被掀掉了手指甲。他們的母親被強姦、恐嚇。抗議活動很快從達拉蔓延到了整個國家,演變成了阿拉伯世界最暴力的一次動亂,僅次於利比亞內戰。超過2200敘利亞人被殺,數千人被逮捕並遭到政府的殘酷鎮壓。

發展進程

2011年4月,敘利亞南部德拉市、大馬士革農村省、北部拉塔基亞市和霍姆斯市等省爆發大規模抗議遊行示威活動,造成至少20死亡。在拉塔基亞市、巴尼亞斯市、大馬士革農村省城鎮的示威者要求擴大民主,懲治腐敗。敘利亞內政部稱德拉市的警察用催淚彈驅散了武裝人員。
2011年5月,敘利亞政府在全國範圍展開的抓捕行動仍在繼續。軍隊在坦克的掩護下進入這些抗議中心城市及周邊鄉鎮。據德國媒體報道,從3月中旬敘利亞爆發騷亂以來,已造成800人死亡,8000多人被捕。
2012年2月,敘利亞內政部長宣布,敘新憲法草案以89.4%的支持率獲得通過。根據草案內容,國家政治制度以多元化為原則,通過投票實施政權民主;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7年,只能連任一次。按此規定,巴沙爾的任期將到2014年結束。
2012年5月,敘利亞中部霍姆斯省胡拉鎮民區日前遭大屠殺,死亡人數已升至108人,包括49名兒童。據報道,聯合國安理會已於27日譴責此次血腥屠殺。不過,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均否認是自己所為,並指責對方製造屠殺事件。有人權組織聲稱,在敘利亞哈馬鎮,有33人再遭屠殺,包括7名兒童。
2012年7月,位於首都大馬士革的敘利亞國家安全總部當天上午遭到自殺式爆炸襲擊,敘國防部長拉傑哈遇襲身亡。據敘利亞電視台報道,敘利亞政府18日任命法赫德·賈西姆·弗拉傑將軍為新任國防部長。
2012年8月6日,敘利亞總理希賈卜叛逃加入反對派組織,成為目前為止敘利亞政府變節的最高級別官員。其發言人稱希賈卜叛逃是為了抵抗巴沙爾政權對敘利亞人民發動的“種族屠殺”罪行。
2013年3月,俄外交部譴責敘利亞武裝分子在戈蘭高地附近綁架聯合國維和人員,並呼籲遵守1974年關於該地區停戰協議的條款。俄外交部網站發布的消息中指出,“俄羅斯強烈譴責綁架維和人員,要求儘快無條件釋放人質。各方應充分遵守‘1974年5月31日協議'條款,不允許違反停戰協議以及戈蘭高地軍事隔離區制度”。此外,俄外交部消息中還指出,俄方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戈蘭高地維和部隊安全。
2013年3月19日,有關使用化學武器的報道稱,“恐怖分子”(指敘反對派武裝)在阿勒頗省阿薩爾鎮發射了攜帶毒氣彈頭的火箭彈,造成25人死亡,86人受傷。報道中還配上受害者的照片。西方媒體分析說,照片並沒有標明這些人遭到化學武器攻擊,也沒有皮膚受灼傷或者被隔離的跡象。當天,敘利亞外交部給聯合國的信中說,反對派“納斯拉陣線”和其他與“基地”有關的團伙控制了阿勒頗的部分工廠,這些工廠中存有有毒氯氣,此前“基地”組織也威脅要使用化學武器。印度zee新聞網20日稱,兩年來這是第一次聽說化學武器導致敘利亞人傷亡。
敘反對派指揮官卡西姆隨即回擊,指責巴沙爾才是攻擊兇手。反對派在阿勒頗的軍事指揮官阿卜杜爾·賈巴爾自稱看到了整個襲擊過程。他表示,是政府戰機從空中發動的襲擊,爆炸產生了令人窒息的氣體,一些受害者在反對派的醫院裡救治。
2013年4月29日,敘利亞總理哈勒吉的車隊在大馬士革遭遇汽車炸彈襲擊,造成至少8人死亡,多人受傷,敘官方媒體稱哈勒吉本人躲過暗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天晚些時候發表聲明,對這一襲擊事件表示譴責。
2013年8月27日,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美國和盟國將公布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新證據。敘利亞外長8月27日強硬回擊美國軍事打擊的傳言,他說,一旦遭到打擊,敘政府軍會給西方一個“驚訝”。

各方反應


反對向敘政府施壓的國家
作為敘利亞政府的盟友,伊朗官方起初把示威運動稱為“外國勢力製造的陰謀”,後來總統內賈德於2011年10月23日表態強烈批評敘政府針對本國民眾的“殺戮和屠殺”,有報道顯示,伊朗政府提供軍事和情報援助暗中協助敘利亞政府以加強對反對派的鎮壓。
俄羅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決反對外國干預敘利亞內部事務,俄中兩國還分別於2011年10月4日、2012年2月4日和2012年7月19日的安理會上三次否決了向敘政府施壓的決議草案。
支持反對派的國家與組織
阿拉伯聯盟、歐盟、伊斯蘭會議組織、海灣合作委員會等國際組織,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等伊斯蘭國家,以及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都譴責敘政府的暴力行徑並敦促敘當局進行符合民意的改革。
歐盟於2011年5月份開始對敘採取經濟制裁。2011年8月18日,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以及歐盟等西方多國領導人發表聲明一致要求巴沙爾下台。阿盟自2011年11月16日開始中止了敘利亞的代表資格;11月27日,阿盟開始經濟制裁敘利亞政府。2011年11月2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調查委員會根據所收集的證據得出的報告稱:敘安全部隊在全國各地持續嚴重有系統地鎮壓和平示威者的行為已構成危害人類罪。2011年12月19日,聯合國大會以133個國家投票贊成,中國、俄羅斯、朝鮮和古巴等11個國家投票反對,43個國家棄權的結果通過了譴責敘利亞政府持續使用武力鎮壓示威民眾的決議。2012年7月23日,阿盟宣布斷絕與敘利亞當局的一切外交聯繫,並呼籲敘境內外反對派、自由軍及各有影響力政治派別立即組建過渡政府。
2012年2月12日,基地組織(已故最為知名的領導人為奧薩瑪·賓·拉登),首領艾曼·扎瓦希里(基地組織信仰基於沙特王室崇奉的遜尼派瓦哈比教派推行的原教旨主義)發布錄象視頻表示:他譴責阿薩德政府迫害人民,他聲援敘反對派,支持他們推翻阿薩德政權,並且所有的穆斯林都應該支持敘反對派,他呼籲敘利亞人要靠自己而不是藉助西方或阿拉伯國家政府的力量來實現他們的目標。約旦的穆斯林兄弟會呼籲所有穆斯林支持反抗阿薩德政權的聖戰。2月24日,哈馬斯領導人表示他們不再繼續支持敘利亞政府,他們支持武裝反抗敘當局。
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在多次舉行的“敘利亞之友”國際會議上被部分歐美國家與部分阿拉伯國家承認為敘利亞人民的合法代表。敘當局得到了伊朗、俄羅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軍事援助。而反對派則獲得了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卡達、科威特等大多穆斯林國家,以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支持。
2013年8月29日,英國國會下議院投票否決了政府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的動議。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國會反對向敘利亞動武,政府將“採取相應的行動”。

美方打擊


2011年8月,美英法國德發布聲明,要求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下台。多國表示,阿薩德政權有殘暴的侵犯人權行為,要求其立即交權。
2011年11月,美國航母已駛入敘利亞鄰近海域。俄羅斯航母正在奔赴敘利亞的途中。敘利亞周邊的以色列、約旦和土耳其軍隊已進入戰備狀態。
2011年12月4日美軍一艘核潛艇已經從紅海通過蘇伊士運河,目的地是敘利亞附近海域。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舉是為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做準備。
2011年12月21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有報告顯示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繼續殺害民眾和反對派。白宮表示阿薩德政府不可信任,不配再擁有統治的權利。美國務院也要求阿薩德下台。
2012年1月,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的一份草案進行了專家級別討論,草案要求阿薩德下台。安理會在31日就敘問題舉行高級別會議,美英法等國將推動草案通過。
2012年5月29日,美國、法國、英國等八國驅逐敘外交官。之後,荷蘭、日本等五國也要求敘外 交官在規定期限內離境。
2012年8月22日,美國、法國和英國領導人舉行多邊會談,討論如何向敘利亞反對
派武裝提供更多支持。8月23日,包括法國和美國士兵在內的西方特種部隊已在敘利亞邊境待命,準備在巴沙爾政權倒台時確保敘利亞化學武器庫的安全,並將其摧毀。
2012年9月2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聯大講台上呼籲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下台。“敘利亞的未來不應該屬於屠殺本國人民的獨裁者。”
2012年10月3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敦促敘利亞反對派改組領導層,稱美方正著手就新領導層應該包含的人員和團體提出“建議”。
2012年12月,“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加入的美國航母戰鬥群抵達地中海敘利亞海岸,外界擔憂美國有可能對敘利亞開戰。美國總統奧巴馬11日表示,美國承認敘利亞反對派全國聯盟是敘利亞人民合法代表。這一表態是美國在對待敘利亞問題上的關鍵節點。
2013年2月,美國軍方透露,已經制定軍事干預划。敘利亞政府軍針對反對派向阿勒頗發動導彈襲擊,遇難人數達58人。美國、與土耳其先後打破沉默,嚴厲譴責巴沙爾政權。美國國務卿克里於2月28日宣布,美國將首次直接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6000萬美元,並擇機提供軍隊給養和藥品等非武器援助。
2013年4月,美國政府決定向約旦派遣200人裝甲部隊,超過在約旦的美軍人數。清楚表明,美國軍事干預敘利亞局勢的可能在增加。
2013年5月,美國國務卿克里,已有重大證據證明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領導的政府軍曾經對反對派武裝使用過化學武器。
2013年6月,美國政府宣布放鬆對敘利亞反對派制裁,以便向反對派控制區域提供更多救助和重建援助。白宮13日正式宣布敘利亞政府使用了化學武器,已經越過總統奧巴馬設定的“紅線”,但並未明言對敘利亞動武。
2013年8月,美國國防部官員稱,美國已向地中海派遣了第四艘攜帶巡航導彈的戰艦。美國海軍第六艦隊在地中海部署了三艘驅逐艦。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美國和盟國將公布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新證據。一名美國高級官員27日表示,針對敘利亞小範圍的、為期三天的導彈打擊最早將於本周四(29日)展開。目的是向敘政府施加國際壓力。
2013年9月1日,美國國防部官員說,海軍“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正駛向紅海,準備好在必要時為美國有限打擊敘利亞目標提供支持。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接受美媒專訪,稱敘利亞願銷毀化武,但至少用時一年,開銷10億美元。他同時再次否認政府軍動用化武。俄羅斯也力挺敘政府,稱掌握了反對派使用化武的證據。然而,面對美國總統奧巴馬堅持阿薩德應下台以平息內戰的態度,阿薩德此番表態能否使敘利亞真正實現“化武換和平”,還是一個未知數。
2013年9月14日,美俄就敘利亞化武問題達成框架協議,規定敘利亞必須在下周內提供全部化學武器的庫存清單,並將制定計劃在2014年中之前銷毀全部化武。
2017年4月7日,美國向敘利亞空軍基地發射了5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這次意義非同小可。背景:1)早上希拉里稱,阿薩德用化學武器,美軍應該摧毀阿薩德空軍基地。2)自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奧巴馬執政最後差不多有一年沒有轟炸阿薩德空軍基地了。3)俄羅斯昨天還聲明支持阿薩德政權。“瘋狗”主政的國防部,毫無預警情況下狂炸阿薩德,出乎各方預料。

造成影響


人員傷亡

2013年6月13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皮萊公布報告說,從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底,已有至少9.3萬人在敘利亞衝突中喪生。報告顯示,在敘利亞衝突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大馬士革郊區、霍姆斯和阿勒頗等地。敘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在上述地區曾爆發大規模衝突。

引發全球風險共振

隨著敘利亞問題持續發酵,全球避險情緒迅速升溫,資產市場陷入劇烈動蕩。商品市場方面,原油價格暴漲,WTI和布倫特分別刷新近一年半和半年以來的新高。外匯市場方面,美元指數連續飆升,突破60日均線,新興市場貨幣則繼續加速下跌,其中土耳其里拉和印尼盾均創歷史新低。債券市場方面,美債收益率同步飆升,創25個月新高。股票市場方面,不僅新興市場加速下跌,而且歐美股市也受到一定影響。
作為一個僅佔全球0.3%的產油小國,敘利亞危機的直接影響並不大,市場擔心的主要是由此間接產生的風險隱患。
首先,這不只是敘利亞的問題,還可能引發中東的連鎖反應。
一方面,敘利亞是傳統的交通要塞,可能直接影響石油運輸。敘利亞地處中東地區的核心位置,東面與伊拉克接壤,毗鄰伊朗、沙特等主要石油輸出國,西面緊鄰地中海,很多重要的輸油管道都從敘利亞經過,而且其西南側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輸油要塞蘇伊士運河。因此,如果敘利亞受到攻擊,中東主要產油國的石油出口都將顯著受阻。
另一方面,美國對敘利亞動武可能激化中東各國之間的衝突。敘利亞和伊朗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什葉派掌權的國家。他們和黎巴嫩的真主黨一直是堅定的盟友,也是美國最想除掉的眼中釘。8月28日,伊朗和黎巴嫩已經警告美國動武將造成嚴重後果。預計如果敘利亞受到攻擊,伊朗很可能會出兵救援,而美國的介入也將進一步激化他們與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的衝突。
其次,這不只是中東的問題,還可能引發下半年全球風險的共振。
正如我們反覆強調的,當前全球正處於金融危機第三波前夜的高危時期,中東局勢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引發風險共振,加速金融危機第三波的爆發。所謂金融危機第三波,是指第一波中心國家(美國)銀行業危機和第二波次中心國家(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之後,由全球流動性緊縮和資本外逃引發的第三波新興市場貨幣金融危機。
在這個過程中,預期因素至關重要。近期的新興市場動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直到今天,美聯儲仍在以每月850億美元的速度擴表,日本央行也在黑田東彥的領導下加速寬鬆,換句話說,全球流動性還在加速擴張。但是,自5月22日伯南克暗示“可能在接下來幾次會議中縮減QE規模”以來,僅是預期已經引發全球資本大規模從新興市場迴流發達市場。印度、印尼等國際收支和國內防護體系較為脆弱的國家,資本外逃的嚴重程度已經超過2008年雷曼危機和2011年美債危機。
如果這個敏感時期中東陷入動蕩,可能會與其他風險發生化學反應,進而引發市場的踩踏效應。
第一大風險是QE退出。9月7號,美國將公布8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從近期首次申領救濟金人數和PMI的走勢來看,數據可能延續穩步改善的態勢,至少不會顯著惡化。只要這樣,市場對QE退出的預期仍會繼續升溫。而9月17-18號,美聯儲將舉行新一輪FOMC會議,從之前美聯儲各方的表態拉開,屆時可能正式開始縮減QE,之前公布的就業通脹數據以及美聯儲官員的講話也將持續衝擊市場。
第二大風險是美債上限。自年初達到債務上限以來,美國一直依靠臨時性措施維持財政正常運轉,但近日奧巴馬政府警告,如果無法儘快提高債務上限,10月中旬美國政府或面臨“關門”的危險。這並非沒有先例,從1977年到1996年間,美國聯邦政府曾關門17次,幾乎每年都要出現一次,最短的1天,最長的21天。而最近一次是在1995年,當時正值聖誕節,柯林頓在白宮過聖誕節只能自掏腰包付電費。目前,美國國會已經結束休會,9-10月間民主共和兩黨將再次展開艱難激烈的談判,屆時可能再次引發市場恐慌。
綜合來看,靴子落地之前,敘利亞危機可能會通過心理因素持續衝擊中東和全球市場,而靴子落地之後,中東以及全球風險的共振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也不會很快消散。

危機背景


2011年,敘利亞的反政府抗議由3月中旬該國南部城市德拉15名年幼的學生在公共場所塗寫反政府標語遭到逮捕而引發。作為回應,阿薩德總統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並且在2011年4月21日取消了自1963年開始實施的緊急狀態。2011年4月22日出現了最大規模的抗議。政府的鎮壓行動也從當天開始升級,截至2011年4月29日已經造成約450名平民喪生。
2011年4月29日,人權理事會通過決議,譴責敘利亞當局對和平抗議者使用致命的暴力,並敦促敘利亞政府立即停止一切侵犯人權的行為。決議還要求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公室緊急向敘利亞派遣一個小組,對所有被指稱的侵犯國際人權法的行為進行調查。
敘利亞境內外多個反對黨和部分反對派獨立人士2011年6月30日宣布組成”敘利亞全國民主變革力量民族協調機構”,以統一敘利亞反對派的立場。與此同時,敘國內出現新的反對派組織,與境外反對派一起以推翻現政權為宗旨,拒絕民族對話。
2011年7月15日,敘利亞反對派組織了遊行抗議活動。他們燒毀警察哨所、政府機構、法院和公共財產,破壞鐵路。據敘利亞官方統計,500多名安全人員和軍人在與武裝分子的衝突中死亡。
敘利亞態勢圖(10張)
敘利亞政府為了能夠緩和國內局勢,於2011年7月12日召集了各政治派別代表及反對派獨立人士舉行民族對話磋商,主要反對派雖然受邀,但拒絕參加。他們對政府通過對話解決危機的誠意持懷疑態度。
2011年7月25日,敘利亞內閣通過了有40項條款的政黨法草案。敘利亞軍隊和安全部隊2011年7月31日晚對動亂城市哈馬市和代爾祖爾市採取軍事行動時與武裝分子交火,造成至少140人死亡。2011年8月1日是敘利亞穆斯林齋月的第一天。敘軍在齋月前一天對哈馬市和代爾祖爾市展開軍事行動,試圖在齋月前遏制抗議浪潮。
聯合國安理會2011年8月2日就趨於緊張的敘利亞局勢舉行閉門磋商,由於各方存在分歧,未能就最終文件達成一致。安理會決定2011年8月3日繼續就此進行磋商。
2012年1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舉行公開會,摩洛哥2012年1月27日代表阿盟向安理會提交了一份法國、英國、德國及有關阿拉伯國家共同起草的涉敘決議草案。即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向副總統移交權力,政府與反對派最晚兩周內著手“認真對話”,兩個月內組建國民團結政府。
對上述草案,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伊萬諾維奇·丘爾金表示,俄羅斯不會支持任何含有制裁內容的決議。俄羅斯已邀請敘利亞政府和所有反對派代表前往莫斯科開展不設前提條件的對話。中方支持俄羅斯提出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也注意到摩洛哥在安理會散發的新案文。

國內局勢


巴沙爾·阿薩德政權:阿薩德家族利用阿拉維派這一佔全國少數人口比例的派別,統治著占國民大多數的遜尼派民眾達40多年。但在政治氛圍中,阿薩德的少數派強權便顯得煞是單薄。除了遜尼派以外,阿薩德還同時面臨著來自本國土耳其—庫爾德民族以及穆斯林兄弟會的壓力。阿薩德面臨的第二個窘境便是反對派活動的逐步武裝化。敘利亞軍隊的中下層也已顯露變節端倪。阿薩德總統還面臨著國際上的空前壓力。
反對派:敘利亞反對派主要有“全國委員會”以及自由派、穆斯林兄弟會、協調委員會、庫爾德人團體和亞述人團體等政治派別。但敘利亞沒有成形的反對派,且分散於國內外,敘利亞不能集聚起一個有號召力的領袖集團而組織一支追隨隊伍,難以被外國勢力承認為敘利亞人民的合法代表。
敘國內各反對派政見不一,其中“溫和派”看重改革的力度,而“激進派”則堅持要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台。此外,敘利亞政府在重壓之下接受阿盟倡議是“積極之舉”還是“權宜之策”?反對派方面是“善意理解”還是“堅持己見”?猶未可知。
倒戈軍隊:主要是由“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自由軍官運動”以及一些親人受到巴沙爾政權迫害的軍人組成。曾任政府軍少校的里亞德·阿薩阿德在土耳其宣布組建“敘利亞自由軍”,隨後合併了另外的叛軍組織“自由軍官運動”,其總部由土耳其重兵把守。在這個所謂的“軍官營”里,有六七十名從敘利亞軍隊中叛變來的戰士。雖然土耳其默許其跨境打擊敘利亞軍隊,但“敘利亞自由軍”始終缺少武器,難以造成更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