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是由新型隱球菌感染腦膜和(或)腦實質所致的神經系統疾病。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是新型隱球菌感染導致,病原體多從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病灶后經血液循環播散於腦膜。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最主要的表現為間歇性頭痛、噁心、嘔吐、低熱、周身不適等。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的治療主要採取抗真菌等藥物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可引起頭痛、噁心、嘔吐、低熱等癥狀,給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不便;還可導致卧床患者出現壓瘡、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併發症。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患者如果能早期得到診斷,並積極接受治療,預后可得到改善。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或內科

病因


●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由新型隱球菌感染導致,新型隱球菌廣泛存在於土壤、蔬菜、牛奶、草地及鴿糞中,多從呼吸道吸入人體,形成肺部病灶后經血液循環播散於腦膜。

癥狀


●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最主要的表現為間歇性頭痛、噁心、嘔吐、低熱、周身不適等。
● 患者多呈亞急性或慢性起病,少數急性起病,大多患者合併全身性基礎疾病。
● 首發癥狀常為間歇性頭痛、噁心、嘔吐、低熱、周身不適、精神不振等癥狀。
● 隨病情發展,頭痛逐漸加重轉為持續性,還可出現精神異常、躁動不安等表現,嚴重者可出現不同程度意識障礙。
● 部分患者可出現偏癱、抽搐、失語等癥狀。

檢查


● 醫生需要通過腦脊液檢查、免疫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診斷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腦脊液檢查

● 腦脊液檢查可幫助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隱球菌感染,是確診隱球菌性腦膜炎的重要依據。

免疫學檢查

● 免疫學檢查可早期了解血清或腦脊液中是否有隱球菌存在的痕迹,可為診斷隱球菌性腦膜炎提供依據。

影像學檢查

● 顱腦CT及MRI可用於了解顱內病變的情況,判斷病情嚴重程度並為診斷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提供依據。

診斷


● 醫生需要根據病史、癥狀、腦脊液檢查、免疫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診斷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 有長期大量應用抗生素、免疫抑製藥及免疫低下性疾病,如AIDS、淋巴瘤、白血病、器官移植等。
● 出現亞急性或慢性進展的頭痛、噴射性嘔吐、腦神經受損及腦膜刺激征。
● 腦脊液檢查顯示腦脊液蛋白定量增高,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細胞數增多,氯化物及葡萄糖降低,墨汁染色找到新型隱球菌。
● 感染早期血清或腦脊液中隱球菌多糖莢膜抗原成分,抗原陽性(效價>1︰8),可確診為活動期隱球菌腦膜炎。
● 顱腦CT檢查可見腦室擴大、腦積水、腦膜強化及腦實質內不規則大片狀、斑片狀或粟粒狀低密度影,少數顯示小梗死灶或出血灶。
● 顱腦MRI檢查可見腦實質內T1呈低信號、T2高信號的圓形或類圓形腫塊,血管周圍間隙擴大,部分呈多發粟粒狀結節樣改變。

鑒別診斷


●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與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腦膿腫等疾病有相似的表現,醫生需要通過腦脊液檢查、免疫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進行鑒別。
● 當出現間歇性頭痛、噁心、嘔吐、低熱、周身不適、精神不振等表現時,不要自行診斷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治療


●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的治療主要採取抗真菌等藥物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
● 兩性黴素B
● ● 兩性黴素B可使新型隱球菌死亡,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 氟康唑
● ● 氟康唑也可殺滅新型隱球菌,是艾滋病合併隱球菌腦膜炎患者的首選葯。
● 氟胞嘧啶
● ● 氟胞嘧啶與兩性黴素B一同使用可達到更好的療效,還可減少兩性黴素B的用量,從而降低其毒性作用。

危害


●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可引起頭痛、噁心、嘔吐、低熱等癥狀,給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不便。
● 還導致卧床患者可出現壓瘡、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併發症。

預后


●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患者如果能早期得到診斷,並積極接受治療,預后可得到改善。

預防


● 患有全身性基礎疾病的患者應該積極接受治療,避免去土壤、草地等隱球菌聚集的地方,避免生吃蔬菜與飲用未經過殺菌處理的牛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