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痛

內臟痛

內臟痛(visceral pain)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可由機械性牽拉、痙攣、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所致。特點有:定位不準確,這是內臟痛最主要的特點,如腹痛患者常不能說出所發生疼痛的明確位置,因為痛覺感受器在內髒的分佈要比在軀體稀疏得多,而且內臟感覺的傳入途徑比較分散。發生緩慢,持續時間較長,即主要表現為慢痛,常呈漸進性增強,但有時也可迅速轉為劇烈疼痛。內臟痛特別易引起不愉快的情緒活動,並伴有噁心、嘔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動改變。內臟痛(visceral pain)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可由機械性牽拉、痙攣、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所致。特點有:定位不準確,這是內臟痛最主要的特點,如腹痛患者常不能說出所發生疼痛的明確位置,因為痛覺感受器在內髒的分佈要比在軀體稀疏得多,而且內臟感覺的傳入途徑比較分散。發生緩慢,持續時間較長,即主要表現為慢痛,常呈漸進性增強,但有時也可迅速轉為劇烈疼痛。內臟痛特別易引起不愉快的情緒活動,並伴有噁心、嘔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動改變。

病因


● 內臟痛主要是由內臟器官障礙所引起的,包括擴張、缺血、炎症以及腸系膜的牽拉等。
● 1.急性腹痛
● 急性腹痛是內臟痛的一種,常見腹痛的原因為:
● (1)腹膜急性發炎 最常由胃、腸穿孔所引起,腹痛有下列特點是疼痛定位明顯,一般位於炎症所在部位,可有牽涉痛;呈持續性銳痛;腹痛常因加壓、改變體位、咳嗽或噴嚏而加劇;病變部位壓痛、反跳痛與肌緊張;腸鳴音消失。
● (2)腹腔器官急性發炎 如急性胃炎、急性腸炎、急性胰腺炎。
● (3)空腔臟器梗阻或擴張 腹痛常為陣發性與絞痛性,可甚劇烈,如腸梗阻、膽道蛔蟲病、泌尿道結石梗阻、膽石絞痛發作。
● (4)臟器扭轉或破裂 腹內有蒂器官(卵巢、膽囊、腸系膜、大網膜等)急性扭轉時可引起強烈的絞痛或持續性痛。急性內臟破裂如肝破裂、脾破裂、異位妊娠破裂,疼痛急劇並有內出血病徵。
● (5)腹腔內血管梗阻 甚少見,腹痛相當劇烈,主要發生於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基礎上如腸系膜上動脈栓塞、夾層主動脈瘤等。
● 2.腫瘤內臟疼痛
● 是腫瘤患者常見的癥狀,腫瘤侵犯胃腸道或泌尿生殖道的空腔臟器、實質臟器、腹膜或腹膜后軟組織、及支配上述器官或組織的神經系統,均會導致疼痛。腫瘤壓迫、牽拉、被膜膨脹、阻塞、炎症、缺血以及腫瘤分泌的化學物質等是導致疼痛的主要原因。腹腔內腫瘤大體分為空腔臟器腫瘤和實體臟器腫瘤,常見的內臟疼痛綜合征包括:肝臟疼痛綜合征、胰腺疼痛綜合征、慢性腸梗阻、輸尿管梗阻等。
● 3.心絞痛
● 心絞痛是內臟痛的一種,心絞痛的直接發病原因是心肌供血不足。而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於冠心病。有時,其他類型的心臟病或失控的高血壓也能引起心絞痛。內臟痛主要有以下五種臨床特徵:
● (1)由於感受器分佈不均或者缺乏適當的傷害性刺激,並非所有的內臟器官都能產生痛覺。
● (2)內臟痛並不總是與損傷有關,即內臟痛具有非結構依賴、非功能依賴的特性。
● (3)因為內臟和軀體的傳入神經在中樞有會聚現象,所以內臟痛往往牽涉到體壁。
● (4)可能和傳入神經的分佈有關,內臟痛很少局限於某一個部位,是彌散性的。
● (5)內臟痛往往伴有明顯的運動和自主神經反射活動,很可能是機體對外界的一種應激反應。

鑒別診斷


● 1.真性內臟痛
● 是內臟本身受到剌激時產生的疼痛。為一種鈍痛、酸痛或燒灼痛,也可為絞痛。由空腔臟器的擴張、痙攣或強烈收縮,化學物質的剌激,臟器的牽拉引起。其特點為:①內臟痛位於身體內部,發生的較緩慢,但持續時間較長;②缺乏雙重痛感;③定位不明確,痛區邊緣不易確定。
● 2.體腔壁痛
● 又稱類似內臟痛,是由體腔的壁層受剌激引起的疼痛,如胸膜、腹膜受到炎症、壓力、摩擦或手術等導致的疼痛。此種疼痛還有一個特點是其相應脊髓神經段的皮膚出現疼痛或痛覺過敏。

檢查


● 1.實驗室血常規、血生化等相關檢查。
● 2.B超、CT等影像學相關檢查。
● 3.心電圖,超生心電圖、血管造影等檢查。
● 4.磁共振檢查。

治療原則


● 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對於頑固的癌性疼痛患者,必要時可以使用經皮的脊髓前柱切斷術。背索通路治療也可作為一種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