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克火

水克火

水克火是中國五行相剋中的說法,說的是水能克火。也就是火怕水。

簡介


● 英文名稱:Water Restrains Fire / Water Controlling Fir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五行學說

古籍摘選


●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復克土,是五行相剋,主殺害萬物者也。(《運氣要訣·五行質氣生克制化歌》)

名詞解釋


● 五行之中,水有克伐、制約火的作用,用以說明腎對心的制約關係。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水克火是五行相剋關係的一種,中醫用以說明腎和心的關係。中醫運用五行學說比類取象,將五行與五臟相配屬,腎屬水,心屬火。水火相剋關係在人體的正常生理過程中即表現為腎臟對心臟的制約,主要體現在心腎相交與君相安位。

心為陽,腎為陰

● 心為火臟,位居上焦,屬陽;腎為水臟,居於下焦,而屬陰。腎陰為一身陰氣之根本,陰可以制約陽,防止陽亢過度。
● 根據陰陽理論,在下的陰當上升去制約陽,在上的陽當下降去溫煦陰,如此陰陽才能和合。因此心火當下溫腎水,使腎水不寒;腎陰當上濟心陽,使心火不亢,機體可以達到陰陽平和的狀態,這種狀態被稱為心腎相交或者水火既濟。

心為君火,腎為相火

● 心為陽臟,燭照五臟,心又為君主之官,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君主的功能正常,則五臟六腑可以配合有序,若君主不明,其他臟腑就會逆而為亂,導致許多疾病,因此君火以明。
● 腎居於下焦,為一身陰陽之根本,腎陽溫養周身,蟄伏於腎陰之中,如果養生不慎,耗竭腎精,會出現腎陽偏亢的狀態。腎火為相火,為龍雷之火,火邪上越,會導致急躁易怒、眩暈耳鳴等症。

生活經驗

● 腎氣充足之人,身體健康,性格開朗。腎氣虧虛之人,身體比較消瘦,心火容易上擾,出現反覆的口腔潰瘍等症,嚴重者可見腰膝冷痛、腹瀉、四肢逆冷等癥狀,稱為上熱下寒。若長期熬夜,傷及腎之精氣,腎陰不足,心火偏亢,容易出現心煩眠差、口舌生瘡、腰膝酸軟、耳鳴如蟬等症。當予補腎陽、滋腎陰、清心火等法,使機體重新達到心腎相交的平衡狀態,可以用蓮子心、梔子、西洋參、生地等代茶飲,方可選用六味地黃丸。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