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陽

胃陽

胃陽,生理學名詞。胃的陽氣,與胃陰相對而言。胃陽與胃陰相互為用,共同維持正常的納食化谷功能。

簡介


● 英文名稱:Stomach Yang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臟腑

古籍摘選


● 脈要和緩中有充實圓滿之氣,即為有胃陽而無弊。(《周慎齋遺書·望色切脈》)

名詞解釋


● 胃的陽氣,與胃陰相對而言,指胃之受納、腐熟的一面,與胃陰相互協調,以維持胃的正常通降及納食化谷功能。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胃陽是指胃中屬陽的部分,與屬於胃陰的胃中津液相對,並與胃陰相互配合,共同維持保證胃的受納、腐熟食物的生理功能。

受納腐熟作用

●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水谷與腐熟水谷。
● ● 受納是指食物進入胃內進行初步消化,為下一步腐熟提供基礎。
● ● 腐熟是胃將食物消化形成水谷精微,並在脾氣的作用下運送至全身各處,濡養全身的過程。
● 整個消化過程需要胃陽的溫煦作用,還需要小腸泌清別濁的作用共同參與完成。
● 若胃陽虧虛,溫煦能力不足,影響消化功能,可出現食物不易消化、胃脘脹滿脹痛等病症。

通降作用

● 胃又主通降,喜潤惡燥。通降是指胃氣具有向下運動的作用,將食物向下傳到小腸,並進一步傳到大腸中。
● 胃的通降作用可保證食物消化過程、糟粕排泄過程的通暢。
● 若胃的通降失常,可能會出現胃脘脹滿脹痛、大便秘結、噁心嘔吐、呃逆噯氣等病症。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第四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