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盛陰衰

陽盛陰衰

陽盛陰衰,現代社會中的意思是,男人比女人強。

簡介


● 英文名稱:Yang Exuberance With Yin Debilitation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名詞解釋


● 陽盛與陰衰並見的病理變化。

百科解讀


● 正常人體處於陰陽平衡狀態,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機體的陰陽消長失去相對的平衡,陰陽偏盛偏衰,均可導致疾病的發生。其中陽偏盛、陰偏衰者,為陽盛陰衰。

陽偏盛,即是陽盛

● 形成陽偏盛的原因,多由於感受溫熱陽邪,或雖感受陰邪而從陽化熱;也可由於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因氣滯、血瘀、食積等郁而化熱所致。
● 機體在疾病過程中出現陽邪偏盛、功能亢奮、機體反應性增強而產生熱象的病機變化。陽邪亢盛,以熱、動、燥為臨床特點,可見壯熱,煩躁,口渴,面紅,目赤,尿黃,便干,苔黃,脈數等症。

陰虛,即陰偏衰

● 陰虛指機體陰液不足,寧靜、涼潤、抑制等功能減退,陰不制陽,出現虛熱內生的病機變化。
● 陰虛的病機特點為陰液不足,陰不制陽,陽氣相對偏盛,臨床表現為虛熱證,可見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咽干,顴紅,舌紅少苔,脈細數等,即所謂“陰虛則陽亢”、“陰虛則熱”。

陽盛則陰病

● 陽邪亢盛,陽長陰消,“陽勝則陰病”,可傷陰耗液。陽盛之初,對陰液的損傷不明顯,從而出現實熱證。病情進一步發展,陽邪亢盛,明顯耗傷陰液,疾病則轉化為實熱兼陰虛津虧證;若陰氣大傷,疾病可由實轉虛而發展為虛熱證。這是陽偏盛、陰偏衰病機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