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職業高等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ningxia polytechnic)位於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職業教育園區,是自治區第一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為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席團42所高校成員單位之一,全國文明單位。

學校由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寧夏重工業職工大學、寧夏職工科技學院、寧夏機械技工學校、寧夏農業學校合併組建而成,2014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寧夏輕工學校、寧夏農墾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先後併入學校辦學。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C檔)。

截至2020年7月,學校有三個校區總佔地1650畝,有校內實訓基地12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775.8 萬元,館藏紙質圖書36.86 萬冊;設有10個教學單位,共設置高職專業50個;有在編教職工755人,全日制普通專科在校生9200餘人。

歷史沿革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1949年,寧夏農業學校創建。
1972年,寧夏重工業職工大學創建。
1975年,寧夏機械技工學校創建。
1979年,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創建。
1982年,寧夏職工科技學院創建。
2002年5月,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寧夏重工業職工大學、寧夏職工科技學院、寧夏機械技工學校合併組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2006年5月,學院順利通過了教育部專家組對電大開放教育試點的評估。11月,寧夏農業學校併入學校合併辦學。
2007年8月,學院成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10月,通過了教育部對學院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等次。
2008年,學校成為國家百所改革發展示範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09年10月,學校完成新校區建設與搬遷,並舉行了學校60年校慶。
2010年,學校順利通過項目建設驗收,成為寧夏第一所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示範院校。
2011年9月,經自治區科技廳批准,寧夏中藥材開發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學校成立。被立項為國家重點支持的能源化工實訓基地建設院校。
2012年,學校獲全國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被批准為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支持建設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2013年,學校獲“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稱號。
2014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寧夏輕工學校、寧夏農墾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先後併入學校辦學。12月,學校順利通過了第二輪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5年5月,學校被列入“全國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院校”。同年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6年11月1日,學校由原機械與電氣技術系、能源與化工技術系、工業工程技術系合併組建工業工程學院。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C檔)。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設有工業工程學院、商學院、軟體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生物與製藥技術系、生命科學技術系、紡織技術與服裝設計系、健康管理與社會服務系、職業素養教學部、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共10個教學單位,共設置高職專業39個。
院系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學制
工業工程學院數控技術3年
機電一體化技術3年
電氣自動化技術3年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3年
煤化工技術3年
應用化工技術3年
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3年
安全技術與管理3年
電廠熱能動力裝置3年
焊接技術與自動化3年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3年
商學院會計電算化3年
市場營銷3年
電子商務3年
旅遊管理3年
物業管理3年
物流管理3年
軟體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3年
計算機網路技術3年
通信技術3年
汽車電子技術3年
軟體技術3年
移動商務3年
物聯網應用技術3年
藝術設計學院建築室內設計3年
環境藝術設計3年
視覺傳播設計與製作3年
廣告設計與製作3年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3年
生物與製藥技術系藥品生產技術3年
食品生物技術3年
園藝技術3年
生命科學技術系畜牧獸醫3年
食品營養與檢測3年
紡織與服裝技術系現代紡織技術3年
服裝與服飾設計3年
人物形象設計3年
健康管理與社會服務系健康管理3年
老年服務管理3年
2021年7月16日,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的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模擬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名單。

師資隊伍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在編教職工544人,副教授、高工以上專業技術人員283人;校內專任教師396人,雙師素質教師18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7%,有176人具有高級職稱,133人具有中級職稱,56人具有初級職稱;具有博士學位校內專任教師5人,具有碩士學位校內專任教師279人;聘請校外兼職教師89人,其中副教授、高工以上職稱教師50人,全部具有碩士以上學位,雙師素質教師43人。有寧夏自治區級教學名師4名,校級教學名師9名,專業帶頭人25名,骨幹教師55名。建成8支寧夏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9支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周潔
寧夏自治區級教學名師:冷曉紅、吳群、趙曉瑞等
寧夏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立項時間團隊名稱立項時間
畜牧獸醫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計算機網路專業教學團隊2013年
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團隊2011年
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教學團隊2013年生物技術及應用教學團隊2011年
能源化工教學團隊2013年------

學科體系

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國家級高職示範院校建設重點專業3個,國家級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專業2個,寧夏自治區級重點建設示範專業5個,寧夏自治區級重點建設特色專業3個,校級重點專業3個;寧夏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5門,寧夏自治區級實驗實訓教學示範中心1個,寧夏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35項。
國家級重點建設示範專業:生物技術及應用、畜牧獸醫、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
國家級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專業:中藥製藥技術、物流管理
寧夏自治區級重點建設示範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寧夏自治區級重點建設特色專業:工藝品設計與製作、旅遊管理、煤化工生產技術
寧夏自治區級實驗實訓教學示範中心: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精品課程 
類別課程名稱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葡萄酒生產技術與工藝
寧夏自治區高等學校精品課程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
網頁設計與製作葡萄酒生產技術與工藝數控加工技術
會計綜合實訓(手工)設備機械裝配與調大學實用語文
電子商務概論高職公共英語基礎會計及單項實訓
圖形圖像處理技術Photoshop養牛與牛病防治畜禽繁殖育種
獸葯與飼料營銷機械圖樣識讀與繪製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根據2017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寧夏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寧夏自治區級技術創新中心2個,校級創新中心4個,校級創新團隊團隊2個。
寧夏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夏中藥材開發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寧夏自治區級技術創新中心:寧夏家畜繁育(銀川)技術創新中心、寧夏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校級創新中心:設施園藝無土栽培技術創新中心、焊接實用新技術創新中心、化工過程先進控制及優化技術創新中心、植物組培快繁創新中心
校級創新團隊團隊:中藥製藥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團隊、現代物流與區域經濟創新團隊

科研成就

2014年,學校共承擔校外科研項目24項。其中,獲批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課題1項,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4項、國家開放大學科研項目2項、寧夏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項目1項、寧夏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寧夏科技廳科技基礎條件建設項目1項,寧夏創新發展(創新平台)專項資金項目1項,寧夏教育廳高校研究課題8項,寧夏知識產權局項目1項,橫向課題2項。縱向課題到賬金額共計141.7萬,其中,橫向課題到賬金額13萬。校內立項課題26項,批准經費10.4萬元。
2015年,學校獲批立項廳局級以上課題項目16項,其中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學)規劃項目1項,寧夏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9項(一般項目6項,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項目3項),第二批自治區科技惠民計劃項目1項,銀川市統戰系統項目1項,橫向課題1項,外來科研經費達到57萬元。
科研項目一覽表 
項目名稱負責人類別
苦豆子藥材及提取物質量標準研究和生產過程標準研究冷曉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
苦豆子生物鹼塗膜劑的製備及質量控李軍寧夏自然基金項目
藥用植物苦豆子不同提取部位總生物鹼的指紋圖譜比較研究王秀芬寧夏自然基金項目
綠肥油菜對枸杞土壤營養環境及產量品質的影響張樹傑寧夏自然基金項目
基於電子鼻技術和紅外光譜技術對寧夏地產秦艽快速質量評價研究冷曉紅寧夏重點研發計劃(第二批)項目
寧夏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對策研究馬傑寧夏重點研發計劃(第二批)項目
科研獲獎一覽表 
項目名稱時間獲獎類別
灘羊種資資源保護開發利用與本品種選育2012年寧夏科技進步二等獎
甘草黃酮治療Ⅱ型糖尿病的開發研究2011年寧夏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荷蘭馬鈴薯病蟲害防治體系的引進和示範2011年寧夏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寧夏栽培中藥材質量評價與大宗優勢品種有效成分動態變化規律的研究2010年寧夏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根據2017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藏各類文獻141.57萬冊。其中:紙質圖書34.89萬冊;紙質期刊433種;報紙59種;電子圖書35萬種;電子期刊(CNKI)摺合71.68萬冊。學科涵蓋了文、理、工、法、農、經、醫、牧等各個領域。

學術交流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與台灣6所大中專學校的交流學習合作,33人赴台交流學習。與寧夏交通學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與中阿產業投資基金、希諾健康服務有限公司等四方簽約合作,同時舉行了“北京藏醫院、北京民族醫院寧夏臨床實習基地”、“中華反射醫學研究院寧夏分院”揭牌儀式。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校徽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校徽
校徽圖案有一本翻動的書和飛翔的鳳凰組成,翻動的書本即象徵著學院教師忠獻身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勤奮學習、鑽研業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為國家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也象徵學院莘莘學子勤學好問,立志成才,追求真理。飛翔的鳳凰以示學子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體現了學院多年來“篤信好學、志在生民”的校訓,也寓意著學院坐落在鳳凰古城銀川。校徽採用白綠兩色,象徵著團結堅韌,永遠向上的“白楊樹”精神。

精神文化

校訓
篤信好學,志在生民
校訓
校訓
篤信好學,謂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並勤奮學習。《論語·泰伯》:“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章炳麟《革命道德說》:“若夫篤信好學,志在生民者,略有三數。”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趙利寧
黨委副書記、院長(校長)劉煒
黨委副書記陳曉軍
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校長)蘇曉軍
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校長)焦玉柱
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校長)李曉延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馬元
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校長)陳志勇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獲得榮譽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範點、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全國高職院校魅力校園、全國示範性基層電大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教學成果
2007年至2010年,學校代表隊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寧夏第四屆青年創業大賽等賽事中,榮獲最佳組織獎、技能人才培養獎等團體一、二、三等獎14個,單項獎54個;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22個。
教學成果一覽表 
項目名稱獲獎類別
數字化奶牛場崗位技能培訓系統的開發、示範與應用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葡萄酒生產技術與工藝”共享教學資源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高等職業教育‚頂崗預就業‛培養模式研究2009年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
現代遠程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2009年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
製造類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2009年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