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苕

分佈於湖北紅安和麻城的糧食作物

紅安苕是一種紅苕的名稱,它生長在大別山革命老區南麓的湖北省紅安縣,是紅安人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作物。因其形狀、質地同別的地方不同,以至成為紅安特產,名曰紅安苕。

概述


紅安紅苕種植歷史悠久,所產紅苕以其品質好而著稱湖北。紅苕澱粉含量適中,纖維素及糖份含量高,生食甘甜可口,熟食綿軟芳香,是公認的保健食品,在市場上受到廣泛讚譽。紅安縣常年紅苕種植面積3萬畝左右,年產量5000萬公斤,紅安屬低山丘陵地區,晝夜溫差大,有利紅苕的內在品質和產量,生產紅苕的類型基本上是直接食用型,應用品種是紅安本地品種,獨具紅安地方特色。

特產開發


紅苕全身是寶,一畝地的苕藤可以供一頭豬一年的飼料,苕葉莖用青椒爆炒也是一道好菜,將苕洗凈磨細做出的苕粉絲或切成粉塊是可口的美味佳肴,近些年來興起的烤紅苕更是令人百吃不厭。紅安人有做苕片的習俗,用水煮熟或曬乾收藏,到冬季伴著煮稀飯,過年時炒苕片作點心,一家人在慢慢咀嚼中品嘗一年辛勞汗水換來的甘甜。
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紅苕也漸漸從人們賴以裹腹的粗糧搖身變為高檔賓館餐桌上的珍品。紅安的氣候、土壤條件特別適合紅苕生長,所產出的紅苕有著獨特的內質,皮薄肉紅、少粉多糖,生吃甜而脆,熟食則溫軟而醇香。精明的商人在大中城市打著“正宗紅安苕”的招牌,把紅安苕的名聲傳播得很遠很遠。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對紅苕的價值又有了新的認識。據專家學者對蔬菜果類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在各類防癌食品中,生紅苕防癌抗癌指數高達97%,居第一位;熟紅苕防癌抗癌指數達96%,占第二位。紅苕作為一種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隨著對紅苕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的系列開發,紅苕將逐漸從封閉的山溝溝躍入廣闊的大市場。過去,紅苕養育了紅安人,如今,紅苕可望開發成一個大產業,鋪就一條通向富裕文明的康莊道!

產地狀況


紅安縣位於湖北省大別山西南低山丘陵地帶,這裡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縣多為地帶性黃棕壤,土質多發育於石英片岩片麻岩泥質岩等,土壤質地輕,含砂量大,通氣性好,以微酸的土壤為主,因此,這裡的氣候土壤特別適合耐旱喜溫的“苕”的生長。

歷史來歷


北京的一個老首長,在病重期間,想再嘗嘗家鄉的紅安苕,接到消息的鄉親不遠萬里,把紅苕送到老首長手上時,老革命熱淚盈眶,他哽咽著說:“看到它,我就像看到了憨厚的紅安人,就想到了中國革命的發源地。它是純樸的象徵,是英雄的象徵,是乳汁,是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