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侵蝕

溯源侵蝕

溯源侵蝕,亦稱向源侵蝕。是指地表徑流使侵蝕溝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並逐步趨近分水嶺的過程。河流或溝谷發育過程中,因水流沖刷作用加劇,下切侵蝕不僅加深河床或溝床,並使受沖刷的部位隨著物質的剝蝕分離向上游源頭後退。侵蝕基準面的變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當侵蝕基準面上升時,水面比降減少,水流搬運泥沙的能力減弱,河流發生堆積。相反,當侵蝕基準面下降時,出露的河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蝕作用加強,開始在新出露的河段發生侵蝕,然後逐漸向上游發展,導致溯源侵蝕。所以侵蝕基準面變化是引起溯源侵蝕的主要原因。

含義


溯源侵蝕
溯源侵蝕
溯源侵蝕 英文名headward erosion 指在河流或溝谷發育過程中,下切侵蝕不僅加深河床或溝床,並使其向上游源
頭侵蝕後退的現象。又稱向源侵蝕。溯源侵蝕在河流源頭和河口地段最為明顯。河谷或溝谷源頭,因河床縱剖面較陡,下切侵蝕作用加強,引起向上游不斷侵蝕,從而加長河谷的長度。在黃土地區溯源侵蝕現象最為明顯,因為黃土土質鬆散並多節理,降雨後沿沖溝向上侵蝕。溝頭地區每年向源侵蝕可達數十米,這是黃土區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河口地段由於侵蝕基準面的下降,可以引起河流下切,產生溯源現象,形成多級階地。

簡介


學科:土壤學
詞目:溯源侵蝕
英文: headward erosion
又稱:向源侵蝕。

形成原因


河流或溝谷底坡坡度變陡處,因水流沖刷作用加劇,受沖刷的部位隨著物質的蝕離,不斷向上遊方向移動的現象。河源地區溝頭溯源侵蝕現象分外明顯,如發育在黃土中的溝谷,其溝頭因溯源侵蝕向溝間地推進,每年可達數米至數十米。溯源侵蝕使河床向縱深的方向發展。

詞條


河流蝕離溝谷
河床土壤學河口

河流襲奪


溯源侵蝕
溯源侵蝕
河流襲奪現象在兩條流向垂直的河流之間最易發生,襲奪后產生的地形也較特別。襲奪它河的河流稱為襲奪河,被襲者稱為被奪河。在襲奪發生處常形成近90度的急轉彎,稱為襲奪彎。被奪河的中下游仍然存在,稱為斷頭河。斷頭河的上游與襲奪河之間的乾涸谷底稱為風口。風口處常能見到河床堆積的沉積物。在乾涸河谷中可形成湖泊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