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

足球女裁判

秦亮,1979年出生於甘肅敦煌,中國足球裁判員,是一位國際級足球裁判。2015年6月13日,時隔8年女足世界盃再見中國裁判,秦亮再創歷史。

早年經歷


秦亮,小時候練習田徑,初中時改練籃球,並順利考入北京體育大學,在大學期間兼修了足球專業,秦亮的老師正是國際級足球裁判譚海,大學畢業時順利拿到了國家級裁判的證書,2010年,秦亮成為國際級裁判。曾先後執法過奧運會預選賽、亞青賽決賽、世青賽等。

運動生涯


2015年6月13日,女足世界盃F組,法國對哥倫比亞。三個熟悉的東方面孔映入眼帘,她們是來自中國的秦亮、崔詠梅、方燕,此次作為裁判執法本場比賽。她們是活躍在世界盃賽場上的另一支中國力量。
作為主裁的秦亮創造了多個第一——她是個人首次執法女足世界盃,她是八年來這一女足頂級賽事出現的首個中國主裁,她還是執法中國男子職業聯賽的第一位女裁判。
2015年6月11日接到國際足聯任務分配通知的時候,秦亮感到很興奮也很平靜,“這些天國際足聯一直在給我們進行技能和體能訓練,保持狀態。”她們在比賽前一天飛到蒙克頓,整個團隊也已經進行了細緻的分工。
賽場上的秦亮表現穩定,執法準確。但是,羅馬城絕非一日能夠建成……
受益於家中良好的體育氛圍——爸爸喜歡籃球和武術,秦亮從小就是那種能跟著爸爸翻跟斗的孩子。她說,那時候對體育就是熱愛,不像現在人們一提到搞體育的就會給貼上“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標籤。
享受體育並沒有耽誤學習,秦亮從小學開始就經常是班裡的前幾名,考北京體育大學的時候更是甘肅省前三名。
或許是受父親的影響,秦亮報考的是籃球專業,但是她內心裡卻酷愛足球。“我想轉專業,但當時北體沒有女足。後來師兄說,你直接找教練,如果教練收你就跟著練。後來我直接找了教練,在對我進行了簡單測試后,教練覺得我還可以,我就從大一開始跟著男隊一起練了。人家一個主項,我一天練兩個主項。北體的要求是只要你在大二下學期的時候能通級就行。我當時練得比較苦,大二下學期的時候,我真的把籃球和足球的二級證都拿到了。”
由於是足球專項生,秦亮考裁判是直接從二級開始的(最低為三級),之後是一級,2001年本科畢業的時候成為國家級裁判。2010年,經過“十年磨一劍”的磨礪,秦亮成為目前中國僅有的四名國際級女子主裁之一。
抵達裁判“雲端”,秦亮花了12年,“看起來很長,但其實我還算快的,當時女裁判少,中國足協也想多吸引一些女孩子來當裁判”。
中國足球裁判呈現兩個特點,一是晉級時間長,二是開始得太晚(普遍從大學畢業后)。秦亮認為,對於有天賦的人才,不要受限於原有的條條框框,應縮短晉級的時間;對當裁判感興趣的人可以向當地足協報名從三級裁判考起,而積累執法經驗甚至可以從中學就開始。
對於想當裁判的普通人,秦亮給出的建議是一定要有健身意識。她認為,裁判是對體能要求較高的行業,在國內,除非是愛好者,否則很少去健身,而在國外,多數人講求身心一體,保持身體和心理同步發展,就很容易涉足裁判行業;國內當裁判的多為搞體育的,而在國外則來自各種職業。
精心準備做好自己
得知自己將執法世界盃后,秦亮早早就開始了準備,“看規則、視頻、理論。體能也非常重要,除了常規訓練,國際足聯也會給我們做體能訓練計劃,國內體能講師也會指導我們。還有心理方面非常重要,國際足聯也很看重這塊,我們每次培訓都會有專職的心理講師對你進行心理干預”。
秦亮認為自己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還是挺強的,在場上會自我暗示,碰到壓力時會主動做深呼吸,讓自己冷靜,盡量做出正確判罰,而不是特別慌張地隨便作出一個判罰,這些在場上都得不停調整,跟隊員交流溝通也是一種心理表現。
但人非聖賢,裁判也有犯錯之時。“壓力特別大的時候一般就是作出錯漏判時,還有就是你的判罰是正確的,但球員認為是錯誤的,這時候還是要相信自己,相信團隊。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做出最正確的判罰,但假如說場上情況我不能100%了解,有些信息喪失的時候就求助助理,如果助理也沒看清楚,這時就只能憑你的經驗做出你認為最正確的判罰。但我一旦做出,其他人就不能干涉,這是我的專業,我不會輕易妥協。”
為了盡量避免誤判,一年執法幾十場正式比賽的秦亮還在北京足協的幫助下,經常去執法基層比賽,鍛煉自己。“基層比賽執法得多,即便犯了一些錯誤,也可以幫助自己在大賽中少犯錯。”
在國內聯賽中,時常出現球員圍攻裁判的場景,秦亮說這有百害而無一利。
至於中國裁判目前的整體水平,她說:“我只能說我們都很儘力,想去提高自己的水平,誰也不願意老是出錯讓人罵,誰都是盡心儘力去學習,提高體能,想跑得更近,看得更清楚,作出更準確的判罰。但是目前的大環境對我們的容錯率非常小。所以,我只能說,做好自己。“

職業生涯


2021年1月1日,公眾號“裁判圈”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足球協會國際級裁判人員名錄,十一人制女子國際級裁判員(共4人),秦亮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