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應生
米應生
米應生(1780~1832),亦名應先,字石泉,號桃林,小名喜子,伶名喜官,大白麻石米家人。幼時,家極貧,為謀生計,入徽戲班學藝,以擅長生角稱。
米應生(先)(1780——1832),字石泉,號桃林,小名喜子祖籍江西金溪。時人以其職業和聲望,又尊稱為“米戲官”。崇陽縣大白鄉麻石米家人。
米為清嘉慶、道光時期的漢調名伶,工生行,對漢調皮黃聲腔的發展以及對初期京劇的形成和發展均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事迹已載入《中國戲曲曲藝詞典》。
米應生,天資穎悟,性格豪爽。自幼出力爭上遊學藝,習扮正生。嘉慶四年(1799)入京師優部春台班唱戲,首場以關羽戲《破壁觀書》亮台,有撼場震心之聲,有抖臉變色之能,神情逼真,惟妙惟肖,滿座觀眾,五體投地,嘆為觀止,由是聲名大振,遂為春台班台柱。
當時京劇尚處初始階段,與漢劇並無嚴格界限,漢劇既可單獨演出,也可與京劇同台。漢劇以其具有悠久歷史的韻味特濃的二黃聲腔對京劇影響極大。可以說,京劇之所以有今天如此大的成就,而與漢劇及其一大批著名演員的辛勤創造是分不開的。這裡面自然有米應生的一大功勞。
米應生的關公戲除《破壁觀書》外,尚有《古城公》、《戰長沙》、《走麥城》等。米設有“等身”大鏡,對鏡檢查形容動作,務趨完美。演出時,薄施水粉,不塗紅色,卻能使臉色漲紅,且嗓音宏亮,猶如虎嘯,身材高大,扮相英俊,活象傳說中的關公。到皇宮承值,深受皇帝及皇族成員的讚賞,曾有“無米不開台”之說。因米應生在京聲名大噪,技藝絕倫,不但在國內人民心目中享有盛望,就連高麗、琉球諸國來朝貢者和經商者及求學者,亦爭相識之。春台班亦因此而名噪中外。其後至京的餘三勝因受米影響較深,故有“亞賽米應生”之譽,程長庚的關羽戲,據說亦宗米。
至嘉慶二十四年,米因演戲而積勞成疾,常嘔血,故自京師返里,在崇陽洋泗橋(現灌溪鄉白泉村)建房安家十三載,在家設科授徒,叩門拜顏者絡繹不絕。為使求教藝人來往方便,米還自修了一條約三華里的石板路,直通縣城。當時鄂南、贛西、湘北的漢劇名伶,大多出身其門下,其對漢劇事業的提高和發展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