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金
教育基金
教育基金是指法律認可的為某種目的向教育提供的贈款。在西方國家,贈款者主要是慈善團體、大公司企業、宗教集團、校友和個人。是某些大學,特別是私立名牌大學經費收入的重要來源。例如,1981 年美國的 1888 所高等學校擁有該項基金 234.7 億美元,其中哈佛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 10 所高等院校擁有 74 億美元,佔全部基金的 31.5%。對提供學生獎學金,促進重點學科建設和重點科研項目開發具有重要作用。享有免稅特權。在中國,這種基金正在形成中,主要用於與教育有關的專項援助,特別是獎勵援助。
1.廣泛性。教育基金的多方籌資渠道,打破了原有國家教育經費來源渠道的單一化,逐漸形成了多渠道基金來源的新格局,從而也確定了教育基金來源的廣泛性。我國人口眾多,在目前國家財力有限、資金緊張的狀態下,只有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發揮人民教育人民辦的優勢,實行多渠道集資辦學,才能補充教育經費之不足。實行多渠道集資辦教育,不是解決教育經費短缺的權宜之計,而是教育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需要,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教育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社會活動,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必須適應現代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需要,它與各社會團體、各行各業及每個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在生產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必須提高教育社會化程度,還要增強公民對教育的認識,把發展教育、為教育做貢獻,看成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2.實效性。充分利用教育資金是提高投入效益的重要一環。教育資金籌措不易,數量有限,必須提高其使用實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要提高其使用的實效性,除必須專款專用外,還要考慮資金投向的有效性,盡量避免投入的重複和浪費,要根據需要合理定額、嚴格審批、計劃使用,充分發揮現有資金的最大效能。
3.不穩定性。教育基金是通過社會多方集資形成的,其數額的增減必然要受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同時也受人們對教育事業認識程度的影響。社會的經濟發展是不斷變化的,人們對教育事業的認識也是不斷加深的,這就決定了教育基金數額的變化。它既影響教育基金的需求量,又決定著教育基金的可能量。另外,實行多渠道籌資辦教育時間較短,還沒有法律上的保障,也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各項規章制度,在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以上這些因素,決定了現階段教育基金籌措數額的不穩定性。
建立人民教育基金制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資金來源。目前在我國有限的經濟力量條件下辦學,只靠國家的投資是不夠的,教育經費不足不是短時期能夠解決的。根據我國國情,建立基金制度,多渠道集資辦教育,是個相當長時間的任務,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它是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質基礎,是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2.充分調動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積極性,推動城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密切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繫。
3.教育基金的合理投入促進了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改善了辦學條件,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提高了廣大勞動者素質,培養了社會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