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田泰次郎
飯田泰次郎
飯田泰次郎(1891.8.25-1940.11.28)千葉縣人。1912年5月28日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24期步兵科,同年12月24日授予步兵少尉軍銜。1921年11月28日畢業於陸軍大學校第33期,分配在參謀本部外國戰史課任職。1936年3月7日累升至步兵大佐,任參謀本部附。1937年3月1日任陸軍省兵務局兵務課長。1938年3月1日任近衛步兵第3聯隊長。1939年3月9日晉陞陸軍少將,任第35步兵團長(北支那方面軍、第35師團)。1940年11月28日戰死於河南,追晉陸軍中將。曾獲三級金鵄勳章。
飯田泰次郎因戰病死受領賞金的資料
飯田泰次郎是前面提過的那個掛了一堆將軍的陸大33期畢業生。他在陸大成績雖然一般,但從大佐以後陞官升的很順利。原因可能在於他在少佐時代便加入了橋本欣五郎和長勇組織的“櫻會”。以後櫻會發生分裂,大部分人成為了統治派。飯田泰次郎沒站錯隊,要不也不會在1937年榮升陸軍省的課長,上級兵務局長是另外一個飯田(飯田祥二郎,陸大27期)。1939年來到中國作戰。
關於他的戰死,《斃命全紀錄》稱是被八路軍小分隊擊成重傷,死在邯鄲的日軍醫院。從日文資料看,這種說法能夠成立(日文資料稱其為“戰病死”、“病気危篤”)。但現在唯一的疑點在於邯鄲是屬於河北,而日文資料記載飯田是在河南“戰病死”的。子喬在考證飯田死因時也曾陷入疑惑,並提出了幾種可能性。雖然在地名上有疑問,但擊斃此人算作中國抗戰戰績應該是沒問題的。
對於此人被八路軍擊斃,張子申、薛春德兩位先生在《斃命全記錄》和其它文章中有非常詳細的講述,據說是八路軍冀南軍區的陳再道、宋任窮、范朝利派出一個小分隊,在連長宋雨春的率領下,偷襲了一個日軍步兵團司令部,飯田泰次郎被擊傷后死於醫院。對此,八路軍當時並不知道,但是“幾十年後,日本政府防衛廳防衛研究所編纂的侵華戰史揭示了此事”(《斃命全記錄》p273,未說明具體是什麼資料)。上文的日方資料有的說“戦死”,有的說“陣沒”,有的說“戦病死”,綜合來看,被擊傷而死的可能性最大。如果不是死亡地點不符,就可以定為“基本可信”甚至“可信”了。飯田泰次郎所部駐紮在河南北部的新鄉、衛輝一帶,與河北南部的邯鄲、丘縣距離很近,所以中日資料死亡地點不符有幾種可能:
冀南被八路軍擊傷后死於邯鄲,由於該部原駐河南,故日方有人誤認為飯田死於河南。
冀南或豫北被八路軍擊傷后死於河南某地(可能是醫院),中方誤認為死於邯鄲。
冀南或豫北被國軍或其它抗日武裝擊傷后死於河南某地(可能是醫院),中方誤認為是被八路軍擊傷的(八路軍的那次偷襲可能真有,只是偷襲的不是飯田的司令部)。
同沼田德重一樣,在未看到有關原始資料之前,可信度暫定為“可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