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紋

裝飾紋樣

古代陶器的裝飾紋樣之一。一種比較原始的紋飾,有粗繩紋和細繩紋兩種。

專業術語介紹


是在陶拍上纏上草、藤之類繩子,在坯體上拍印而成的,有縱、橫,斜並有分段、錯亂,交叉,平行等多種形式。從早期的磁山文化開始,幾乎流行於整個新石器時代。至西漢則漸趨於絕滅,綴珠紋見‘串珠紋’。是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陶器最常見的紋飾。因為在陶坯用纏有繩子的工具拍印,故在陶器上印有密排的繩紋,多在陶器的腹部。其製作方法是:在陶坯制好后,待半干時,用纏有繩子的陶拍在陶坯上拍印,便留下繩紋,再入窯焙燒。

知識拓展


繩紋文化,是指繩紋時代人類的文化。繩紋時代是指使用繩紋陶器(因陶器外面的繩樣的花紋而得名)的時代,包括繩紋人的生活、製造磨製石器的技術、陶器的使用、狩獵採集經濟的發展、定居的形成等內容。
繩紋文化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