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劇
漢族戲曲劇種
薌劇原名歌仔戲,亦名子弟戲,起源於漳州,是流行於福建漳州薌江一帶的漢族戲曲劇種。薌江是福建九龍江流經漳州時的簡稱。其足跡遍及於龍溪、晉江、廈門、台灣省及東南亞華僑居住地區。
薌劇
歌仔戲音樂曲調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語,通俗易懂,又博採其他劇種的優秀劇目與表演藝術,民國初年盛行一時。民國17年(1928年)4月,台灣歌仔戲三樂軒班來漳州白礁慈濟宮進香、演出,大受群眾歡迎。於是龍溪、海澄等縣城鄉,紛紛成立歌仔館或歌仔戲班。民國20年,龍溪竹馬戲班寶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戲,隨後一些小梨園、竹馬戲班也改唱歌仔戲。民間近百個南館、北館也改為歌仔館,逐漸轉為子弟戲班。抗日戰爭爆發后,地方政府把形成於台灣的歌仔戲視為“亡國調”,通令禁演。當時,邵江海、林文祥等藝人從錦歌吸收養分,創作了雜碎調。他們以雜碎調為主曲,六角弦為主弦,並吸收高甲戲、梨園戲、竹馬戲、漢劇部分曲調,融匯南曲、南詞、山歌小調,重新創作一套新的唱腔改良調,搬上舞台演出,時稱改良戲。改良戲在漳州龍溪一帶廣泛流傳與發展,僅龍溪縣的改良戲班、歌仔館就有200多個。較著名的職業班社有龍鳳春、寶德春、金寶丘、金瑞春、艷芳春、新金春、寶蓮丘、筍仔班等。蘇登發、甘文質、宋佔美、陳金木、姚九嬰、葉振東、顏扁等一批名藝人嶄露頭角。民國29年末,國民黨龍溪社會服務處以“擴大抗日宣傳”為借口,插手子弟戲班社,並塞進黃色歌曲,使改良戲一度走向歧途。抗戰勝利后,舞台上出現改良調與歌仔調合流融匯的盛況。民國37年,南靖縣都馬抗建劇團(子弟戲班)前往台灣演出,帶去改良戲和新編雜碎調,受到台胞的喜愛與歡迎。
薌劇
“文化大革命”期間,薌劇專業劇團全部被解散。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后,各縣薌劇團相繼恢復並有所發展。1979年,新編歌仔戲現代劇《雙劍春》晉京參加新中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出,薌劇首次進入首都舞台。
1983年、1988年漳州市薌劇團兩次出訪新加坡,帶去面目一新、風格鮮明的薌劇藝術,共演出49場,受到各界的讚賞,新加坡政界、商界、文藝界、宗教界一些名人均出席觀看演出。1990年,台灣明聲歌仔戲劇團首次採用大陸的劇本,改編演出漳州薌劇《琴劍恨》。至1990年,全市有專業薌劇團6個,民間職業劇團50多個,還有許多業餘劇團遍布城鄉。全市湧現了李少樓、姚九嬰、宋佔美、陳瑪玲、紀招治、謝秀蓮、張丹、鄭秀琴、戴進德、洪彩蓮、楊麗玲、郭維窕、江鐵、藍海濱等著名薌劇藝人。
薌劇
薌劇的傳統劇目均為幕表戲。《陳三五娘》、《山伯英台》、《呂蒙正》、《雜貨記》被稱為歌仔戲“四大柱”。30年代末,薌劇名藝人邵江海為改變幕表制,曾編演《六月飛雪》等定型戲,但普遍上演的劇目仍是幕表式的“提綱戲”。
新中國成立后,推行戲改政策,龍溪專區成立劇目工作室,組織力量對傳統劇目進行發掘、記錄、整理,並積極推行定型戲。薌劇老藝人口述的傳統劇目有984個,至1963年記錄410個,其中42個劇本收入《傳統劇目選》,4個劇目收入《中國戲曲選》(福建省卷)。60年代后,全區改幕表製為劇本制,建立保留劇目制,薌劇納入文學創作規範化的軌道。全區擁有一支20多人的專業創作隊伍,創作、改編和整理的一批優秀劇目,在參加省、華東區及全國會演中屢次得獎。較著名的薌劇編劇有邵江海、陳開曦、陳志亮、王游治、魏乃聰、陳德根、陳大禹,以及中青年作者湯印昌、姚溪山、庄火明、楊聯源、楊路冰、方朝暉等。
薌劇歷年來上演創作和移植的現代戲80多個,在全省名列前茅。90年代初,楊聯源、方朝暉創作的《戲魂》,一舉獲得全國現代戲會演優秀編劇獎、文化部第二屆文華劇作獎,成為歷屆文華獎福建省獲此殊榮的少數現代戲劇目之一。在全省獲一等獎的劇目還有《月蝕》、《僑鄉軼事》。
傳統劇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顏梓和、王游治、黃海瑞、朱萸據老藝人張招治、顏招治口述整理。寫船工施泮之妻告貸無門,於除夕黃昏投水自盡,塾師蘇義救之,無奈於夜間去偷挖番薯。在向土地廟告時,恰被守園的林吉聽到。林十分同情,暗中幫助蘇義挖自家地里的番薯。大年初一,林吉偕母給蘇義夫婦送來年禮,施妻也到蘇家拜年並取到家信,適逢施泮回鄉,三家方知彼此相助的情誼。
1954年,劇本由薌劇(歌仔戲)代表隊演出,先後參加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與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分別獲劇本一等獎和二等獎。1979年,龍溪地區歌仔戲演出團攜帶本劇赴京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劇本收入198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傳統喜劇選》。
現代戲。1963年,龍海縣薌劇二團根據流傳閩南的紅軍游擊隊長王占春的革命故事,編成《王占春》上演。1978年,姚溪山、魏乃聰重新創作,改名為《龍嶺春曉》。1979年,姚溪山、魏乃聰、曾五嶽、庄火明重新修改,更名為《雙劍春》。寫紅軍游擊隊長王劍春,在“古田會議”精神鼓舞下,重回龍嶺,發動群眾,準備暴動。與此同時,龍嶺又出現一支打著“王劍春”旗號的游擊隊。經過努力,終於找到假王劍春的女游擊隊長王大英,原來她是已犧牲的閩南紅軍游擊隊員陸常春的妻子,王大英在王劍春的幫助下,終於壯大革命力量,取得了武裝暴動的勝利,配合紅四軍攻打漳州。
1978年,龍海縣薌劇團演出《龍嶺春曉》,參加福建省現代戲創作劇目調演。1979年,《雙劍春》由龍溪地區歌仔戲演出團演出,晉京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獲文化部授予創作三等獎。劇本收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齣劇目福建劇目集》(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編古代戲。1954年,據漳州民間故事和錦歌說唱,經龍溪專區劇目工作組集體討論,由陳波彌、王游治、朱萸執筆創作,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寫清末漳州人陳杉,以賣豆腐為生,為人勤勞忠厚。他所養加令(八哥鳥)通人性,能對奸商范有記父子盤剝平民進行懲罰,對縣令進行戲弄的故事。
1959年,劇本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並參加省第三屆戲曲觀摩會演。1960年,列入《福建地方戲曲叢書》,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龍溪專區薌劇團攜帶本劇參加全國巡迴演出。1979年,省龍溪地區歌仔戲演出團赴京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曾演出《加令記》中《盜銀》一折。
現代戲。1956年,朱萸、甘英偉、蘇丁發,據蘇丁發說唱《山大不如我手》改編。寫回鄉知識青年蘇仁山,在農業社黨支部書記支持下,衝破家庭阻力,並批評教育個別人好逸惡勞的思想,與相愛的保健員楊菜花攜手參加墾荒隊,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1956年,劇本由漳州市實驗薌劇團演出,參加省第一屆戲曲現代戲會演,獲劇本創作獎。
現代戲。又名《琴劍戀》,1980年,路冰編劇。寫20世紀70年代末,台北歌仔戲名星白蓮和漳州薌劇團演員連子怡相識於香港,為振興家鄉戲劇,他們愛情結合,並衝破種種阻力回歸大陸。白蓮隨身帶回的“白家劍”,牽起子怡母親賽水仙的思戀,也激發了舅舅瞎子松的怨恨。原來,30年前,賽水仙隨台北“藝春班”回大陸祭祖,與漳州“龍建班”的連寶生聯台演出時,兩人心心相印。然而,他們的相愛卻遭到連寶生養父白家輝的反對。白家輝強拉連寶生去台灣,並失手刺瞎連子怡舅舅的雙眼。從此一隔30年,海峽兩岸恨愛綿綿,後幾經周折,新老一代重歸和好。
1980年,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並參加福建省第四屆戲曲現代戲會演,劇本在1981年《福建戲劇》第6期增刊《新花》上發表。
新編歷史劇。1987年,楊路冰編劇。寫南宋末年,“蟋蟀丞相”賈似道,霸朝綱、喪師誤國,為右丞相陳宜中等所彈劾。天子震驚,貶謫似道為高州團練副使,安置循州,並派會稽都尉鄭虎臣奉旨監押。行至漳州城外木棉庵,鄭虎臣伸張大義,擊殺賈似道,為父報仇,為國除害。
1978年,由漳州市薌劇團參加福建省第17屆戲劇展覽演出,獲劇本二等獎。劇本發表在《劇本》月刊上。
現代戲。漳州薌劇老藝人據民國36年(1947年)“二二八”台灣人民抗議美軍暴行愛國運動的素材編劇。寫楊文龍、楊金鳳兄妹在街頭賣花,遭到國民黨兵痞侮辱欺凌。妹妹金鳳氣憤至極,跳潭自盡。哥哥文龍寡不敵眾,鬥不過兵痞,幸被好心人所救。當時台灣街頭,美軍橫行霸道,一小販無故被美軍士兵活活打死,引起市民群憤,要求政府懲辦兇手。台灣當局不僅沒有予以制裁,反而派兵鎮壓抗議的市民。2月28日,楊文龍帶領市民到台灣省府進行抗議,卻遭到當局血腥鎮壓。由此,台灣當局的殘暴統治更加暴露無遺。
1951年,本劇由賽月金導演並參加演出,很受觀眾歡迎。詔安縣農村廣大觀眾看了演出后,激起愛國熱情,紛紛捐款購買飛機大炮,支援抗美援朝運動。
現代戲。姚溪山、魏乃聰、庄少全編劇。寫在抗日戰爭中,歸僑女大學生李林毅然投筆從戎,在晉綏邊區率領游擊隊馳騁疆場,英勇殺敵,令日寇望風喪膽,屢立奇功,不幸在掩護戰友順利轉移后,她卻血灑長城下,為國壯烈捐軀。
該劇由龍海縣薌劇團演出,獲1991年福建省新劇目獎,福建省“向建黨七十周年獻禮”優秀文藝作品徵文戲劇劇本二等獎。
現代戲。姚溪山編劇。寫山區龍崗鄉鄉長沈貴貞開發山區,引鳳築巢。愛國華僑李振堂決定投資鄉梓,不料卻發生一起事件:李振堂之侄所養惡狗,咬傷學生,致使校門關閉,孩子失學。新上任的校長唐元華為救學生,打死惡狗,卻造成僑胞投資落空,校長遭謫,一場利義是非,讓人深思。
該劇由龍海市薌劇團演出,獲1995年福建省現代戲劇本徵文一等獎,1996年第10屆“田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1996年7月4日至5日劇團赴京演出。
現代戲。方朝暉編劇。寫北方某山村農民漢忠花錢買來被拐騙的四川姑娘玉花,玉花與漢忠感情不合,漢忠認為是因為家境貧窮被玉花瞧不起,決心到南方去闖蕩,臨行前把玉花咐托給弟弟漢榮。
漢忠在南方一礦窯打工,窯主銀鳳是個寡婦,對漢忠十分關懷,意欲招漢忠入贅,但漢忠依然戀著玉花,不肯答應。
玉花在家中與漢榮朝夕相處,在勞動中建立了感情,終於成了一對情投意合的伴侶。一年後,漢忠積攢了一筆錢,在一個明月夜滿懷希望回到家中,但他看到是漢榮與玉花相親相愛的情景。通過一場感情風暴,漢忠悟到,愛情是不能強加的,用金錢也買不到愛情和幸福。於是他在月光下,走向返回礦窯的歸途。
該劇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1996年,參加福建省第20屆戲劇會演,獲劇目獎、劇本一等獎。
新編古代戲。楊康、路冰(執筆)編劇。寫西晉永平年間(291年),戰亂不息,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北方羯族人石勒,率義軍轉戰飛龍山,途遇漢人寒士張賓攔路獻策,石勒不納而遭挫敗。不同民族的武將與文人經過戰火洗禮,在張賓輔助下,石勒在戰場上取得節節勝利,並平定了內亂,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羯鼓與漢簫響起了歷史的迴音。
該劇由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演出,1996年,參加福建省第20屆戲劇會演,獲劇目獎、導演獎、音樂設計獎與演員獎等。
新編古代戲。湯印昌編劇。寫尹三娘年輕守寡,兒子染疾臨終前,深恐母親會因無依無靠而尋短見,便詐稱他落水失蹤的義兄林東明未婚先孕的情人金滿月腹中之子是自己的骨肉。因此鼓起三娘的生活勇氣,並在眾人幫助之下,錯將金滿月作為兒媳接回家中生下嬰兒。恰巧,落水的林東明遇救返回,得悉尹三娘保嬰之艱辛,便認三娘為母。
該劇由漳浦縣薌劇團演出,1996年,參加福建省第20屆戲劇會演,獲劇本二等獎與導演、音樂、舞美、演員等獎。劇本發表在《福建藝術》和《劇本》月刊上。
傳統劇目。取材於錦歌,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常演劇目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洪炳煌據老藝人口述整理,后顏梓和、林壑又整理為教學劇目。
寫書生王三福清明踏青,拾還相府小姐劉月英遺失的金釵;月英感其誠,暗以羅帕相贈。兵部尚書之子陳士元,垂涎月英美貌,由其父請旨賜婚。月英兄劉主榮奉父命回家為妹完婚,觸見月英與三福私會,乃將二人禁於樓中,欲待三更放火將其燒死,幸月英之嫂孫玉梅相救,私放二人逃走,然後縱火燒樓。陳士元前來迎娶,主榮要士元將月英神牌娶回,士元不願,乃入京訴訟。不久,三福高中,特來拜見主榮,玉梅道出真情,主榮為掩人耳目,認月英為義妹,使其與三福完婚。
傳統劇目。民國28年(1939年),邵江海據錦歌唱本改編。1978年,陳德根據舊本等重新整理為《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劇故事。邵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尤以“英台哭靈二十四拜”,唱詞情意纏綿,最為突出。“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盆”、“討葯”等折,特具閩南風俗民情。有些關目、情節與其他劇種也有所不同。
1979年,漳州市薌劇團由錢天真、洪彩蓮等主演,參加省優秀青年演員評比活動。
現代戲。1963年至1965年,由湯印光、陳志亮、吳毅、陳曙、薌人、庄明編劇。寫1963年春天,龍海縣遭到百年未遇的大旱災,溪東村發揚“丟卒保車”精神,堵截九龍江,引水灌溉下游受旱地區。下游受旱地區得救后,縣委又組織支援大軍,幫助溪東村保“卒”奪豐收的故事。
1965年,劇本由龍溪地區薌劇團演出,參加華東區戲曲現代戲觀摩會演。1965年,劇本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現代戲。1990年,楊聯源、方朝暉編劇。寫60年代初,台灣社會文化急驟變化,致使三分之二以上劇團被淘汰,只有以歌仔戲皇后章月嬌為首的“宜蘭金美園歌仔戲團”堅持在戲院演出。不久,也因賣座率低及人為原因,演員紛紛離團而去;與人賽戲,也敗在脫衣舞演員之手,最後只得為人哭魂謀生。這一切,促使章月嬌忍痛散班。她把全班人馬召回劇場,作宣布散班的最後演出。豈料,演出獲得極大成功,社會各界紛紛呼籲要保護戲曲藝術,演員們也紛紛表示,要為戲曲藝術的生存、發展不屈不撓地奮鬥下去。
1990年,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參加省第18屆戲劇會演,獲劇本二等獎;並獲第5屆(1991年度)華東戲劇期刊“田漢戲劇獎”劇本二等獎。1991年,本劇由漳州市薌劇團參加全國戲曲現代戲觀摩演出,獲優秀創作獎。1992年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創作獎與文華表演獎。劇本在《福建戲劇》上發表。
新編古代戲。1987年,湯印昌(執筆)、趙秀華編劇。寫蘇玉英嫁徐安平為妻,由於猜疑與臆度,造成婆媳不和,徐調解無力,負屈尋短見,閉目墜江波,幸遇勞縣令路過救起,並點撥徐設法以寬容、禮讓、謙和調解婆媳之怨,並教蘇玉英自煎熬鵝卵石三日三夜,以治婆婆之病。中秋之晨,蘇玉英熬藥日滿,婆婆怨氣盡消,一家和睦。
1987年,由漳浦縣薌劇團參加福建省第17屆戲劇展覽演出,獲劇本二等獎。劇本發表在《福建戲劇》上。
傳統劇目。20世紀60年代初,邵江海據區青本整理改編,又名《謝啟娶妻》、《盧夢仙》。1962年,由龍溪地區薌劇團首演。1980年,郭志賢對該劇重新整理改編,加強盧夢仙與李妙惠堅貞愛情的主線。新本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寫河南人盧夢仙,赴考途中遇劫,與僕人盧安離散。適逢河南盧望先亦因赴考遭劫,病死客棧。因二人姓名諧音(閩南音)訛傳,盧安誤以為主人已死,回報凶訊。恰有廣東鹽商謝啟,到河南經商,巧遇夢仙妻李妙惠,欲娶為妻。夢仙父盧南川不忍媳婦年青守寡,促其改嫁。李妙惠念盧夢仙情深,與謝啟拜堂後上吊自盡。謝啟深受感動,搶救后結為誼兄妹,后經一番周折,夫妻團圓。謝啟則與白金花結成連理。
傳統劇目。民國28年(1939年),邵江海據本戲《麵線冤》中之一折(題材源於明傳奇《躍鯉記》)改編。1979年,陳開曦重新整理,由龍溪地區薌劇團與龍海縣薌劇團組成的省龍溪地區歌仔戲演出團,赴京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齣劇目之一。寫姜詩從母命休黜妻子龐三春。龐被婆婆逐出家門后,仍克盡節孝,寄跡尼庵,其子安安到尼庵尋母,哭求三春回家;龐氏懾於封建宗法,不敢認子。其心跡終於感動婆婆,一家獲得團圓。
1979年,龍溪地區歌仔戲演出團重新整理帶往北京,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薌劇《安安尋母》是一折唱做並重的唱功戲,由邵江海配曲,它比較集中地運用薌劇諸種“哭調”的唱腔變化,刻劃人物的感情和性格的發展,集中體現了邵氏的音樂唱腔風格,是藝校薌劇班的傳統教材。
新編古代戲。1989年,庄火明編劇。寫甘質文、蔡文彬上京赴考途中,先後邂逅相府千金張鸞英、張鳳英,深為愛慕。兩人投宿的客棧客滿,老闆娘將女兒閨房租給他們。當聽說天明相府船隻即將離開此地時,兩人都瞞著對方,欲再次登船探望。慌亂之中,甘質文錯穿客棧老闆女兒之衣。文彬莽撞闖船被捉,幸被后至的甘質文所救,甘卻因此被誤為女性,被留在船上當丫環。船行中,甘得以再會張鸞英,兩人私定終身,質文逃離官船。丞相不知女兒心,欲將女兒許配太守之子,鳳英為鸞英設計,女扮男裝,追趕質文,豈料女扮之質文再遇丞相,被收為義女。后鸞英冒名質文考中狀元,文彬考中榜眼。丞相亂點鴛鴦譜,最後弄清真相,有情人終成眷屬。
1989年9、10月間,由漳州市芳苑薌劇團參加首屆福建藝術節演出。
現代小戲。1981年,由陳志亮(執筆)、鄭惠聰編劇。寫閩南水災后,社員王森夫妻拾到一口大肥豬,便張貼“招領啟事”,尋找失主。王森遠親九嬸婆和鄰鄉玉鳳都丟了口豬,因而同來認領。九嬸婆看王森拾到的豬是別人的,想憑親戚關係冒領,但王森夫婦不徇私情,查明真相后,便把豬還給失主玉鳳。正巧,九嬸婆丟的豬被玉鳳拾到,主動送還,九嬸婆深受感動,表示要把自己拾到的一箱衣服還給失主,原來這隻箱子就是王森家被大水沖走的,物歸原主,三家皆大歡喜。
1981年,劇本由南靖縣薌劇團演出,參加福建省第14屆戲劇會演,獲劇本創作二等獎。1982年1月,劇本在《福建日報》副刊上發表。
薌劇唱腔為民歌聯綴體結構,分為【七字調】、【哭調】、【雜念調】、【雜碎調】和民歌小調五種:
(一)【七字調】
由錦歌[四空仔]發展而成。羽調式,分高、低兩腔,高腔適於表現喜悅、激動之情;低腔適於沉思、悲嘆,板式運用靈活。詠嘆時,採用清板或停板的形式;急促敘述時,採用流水板或刪去過門的【七字仔連】,唱詞只有兩句的,則採用【七字仔爿】。由七字調反弦而成的[七字調反管]俗稱[七字仔反]和【七字調中管】,調式不變,調門作四度或五度移位。曲性開朗活潑,可以適應不同音域演員演唱。
(二)【雜碎調】
是從錦歌【雜碎】改良和發展而成。旋律豐富,板式多樣,適於敘述抒情。分正管、反管、中管三種調門,以適應不同音域的演員演唱。
(三)【雜念調】
又稱【台灣雜念調】,是由錦歌【雜念】衍變而成,旋律、節奏、速度都比較自由靈活,是一種唱念結合的多段體宣敘調。
(四)【哭調】
是從喪禮哭腔和民俗歌謠中提煉出來的唱腔,有【大哭調】、【艋舺哭】、【宜蘭哭】、【瓊花哭】、【江西哭】、【九字哭調】、【運河哭調】、【乞丐哭】等近20首曲牌。
(五)【民歌小調】
俗稱“調仔”,有【錦歌五空仔】、【倍思仔】、【思想起】、【心酸酸】、【行船調】、【雨傘韻】、【採茶調】、【長工調】、【漢調】、【補瓮調】等100多支曲牌。
薌劇主要唱腔的調式多為兩調交替的混合調式,如【七字調】、【賣葯哭】和【大哭調】,在不同樂句中突出角、羽二音,形成角、羽混合調【雜念】、【大調】和【背思調】為商、徵混合調式,給唱腔提供轉調的方便。同宮異調或異宮同調,使曲牌的聯綴順情成理。採用異同宮調聯綴法和兩調交替的混合調式是薌劇唱腔的突出特色。
樂隊
傳統樂隊分文爿和武爿,各4人。文爿有頭手弦,司殼子弦、六角弦兼大吹;二手弦,司大廣弦兼雙清;管樂,司笛子、洞簫兼鴨母笛、噯仔、大吹;彈撥,司月琴兼三弦。武爿有頭手鼓,反鼓、豎板、倒板兼通鼓;板鼓,司小鑼兼通鼓、小叫、響盞、雙鈴;正鑼,司大鑼兼鍾鑼、雲鑼、虎鑼;副鈸,司大鈸兼小鈸。後有增設西洋管弦樂器,樂隊相應擴大。
樂器
薌劇的主要樂器有殼仔弦(用椰殼製成)、大廣弦(用龍舌莖作共鳴箱,以梧桐木為箱板,紫竹為琴柱)、台灣笛(又名梆子簫)、月琴、六角弦(又名二胡,共鳴箱為六角形,定弦殼仔相同)、三弦、蘇笛(即橫笛)、鴨母笛(又名豎管,簧嘴似鴨嘴巴)、京胡、蘆管等。
有琴串、嘩牌及介頭三個部分。
(一)琴 串
即絲弦樂曲,曲牌有200多首,常用的有【一枝花】、【珠串】、【菊花串】、【大八板】、【柳青娘】等80多首。
(二)嘩 牌
即用大嗩吶(俗稱“嘩”)吹奏的曲牌;用曲笛吹奏的曲牌,稱為“小吹”,曲牌有近80首,常用的有軍樂【朝元歌】、【開堂】,喜樂【科場】、【柳搖】,宴樂【玉芙蓉】、【賞宮花】,哀樂【火石榴】、【哭皇天】。其他有圍獵【石榴花】、神仙【水仙子】、鬼怪【拿妖】等。
(三)介 頭
即鑼鼓經,現有介頭120多種,常用的有70多套,分場面介頭、唱腔介頭、科白介頭、嘩牌介頭四類,以唱腔介頭最具閩劇特色,代表介頭有【脫殼】、【四不象】、【清鼓介】、【雙蝴蝶】、【火炮】等。
薌劇音樂源於閩南地區漢族民間音樂,由流傳在台灣的閩南“歌仔”(錦歌)與台灣地區漢族民間音樂結合形成。
薌劇唱腔屬民歌聯曲體,有“七字調”與“雜碎調”兩大聲腔曲調以及“哭調”、“雜念調”、“民歌小調”等。主要唱腔的調式多為兩調交替的混合調式,為唱腔提供轉調的方便,曲調的聯串順理成章。場景音樂既有來自漳州地區漢族民間音樂錦歌、十音、八音,也吸收竹馬戲、潮劇、京劇、南曲的音樂。傳統歌仔戲的主奏樂器有4大件:殼仔弦、大廣弦、月琴、台灣笛。雜碎調聲腔則以六角弦為帶腔樂器,伴以洞簫、鴨母笛(蘆管)、三弦。薌劇音樂比較講究配器,一般已有成規:“七字調”和民歌小調及部分場景音樂用4大件;“哭調”和“台灣雜念”主要用大廣弦、月琴、洞簫;“雜碎調”用六角弦、三弦、洞簫等樂器。
50年代以後,由於新音樂工作者的加入,從填詞、配曲改為作曲、配器,並發展了和聲、伴唱。重點劇目、現代戲樂隊也隨之擴大,增加了二胡、揚琴、笙、中阮、大阮等民族樂器,並引進西洋管弦樂,使薌劇音樂更加豐富多彩,更具表現力。
薌劇的行當,早期只有生、旦、丑幾個角色,後來吸收京劇的分行,角色增加。薌劇音樂的特點是唱多旁白少,曲調自由,旋律優美,節奏強烈,富有較強的表現力和鄉土情調。薌劇的傳統曲調有一百多處。歌仔戲時期以錦歌、台灣調和民歌為主,改良戲時期則以內地雜碎調和若干改良調為主,適當吸收京劇、潮劇、漢調等部分曲牌,夾雜些電影歌曲和流行歌曲,呈現複雜狀態。
薌劇吸收外來劇種(四平戲、漢劇、亂彈、京劇等)的表演藝術,創造發展了自己的表演程式,其基本功有指法、步法、水袖、扇功、傘功和麈尾功等方面。凡演員都要參加的基本功訓練是步法、趟馬、跳台、四角槍和“三十二刀”。分行練功,文行練指法、步法、水袖、扇功等。
指法有鷹爪指、蘭花手、雙鷹爪、雙陽手、雙陰手、雙搖指、整眉指、抽閂指、托閂指、揉目指、波浪指、遮羞指、誇耀指、卑劣指、劍指、雙推指、尋思指、枕指、雙枕指、招手指等。
步法有貼步、碎步、磨步、滑步、墊步、疊步、蹉步、上樓步、邁步、顛步、八字步、弓步、勾步、踢步、矮步等。
水袖、扇、傘、和麈尾(拂塵)也各有整套的表演程式。
矮樁步:丑角表演滑稽風趣,詼諧幽默。一出場便背著舞台走矮步,稱為:“矮樁形”,然後轉身跳步亮相,在表演時不斷地舞花扇,或舞煙管,或舞腰帶。“矮樁形”分為高樁、中樁和短樁三種,視劇情變化手勢而變化。動作多模仿動物形象,如“猴子洗臉”、“懶貓抓癢”、“烏龜爬沙”、“雞公啄米”、“畫眉跳梁”等。
小生頭戴羅帽,身穿短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燈籠褲,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長袖筒”,載歌載舞,輕鬆自如。具體表演動作視所扮人物身份而定。扮農民扛小鋤,扮鞋匠背工具箱,扮貨郎挑擔子,扮牧童揮牛鞭,手勢動作配合高步、矮步,體現生活情形。
旦角台步技巧豐富多姿,有一字步、十字步、交叉步、蹀步、雲步、蹉步、碎步等。手勢以耍花巾為最獨特,其它技巧有摘茶、採桑、納鞋、撐船、推磨、縫補、繡花、耍傘、打豬草等,表演細膩,生活氣息濃郁。
旦角手不離帕與扇,尤其扇子的表演形式較為多樣,有單手打扇花;也有以一扇,左、右手交換打扇花;還有雙比手兩扇打扇花,式樣變化優美。此外還有耍傘子、花帕拋高旋轉功等技巧。
薌劇唱腔特點是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旋律優美,節奏強烈,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主要曲調有七字仔調、雜念調、大調、倍思及其他民歌、時曲。伴奏樂器有殼子弦、大廣弦、台灣笛、月琴等。唱詞通俗,多用生動的民間語彙,鄉土氣息濃厚。
早期薌劇多在穀場、廟埕牽草索圈地演出,民間稱為“落地掃”。角色僅有一旦一丑,都由男性扮演;旦角頭頂系著紅色緞綵球,雙手揮舞1米多長的飄帶。旦、醜臉部都用鉛粉、塗抹胭脂,身穿生活便裝。由於“落地掃”的演出形式過於單調,藝人們先後吸收四平戲和梨園戲、京劇的劇目和表演藝術以豐富舞台形象,並招收女演員,逐步進入城市劇場演出。進城后的薌劇(亦稱歌仔戲)化妝搬用京劇的套式,沿用京劇臉譜。從60年代開始,生、旦改用越劇化裝方法。
服飾強調地方特色。如在《補籮記》中,農村新娘山歌妹身穿大紅大綠花料子的中式衣褲,衣褲邊緣有類似色彩的鑲邊裝飾。《茶花娶新郎》中的茶花,穿用式樣新穎的琵琶襟裝袖中式上衣,衣領和袖口鑲有黑平絨和金線滾邊;頭插一朵嬌艷的紅山茶花。
山歌戲舞台布景從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中吸收營養,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表現形式,誇張醒目,色彩濃艷,大都採用平面繪製,簡便輕巧。如60年代演出的《補籮記》布景(陳忠民設計),採用剪紙的形式,舞台中間一個形象生動的圖案式大門,緊靠大門後面豎立著一束用暗紅色緞帶綁著的高大稻穗,串串沉甸甸的谷穗覆蓋著屋頂,兩隻喜鵲昂首歡歌;湛藍色天空上飄浮著朵朵白雲,呈現一派喜慶夏收的景象。又如1980年演出的《茶花娶新郎》布景(陳忠民設計),系一扇閩西山區常見的磚木結構的門樓,門上貼著大紅雙喜,兩側一對春聯,檐角掛著一串大鞭炮,鞭炮底部引火線飾以絲穗,表現了具有閩西鄉土氣息的迎親場景。連接門樓的圍牆很矮,牆頭蔓藤盤纏,春意盎然。透過鏤空的剪紙形式的門樓和矮牆,觀眾可清楚地看到院子裡外人物的表演。
1987年,在福建省第17屆戲劇會演中,山歌戲《故人》的舞美設計抽象空靈,別開生面,它採用裸露骨架的多功能平台組合不同的演出空間,立面主體造型只用幾束富於彈性的白色鬆緊帶配合演員動作,通過纏繞、絞合、垂懸、斜拉等形式特徵傳遞人物內心複雜的情感波動。設計者著力於全劇心理空間的開拓,同時,也使現實空間與歷史空間的轉換過程更為自由流暢。
專業劇團
福建省漳州市薌劇團屬國家全民事業差額撥款單位。是國家專業戲劇表演團體、福建省重點劇團。以豐碩的藝術成果和強大的藝術陣容著稱於福建戲劇界和台灣、東南亞一帶。有“薌劇之幟”的美稱。自1951年8月建團后,便擔負演出、示範、研究,擔負著宣傳本土文化和對台對外文化交流、聯繫海外親情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