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雪山草地
2012年由王才濤執導電影
《走過雪山草地》是山東阿伊泉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劇情片,由王才濤執導,楊俊勇、羅憶楠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一支紅軍劇團翻越夾金山、穿越若爾蓋水草地的故事。
劇照
組織上發現了歐陽瓊思想上的變化,及時對其進行了疏導,但歐陽瓊去意已決,臨陣脫逃,苦妹子為挽救歐陽瓊極力勸阻,歐陽瓊卻在惶恐中舉槍將苦妹子打傷后逃跑,被紅軍戰士擊斃。苦妹子受傷后痛苦萬分,自己不僅失去了丈夫,而且未出生的孩子也失去了父親,更大的考驗是懷孕受傷的她是否能夠和劇團一起走過草地。
經過一番爭取,苦妹子與大家出發了,為了照顧她上級特意安排給劇團一匹馬,由苦妹子來騎。過草地時,戰馬陷入泥潭,苦妹子從馬上摔下,導致早產。為了迎接新生命的降生,紅軍劇團的戰士們喜氣洋洋地準備著,但是苦妹子卻遭遇難產。為了不給大家造成拖累,她縱身跳入曾經吞噬過紅軍生命的水泡子,被淹沒在一片泥水之中。
劇照
劇團里年齡最小的彤兒(戴佳佳飾)因為疏忽大意乾糧袋磨破,口糧早早掉光。為了不讓彤兒挨餓,老馬以變戲法的方式將自己的糧食給了彤兒,卻在自己的糧袋中裝上野草冒充糧食。在大家的糧食都所剩無幾的時候,他的“糧袋”卻引起其他同志的猜忌。後來,他被發現已經餓死在草叢裡,永遠閉上了眼睛,鼓鼓的糧袋裡全是爛草。
彤兒的父親張華男(孫學增飾)趕來,發現了紅軍老馬的秘密,痛苦不已。為了讓大家有吃的,活著走出草地,保留下革命的火種與希望,他眼含熱淚打死了陪伴自己常年征戰的戰馬。
角色名 | 演員名 | 備註 |
老馬 | 楊俊勇 | |
苦妹子 | 羅憶楠 | |
霍大姐 | 劉希媛 | |
姚秀芝 | 任建軍 | |
龍海 | 李曉楓 | |
彤兒 | 戴佳佳 | |
十歲紅 | 白瑤 | |
張華男 | 孫學增 | |
歐陽瓊 | 鹿昊 | |
商人 | 張春林 |
出品人 | 樊偉、鄭巧 |
製作人 | 王朝柱、黃如論、陳先義、黃金城、嚴兵、劉健、康與江 |
導演 | 王才濤 |
編劇 | 王朝柱 |
攝影 | 孫治平 |
剪輯 | 張吉 |
美術設計 | 任浩林 |
錄音 | 鄧健如 |
角色介紹
老馬
演員楊俊勇
紅軍老戰士。他曾經當過警衛員,在上級領導兩次派戰馬來支援劇團時,都是由他負責照看戰馬。在過草地時,戰馬陷入泥潭,導致苦妹子早產,他心懷愧疚。看到小戰士彤兒因糧袋被磨破乾糧撒個精光時,他偷偷地將自己的糧食換到了彤兒的糧袋裡,卻在自己的糧袋中裝上野草冒充糧食,把一線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
苦妹子
演員羅憶楠
紅軍劇團戰士。在丈夫背叛革命並開槍將自己擊傷后,始終堅守革命信仰的她決然開槍打死了當逃兵的丈夫,而後拖著身懷六甲的身體開始穿越草地的艱難征程。然而,草地未曾走出,她卻經歷了難產的折磨,為了減少戰友負擔,她毅然走向草地中的陷坑。
彤兒
演員戴佳佳
小紅軍。劇團里年齡最小的戰士,因為疏忽大意乾糧袋磨破,口糧早早掉光,在面臨餓死的危險時,老馬偷偷將自己的糧食換給她,她才得以生存下來。
十歲紅
演員白瑤
雪山嚮導。她是一名川劇名伶,被袍哥大爺強擄成親,所幸被紅軍解救。她立誓要加入紅軍,並自告奮勇當起了紅軍劇團爬雪山的嚮導,在為探明被雪崩阻塞的下山之路時英勇獻身。
劇組主創人員和演員從北京一路南下,連續奔波五晝夜,才抵達拍攝地香格里拉。為了節省成本,他們沒有選擇坐飛機,而是先坐40個小時的火車,又坐12個小時的汽車才抵達香格里拉。
因為高原反應,劇組人員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抬架子扛設備走幾步馬上就會氣喘吁吁,香格里拉時斷時續的陣雨,也給拍攝工作帶來麻煩,往往是機位固定了,燈光調試好了,演員走位完成,準備實拍時,陣雨不期而至,讓劇組很是頭疼。
雪山的戲要到海拔4300米以上去拍,香格里拉附近的石卡雪山海拔最高4500米,但是由於上山最便捷的方式是乘坐高空索道,而馬匹、攝影設備無法上山,攝製組無奈放棄,只能捨近求遠,驅車四五個小時去幾百公裡外的白馬雪山拍攝。雪山上寒風刺骨,能見度差,拍攝過程很艱辛。
拍攝場地香格里拉海拔高沸點低,水和飯都煮不熟,導致演員羅憶楠一進組就拉肚子。過雪山時,雪一直往鞋裡灌,很快化成水,鞋濕透了后透心涼。在拍攝陷入沼澤地最終窒息而死的戲時,一灘污泥還有滿地飛舞的小蟲子,自小有潔癖的羅憶楠咬牙堅持才順利完成。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12年11月 | 中美國際電影節 | 第八屆中美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天使獎 | 《走過雪山草地》 | 金天使獎 | 獲獎 |
2012年11月 | 中美國際電影節 | 第八屆中美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 王朝柱 | 最佳編劇獎 | 獲獎 |
2012年11月 | 中美國際電影節 | 第八屆中美國際電影節最佳剪輯獎 | 張吉 | 最佳剪輯獎 | 獲獎 |
2013年1月 | 中美國際電影節 | 第十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新人獎 | 羅憶楠 | (金鳳凰獎)新人獎 | 提名 |
為了充分反映雪山草地的景緻,把人物行動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在拍攝時多使用長鏡頭,在長鏡頭的運用上集人物動作、場景交代、時空變化甚至矛盾衝突於一體。
畫面的基調以樸素沉鬱的灰白為主,輔以跳躍的紅綠,純凈時如世外桃源,奔放時熱烈撲面,讓畫面的美感與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以及悲壯的命運形成強烈反差。同時,運用色彩蒙太奇,在一些段落和章節,用色彩的變化來表達情感和主題。
在服裝、化妝及造型方面,儘可能貼近歷史真實的紅軍形象,同時對於服裝也講究美感,服裝可以舊,但必須乾淨,同時要與劇中動作協調一致,避免穿幫,比如淋了大雨衣服頭髮必須濕,從泥潭裡爬出來衣服上必須要有泥巴等。
該片是同期錄音,所以錄音師要把對白完整清晰地錄製下來,而且拍攝時注意環境聲音的影響,力求不因為同期錄音影響拍攝進度。後期對一些重點段落要進行擬音合成,以增強聲音的感染力。
該片製作成本不到500萬元。
劇照
該片在創作上不是一般性的揭秘歷史遺聞、演繹戰史戰例、再現歷史人物,而是賦予了作品更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更強烈的藝術表現。作品用全虛構的人物故事,以一支紅軍劇團過雪山草地的經歷為載體,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緻剖析,塑造了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人們為追求信仰所表現的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實際上,它在哲學、道德等多個層面,深化了對長征精神的張揚。正因如此,該片雖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卻在觀眾中引發了強烈的思想共鳴。 (《解放軍報》評)
劇照
該片從題材上說,註定它絕非是一部“苦難片”,而是一部弘揚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為實現理想與信仰的英雄壯歌。文藝作品寫英雄精神和犧牲壯舉時,往往離不開戰場搏殺的慘烈場面。而該片卻沒有戰場的描寫,重在寫人物內心的高尚與卑微、堅守與放棄、躲避與犧牲的殊死較量,這種較量在某種意義上,比之戰場具有更加感人的力量。 (《解放軍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