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資本
銀行資本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級資本亦稱“核心資本”。根據銀行資本的性質、職能等對構成銀行資本的不同成分進行的劃分,是銀行資本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1981年,最初由美國3家聯邦管理機構 (財政部貨幣監理官、聯邦儲備系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制定的標準:一級資本由普通股、優先股、資本溢價、未分配利潤、可轉換成股票的債券、呆賬準備金以及其他資本儲備所組成。一級資本對總資產的比率依地區不同而不同,但最低不得低於5%。以此來使銀行能承受一定的呆賬損失,保持銀行的穩健運行和正常的盈利水平。1987年1月,美英兩國聯合提出按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加權評估兩國銀行資本適宜度,以使兩國銀行在平等基礎上競爭,后經國際清算銀行巴塞爾委員會幾年工作發展成為“巴塞爾協議”的銀行資本適宜度國際標準。
一級資本包括是核心一級資本和其他一級資本。
核心一級資本包括:
(一)實收資本或普通股。
(二)資本公積。
(三)盈餘公積。
(四)一般風險準備。
(五)未分配利潤。
(六)少數股東資本可計入部分。
其他一級資本包括:
(一)其它一級資本工具及其溢價。
(二)少數股東資本可計入部分。
一級資本必須占銀行資本總額的50%以上。
二級資本(Tier 2 Capital)也稱附屬資本,是衡量銀行資本充足狀況的指標,由非公開儲備、資產重估儲備、普通準備金、(債權/股權)混合資本工具和次級長期債券構成。由於清償風險的存在,次級債券的信用評級要比同一發行體發行的高級債券低一到兩個級別。
來源
核心資本的來源包括發行普通股、提高留存利潤等方式。
補充核心資本是商業銀行提高抗風險能力的最根本手段:監管層並未放鬆發行次級債的條件,而次級債計入額度直接和核心資本相關,這說明核心資本越高,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的空間也越大,所以補充核心資本是商業銀行提高抗風險能力的最根本手段。這也是核心資本充裕的上市城商行幾乎不受此新規影響的原因所在。而我們也認為7%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已經成為了實際的CCAR標準。
對商業銀行的最終影響體現在槓桿倍數降低,但長期ROE並不必然降低:經過我們估算,保持當前10%的資本充足率標準不變,計入附屬資本的債務工具比例由50%下降到25%,將使行業的最大槓桿倍數由 27倍左右降至23 倍左右,槓桿的下降將導致長期ROE 水平降低。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商業銀行大力發展不消耗資本的中間業務以及發展消耗資本較低的零售業務可以有效提升ROA,長期ROE水平並不必然隨著槓桿的降低而降低。此外銀行的資產結構調節空間還是很大的,因此降低風險權重也是提升資本充足率的重要方式。
核心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加權風險資產總額)×100%
《巴塞爾協議》中規定,簽署國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達到8%即銀行的最低資本限額為銀行風險資產的8%,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5%即核心資本不能低於風險資產的5%。
核心資本是金融機構可以永久使用和支配的自有資金,其構成如下:
(1)實收資本。實收資本是指已發行並完全繳足的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積優先股,這是永久的股東權益。包括國家資本、法人資本、個人資本、外商資本
(2)資本公積
(3)盈餘公積
(4)未分配利潤。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餘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后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
(5)公開儲備。包括股票發行溢價、保留利潤、普通準備金和法定準備金的增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