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標籤效應
貼標籤效應
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標籤效應”,主要是因為“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在心理學上,對這種效應的顯然性作了科學的實驗研究。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但是,如果貼的標籤不是正面的、積極的,那麼被貼標籤的人就可能朝與所貼標籤內容相反的方向行動。心理學家斯弟爾在1976年對此作了一項研究。他給人們打電話,說他們參加了(或沒有參加)某個團體。或者講一些對那個團體不太體面的話。然後要求這些人幫助那個團體建立一個飲食合作社。結果表明,消極的標籤比積極的標籤起了更大的效應,其原因大概是他們認為這種標籤是太不公正的。因此,他們想主持公道,並樂於幫助這個團體。
從上述的一個事實和兩項研究中可見,標籤效應是很顯然的,它影響著人們的印象管理。在學校教育中,我們教師應以此為戒,不可輕易地對學生作出評定,不要給學生亂貼標籤,否則會影響師生的交往和印象的管理。這就是標籤效應給我們教育的啟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而戰爭又的確需要一批軍人。於是,美國政府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里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為此,美國政府特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了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不過多地進行說教,而特彆強調犯人們每周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敘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過自新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后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說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拼搏。後來,心理學家就把這一現象稱為“貼標籤效應”,心理學上也叫“暗示效應”。
這一心理現象在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996年,當時的新安江鎮教辦在全鎮教育系統推出了30條“教師忌語”,實際上就是“貼標籤效應”在具體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如果我們老是對著學生吼著“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這位學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說的“笨蛋”了,“貼標籤效應”也因此發揮出了它的負向功能的作用。因為這樣的語言會在不知不覺中扼殺孩子的上進心,傷害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師們必須力戒嘲笑羞辱、歧視絕情、責怪抱怨、威脅恐嚇、敷衍欺騙性等語言,多用目標激勵性的言語,對學生多貼正向的標籤。當我們看見一個大孩子欺負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使用不同的語言會起到不同的效果。“怎麼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負,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講,也揍你一頓,看你怎麼辦?”“我知道你是一個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負小朋友的是嗎?”兩種說法,兩種效應,結果截然不同。筆者曾聽一位對孩子絕望的家長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只求你做一個寄生蟲(沒出息,我只好養你一輩子)千萬不能做害人蟲(違法犯罪)!”
別給孩子亂貼標籤
一個人被別人下某種結論,就像商品被貼上了某種標籤。當被貼上標籤時,就會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后而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由此推之,當一個孩子老被家長說成笨孩子,他是不是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呢?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這樣罵他,只是“激將法”,是想他變得好一點而已。這樣的觀點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標籤效應”中,如果貼的標籤不是正面的、積極的,那麼被貼標籤的人也可能由於覺得不公平而產生與所貼標籤內容方向相反的行動,也就是說,“激將法”是可行的。但是,要負面的、消極的標籤產生正面的效應需兩個條件:
一是被貼標籤者能夠理解所貼標籤是不是客觀、公正的,二是被貼標籤者的獨立性要比較強。要知道,孩子畢竟是孩子,其年齡越小,對家長的說法越易於認同,也就是他並不容易分辨家長說的是不是客觀、公正,同時,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其獨立性是有限的,即使覺得家長不公平,也不容易產生“你說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給你看”的想法。家長不可輕易對孩子下結論,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因為這樣輕則會毒化親子關係,嚴重的還可能促使孩子向消極方面發展。
從談課外活動中兒童心理和行為的引導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句俗話反映了一種不良社會現象,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問題,放在心理學的範疇來分析,卻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人的成長尤其是在兒童時期,不但受制於先天的遺傳因素,更脫離不開後天環境的複雜影響。在種種影響因素中,社會評價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之大。
近幾年,我們學前部培訓過近萬名學齡前兒童,在組織課外活動以及課堂教學中,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特點、變化規律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跟蹤觀察和抽樣調查,發現有一些現象值得研究分析。比如做遊戲,有的孩子十分怯懦,小朋友邀請他也不敢動;有的孩子比較遵守規則,有的則特別頑皮霸道,有時正玩得好好的,卻突然對小朋友動拳腳……不少孩子有一些古怪偏執的行為表現。通過觀察和訪問家長,逐漸弄清了原委:原來,有些家長經常當著孩子和外人的面,或誇讚他們如何老實聽話,或數落他們不愛吃這個、不願吃那個,或無奈地感嘆“這孩子越來越頑皮,真拿他沒辦法!”等等。講得多了,孩子的性格和行為變得跟家長的評價越來越相像。這其中起作用的,就是“標籤效應”。
兒童的心理發育、認知能力正處於起步階段,對是非、善惡、美醜等界限的辯識能力較弱,外界的影響(無論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對他們的心理素質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當一個孩子意識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時,會下意識地產生一種認同感,並進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為。而且,這種評價出現的次數越多,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塑造固化作用越強,甚至會左右終生。前面所講的一些孩子的行為表現,就是由於一些家長無意中給孩子貼上了不正確的標籤,使他們的不良心理和行為不斷地得到強化。因此,正確運用“標籤效應”對兒童進行科學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引導,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對於兒童的思想、品質、心理、知識、能力等內在素質的培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時機上看,課外活動為兒童釋放天性、張揚個性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也是對其進行引導的絕好時機。從教育者看,老師和家長(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家庭成員)與兒童接觸最多,在其心目中最具有權威性,這些人的評價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也最具有影響力。由此,我們在教學管理中,始終要求老師不得隨意給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特點下結論、貼標籤,特別是不能作出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評價。同時,通過舉辦公開課、召開座談會、發放徵求意見書等形式,經常與家長探討交流這方面的心得體會,共同擔負起教育引導的責任。實踐證明,巧用“標籤效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引導作用。具體講,應從五個方面努力。
對孩子的教育、評價保持一致性和一貫性
要使兒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為習慣,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共同培育,當兩者不同步甚至發生衝突時,必然導致孩子認識上的模糊和觀念上的混亂。常見這樣的情景:一位家長抱起與別人打架的孩子說:“你沒長手?怎麼不打他?”有的孩子打了小朋友,還振振有辭的說:“我媽媽說了,誰撞了我,就狠狠地揍他。”老師辛辛苦苦教育了半天,被家長一句話給否了,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老師還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灌輸都不能自相矛盾,今天講這個理,明天講那個理,那樣會使孩子無所適從,也會使教育引導失去應有的權威性。
不輕易對孩子下好或壞的結論
頑皮、好動甚至做出“出格”的舉動,孩子的這些表現多為天性使然,無所謂好、壞,即使有一些不良行為,往往也是一種無意識行為或對成人的簡單摹仿。所以,切忌動不動就對孩子的行為貼上“好”、“壞”的“標籤”,人為地劃分“好孩子”、“壞孩子”之類的類別,那樣,很容易使孩子自覺不自覺地趨同於劃定的類別,限制了他們的心理自然地成長。
少批評指責,多表揚肯定
課外活動中,孩子往往像出籠的小鳥,活潑的天性得到充分釋放。這是,也是對兒童的心理和行為進行觀察和引導的絕好時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讓孩子由著天性去自由活動,不宜拘束太多、限制太死。尤其要鼓勵他們勇於表現自己,而不可壓抑。心理學家忠告說:“兒童聽了鼓勵的言詞,會精神煥發;受了懲罰或聽了貶斥的評語,則會垂頭喪氣。”對兒童的心理和行為,應從多方面去觀察,對他們的不良行為,不要簡單訓斥,而應找到他們的優長,用一個“好”的“標籤”來激勵他們不斷發揚,這樣強化了“好”的行為,也就淡化了“壞”的行為,促使他們向好的方面發展。
不做上綱上線的批評
就是只批評孩子具體的不良行為,不要貶低孩子的品質和能力。課外活動中,有的孩子不太守規矩,有的老師就大聲訓斥:“你這個搗蛋鬼。”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起床后不疊被子,家長往往不耐煩的說:“你真是條大懶蟲。”有的孩子接受知識慢,老師有時也會忍不住批評說:“你怎麼這麼笨。”這些看似隨意的一句話,實際上對孩子自尊、自信的傷害往往很深。我們要求老師,對孩子的行為不能只“堵”不“疏”,否則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對孩子進行批評的科學方法,應當是“就事論事”,不“上綱上線”,注重用具體指導代替盲目指責,用提出希望代替嚴厲批評。這樣,不但批評的效果會好得多,而且給孩子的行為指明了方向。
不作虛誇、過分的表揚
兒童有好的表現時,應當給予稱許,但是讚賞之言也不能脫離實際,更不能虛妄誇大,而應實事求是。美國幼兒教育家瑪麗蓮·吉迪雯說,小時候父親常常稱讚她:“你真伶俐,真聰明。”她長大后感到父親稱讚得太過分了,從而不再相信父親說的是真話。常受稱讚的孩子,一旦發現贊語並非事實,立即會感到十分沮喪,從此對家長和老師的話失去了信任,對自己的優點也失去了信心。不實的表揚,還會讓孩子迷失自我、愛慕虛榮,一旦遇到挫折或失敗,往往會走向自卑甚至自毀的極端。
在組織兒童課外活動的實踐中我們欣喜地發現,巧用“標籤效應”,不但使孩子們的特長和優點得到鞏固發揚,而且幫助一些孩子矯正和克服了不良習慣。願所有的老師和家長學會正確地“貼標籤”,引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