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房傳導阻滯
竇房傳導阻滯
徠竇房傳導阻滯是一種較常見的心律失常,簡稱竇房阻滯。本病常見於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的患者。竇房結是心臟跳動的起始點,它可以自動地、規律地產生電信號,並向下傳導,進而帶動整個心臟跳動。如果竇房結產生的電信號,不能正常向下傳導,就稱為竇房傳導阻滯。短暫、偶然出現的竇房傳導阻滯,一般不會引起明顯不適,或者僅引起輕微心悸、胸悶等。持續的竇房傳導阻滯,可導致胸痛、頭暈、黑矇等。治療時,要根據阻滯嚴重程度和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沒有明顯不適者,一般不需特殊處理。頻繁發作、有明顯不適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或植入心臟起搏器。如果竇房傳導阻滯頻繁發作,或者持續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暈厥,嚴重者會出現阿-斯綜合征,甚至危及生命。無明顯不適、無阿-斯綜合徵發作者,一般預后較好。出現阿-斯綜合征者,預后較差。
● 心血管內科
● 某些疾病和藥物,可造成竇房結損傷,引發竇房傳導阻滯。
● 常見疾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炎、甲狀腺功能減退、感染(如布魯氏菌病、傷寒)。
● 常見藥物:洋地黃類藥物、乙醯膽鹼等。
● 其他因素:頸動脈竇過敏、高血鉀症、迷走神經張力增高,也可引起本病。
● 短暫、偶然出現的竇房傳導阻滯,一般不會引起明顯不適,或者僅引起輕微心悸、胸悶等。
● 持續的竇房傳導阻滯,可引起胸痛、頭暈、黑矇等。
● 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冠脈造影,可以幫助診斷疾病。
● 常規心電圖
● ● 心電圖可以準確記錄心臟跳動的節奏和次數,幫助醫生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竇房傳導阻滯,確診疾病。
● 動態心電圖
● ● 動態心電圖可以記錄患者全天的心臟跳動狀態,可以確定患者出現的不適表現是否與竇房傳導阻滯有關,還可以檢查患者是否存在其他類型的心律失常。
● 心臟超聲
● ● 心臟超聲檢查,可以確定心臟結構和功能有無異常,幫助醫生尋找病因,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 冠脈造影
● ● 如果醫生懷疑竇房傳導阻滯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可能會建議做冠脈造影檢查,來確定患者有沒有冠心病。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常規心電圖檢查,可以進行診斷。
● 出現心悸、胸悶、胸痛、黑矇等不適。
● 常規心電圖檢查:
● 根據心電圖特點,竇房傳導阻滯可分為一度、二度和三度。
● 一度竇房傳導阻滯
● ● 指竇性激動在竇房連接組織中傳導速度較正常減慢,但每次激動均能傳導到心房,產生竇性P波,PP間期無改變。
● 二度竇房傳導阻滯
● ● 指不僅有竇性激動傳導延緩,同時有激動傳導脫落。可分為二度Ⅰ型竇房傳導阻滯及二度Ⅱ型竇房傳導阻滯。心電圖表現為P波突然脫落,出現長的PP間期,此長的PP間期為短PP間期的整倍數,常為2~3倍。
● 三度竇房傳導阻滯
● ● 竇房結髮出的激動完全不能下傳至心房,不出現P波及其後的QRS波;由心房、房室結或心室發出逸搏,或形成逸搏心律以維持心臟激動。
● 竇房傳導阻滯,需要與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等相鑒別。
● 醫生通過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治療時,要根據阻滯嚴重程度和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或植入心臟起搏器。
● 病因治療
● ● 有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的患者,醫生會針對其原發疾病,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案。
● 藥物治療
● ● 頻繁發作,或者癥狀明顯者,可使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
● 植入心臟起搏器
● ● 對出現阿-斯綜合征,或者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植入心臟起搏器。
● 如果竇房傳導阻滯頻繁發作,或者持續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暈厥,嚴重者會出現阿-斯綜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 本病總體預后較好。
● 無明顯不適、無阿-斯綜合徵發作者,一般預后較好。
● 出現阿-斯綜合征者,預后較差。
● 積極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對預防本病發生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