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善年

上海舟基集團董事長

黃善年,男,漢族,1962年10月出生於浙江舟山市臨城,大專學歷。現任上海舟基 (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3年5月,成立了舟山市基礎工程公司。2001年8月,組建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2001年9月擔任上海舟基 (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8胡潤百富榜第128名;2009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第88名。

個人經歷


黃善年的照片
黃善年的照片
早年經歷
黃善年13歲就出門跟當地一位篾匠師傅當學徒,18歲立志求學,半工半讀。
工作經歷
1993年5月,他成立了舟山市基礎工程公司,從事市政和基礎工程建設。他帶著六位助手闖蕩上海,短短几年間,先後承接金茂大廈、恆隆廣場、蘭生大廈的打樁工程,掘到了第一桶金。“舟基”也成長為上海基礎建設市場舉足輕重的“大哥大”。2001年8月,黃善年組建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將目光瞄向了房地產基礎和開發。到2005年上半年,總資產達到了100餘億元。
2005年,黃善年毅然賣掉了在上海的七塊土地,部分資產轉讓給了綠城集團,回到了家鄉舟山開始投資組建金海灣船業,拉開了中國民營史上最大的造船運動。

人物事件


黃善年出席活動
黃善年出席活動
十餘年奮鬥成就事業斥巨資投身家鄉建設
2006年6月3日浙商大會暨浙商論壇、首屆浙商投資博覽會在杭州開幕。作為唯一獲此殊榮的舟山人,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善年從省領導手中接過了“2006回鄉投資模範浙商”榮譽證書。此時,公司斥資22億元,在岱山縣長塗鎮小長塗島投資建設的全國最大船塢群——— 仙草潭船舶修造基地,施工已過半年。
1993年5月,舟山市基礎工程公司成立,剛過而立之年的黃善年任經理。同年,公司進軍上海市場。初到上海時, “舟基”只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公司,不到10年就在上海基礎建設市場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上海磁懸浮工程、金茂大廈、APEC會議中心等一大批標誌性建築工程,都留下了“舟基”人的足跡。2001年9月,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黃善年任董事長。集團已擁有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專業公司19家,產業遍布大半個中國。企業總資產達100餘億元,年產值80餘億元。
更值得稱道的是,正當上海的事業鼎盛之際,黃善年毅然壓縮外地的投資規模,聚集資金投資“仙草潭”,以興辦實業的方式,投身家鄉海洋經濟強市的建設。消息傳開,不僅在周邊地區引起較大反響,更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由衷欽佩。
舟山金海灣船業建在浙江舟山市岱山縣的長塗島上。
2001年9月,黃善年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舟基(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房地產基建、地產開發。黃善年深知土地的重要性,而造船更是需要苛刻的海岸線條件、好的地段,尤其是要建高利潤率的大型船舶。於是,舟山群島成了他造船基地的投資目標。
2005年,黃善年開始回鄉投資。在舟山,他先是投資組建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主營港口、船塢及土地開發、海塗圍墾、建材銷售及船舶修造,該項目總投資需22億元人民幣;2005年11月,投資2.5億元,建成舟山新體置業有限公司;舟基集團還投資5億元,進行圍海造地工程;2006年3月,又出資2250萬元成立了舟山萬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參與全國港口航道建設。
紀檢調查
據當初的預定方案,金海灣造船基地將建設數座超過10萬噸級的船塢,而按照相關規定,民營造船企業造船能力超過10萬噸,必須上報至國家發改委審批,但金海灣項目未經獲批,就在2005年強行開建,兩年後正式生產。到2007年,公司累計投資達70億元。
對於黃善年為何敢置發改委於不顧強行開工,外界難以得知,同樣無法得知的是,金海灣開工建設兩年時間,竟毫無阻力。“金海灣現在似乎已經被默認為合法。”一知情人士說道。
此外,黃善年還參與了舟山當地的圍海造地、港口航道建設以及3100米“50年一遇”的標準海塘建設。一位舟山企業界人士則認為,當初黃氏一舉奪得海塘建設“亦存在不為人知的地方”。
2009年11月21日,身家80億的浙江舟山市首富、舟基集團董事長黃善年被中紀委“帶走”。
在對舟基集團董事長“舟山首富”黃善年的調查中,最終牽出了張家盟涉案的線索。

榮譽成就


董事長黃善年
董事長黃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