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爾斯瑪利亞
錫爾斯瑪利亞
《錫爾斯瑪利亞》是美法合拍的劇情電影,由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朱麗葉·比諾什、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科洛·莫瑞茲等主演,該片於2014年8月20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女演員瑪麗亞與女助手瓦倫汀和在同部劇中飾演自己成名角色的後輩女星喬安·愛麗絲之間的故事。
電影截圖
瑪麗亞和女助理一起前往選擇在瑞士阿爾卑斯山錫爾斯瑪利亞地區的排練地點。此次她再度出演成名作,陰差陽錯由迷人的西格德到變成了當年對手戲角色、迷戀西格德自殺而死的海琳娜。瑪麗亞起初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一直認為自己應該扮演西格德。而在排練的過程中,當她在排練現場面對魅力十足的喬安,彷彿看到了鏡子中的另一個自己,這個倒影讓她心神不寧,也因此對艾利斯產生排斥。瑪麗亞第一次因年齡而產生自我質疑,和不斷給予她支持的女助手暫住導演遺孀家中尋找靈感,卻不知不覺和自己的女助理上演了與劇本無二致的生活,發展出上司下屬之間超越友誼的曖昧關係。躍躍欲試的年輕演員艾利斯,在準備出演瑪麗亞經典角色而研究瑪麗亞表演的過程中,漸漸對瑪麗亞產生了不可自拔的情愫,瑪麗亞也在在慢慢的相處過程中,對她由開始的不屑一顧逐漸產生好感,甚至轉為如同海琳娜對西格德的迷戀依賴,然而這份危險的痴迷卻傷害了瑪麗亞與一直陪伴著她的助理瓦倫汀的關係。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朱麗葉·比諾什 | 瑪麗亞·安德斯/Maria Enders | |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 瓦倫汀/Valentine | |
科洛·莫瑞茲 | 喬安·艾利斯/Jo-Ann Ellis | |
拉斯·艾丁格 | Klaus Diesterweg | |
布拉迪·科貝特 | Piers Roaldson | |
喬伊·弗林 | Christopher Giles | |
Gilles Tschudi | Maire de Zurich | |
Claire Tran | Mei-Ling | |
漢斯·齊施勒 | Henryk Wald | |
安吉拉·溫科勒 | Rosa Melchior | |
Alister Mazzotti | L.A.P.D. Polizist | |
Steffen Mennekes | Journalist |
製作人 | Sylvie Barthet、Charles Gilibert 、卡爾·鮑姆伽特勒 |
導演 |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
副導演(助理) | Tobias Asam、Dominique Delany、Antonia Pollak |
編劇 |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
攝影 | Yorick Le Saux |
剪輯 | Marion Monnier |
藝術指導 | François-Renaud Labarthe |
美術設計 | Gabriella Ausonio |
服裝設計 | Jurgen Doering |
視覺特效 | Mikael Tanguy |
演職員表來源
錫爾斯瑪利亞 | 瑪麗亞·安德斯 演員 朱麗葉·比諾什 一位國際影星及舞台劇演員,已離婚,約四十歲,某種程度上與當代文化脫節,有些自持身份。20年前出演一個經典角色而成名,與助理間是超過依賴的曖昧關係,后結識了繼任她角色的年輕女演員,又被研究她表演的年輕演員愛慕。 |
錫爾斯瑪利亞 | 瓦倫汀/Valentine 演員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年輕的美國私人助理,個性灑脫而忠誠,不僅負責瑪麗亞的各種事務日程,也承擔照料她的生活瑣事,甚至幫助她排演劇本,在瑪麗亞離婚後可說是其唯一的精神寄託,可另一方面也似乎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
錫爾斯瑪利亞 | 喬安·艾利斯/Jo-Ann Ellis 演員 科洛·莫瑞茲 當紅影星、問題少女,以叛逆形象和無處不在的緋聞吸引了很多媒體視線。一開始因獲得了瑪麗亞年輕時的角色招致其嫉妒,又憑藉自己謙恭求教的態度討得她喜歡。 |
角色介紹來源
• 影片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是張曼玉的前夫,他導演的《清潔》曾幫張曼玉奪得過戛納影后。
• 導演是影評人出身,常在自己的影片中致敬,影片開始時瑪利亞在助手瓦爾的陪同下前往異地代表她的好友兼導師、劇作家威海爾姆接受一個獎項,這一設定的靈感來自已故德國大師法斯賓德的《柏蒂娜的苦淚》。
• 主演朱麗葉·比諾什是少數將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影後頭銜都集齊的女演員之一。
•徠 朱麗葉·比諾什嚮導演提出過讓他拍攝一部關於女演員的影片,過了一年半收到該劇本,因此這部電影的創意可能源於比諾什的建議。
時間 | 獎項 |
2014年4月 | 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
2014年12月15日 | 法國路易·德呂克電影獎(獲獎) |
2015年1月 | 第40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女配(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獲獎) |
2015年12月 | 2015年紐約影評人協會獎(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獲獎) |
2015年 | 第4屆波士頓在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獲獎) |
2015年 | 第36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獲獎) |
2015年 | 第12屆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獲獎) |
2015年 | 第20屆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獲獎) |
2016年2月 | 第13屆國際影迷協會獎最佳女配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獲獎) |
第13屆國際影迷協會獎最佳原創劇本(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獲獎) |
製作公司 | 1.CAB Productions(瑞士) 2.CG Cinéma 3.Pallas-Film GmbH(德國) 4.Vortex Sutra 5.arte France Cinéma(法國) |
發行公司 | 1.IFC Films(美國)(院線) 2.Les Films du Losange(法國)(院線) 3.人造眼(英國)(全媒介) 4.Filmcoopi Zürich(瑞士)(全媒介) 5.Falcon Films(中東)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法國 | 2014年5月23日(戛納電影節) |
2014年8月20日 | |
比利時 | 2014年8月20日 |
盧森堡 | |
芬蘭 | 2014年9月5日 |
黎巴嫩 | 2014年10月9日 |
伊拉克 | |
俄羅斯 | 2014年10月16日 |
愛沙尼亞 | 2014年10月17日 |
義大利 | 2014年11月6日 |
墨西哥 | |
中國台灣 | 2014年11月28日 |
葡萄牙 | 2014年12月4日 |
斯洛維尼亞 | 2014年12月15日 |
德國 | 2014年12月18日 |
韓國 | |
奧地利 | 2014年12月19日 |
土耳其 | |
匈牙利 | 2015年1月1日 |
巴西 | 2015年1月8日 |
烏拉圭 | |
中國香港 | 2015年1月15日 |
波蘭 | 2015年1月16日 |
捷克 | 2015年1月29日 |
瑞典 | 2015年2月6日 |
挪威 | 2015年2月20日 |
澳大利亞 | 2015年2月26日 |
紐西蘭 | 2015年3月12日 |
波蘭 | 2015年3月20日 |
阿凡提 | 2015年4月2日 |
西班牙 | 2015年5月15日 |
中國 | 2015年6月16日-6月21日(上海國際電影節) |
發行信息來源
影片以過氣女明星為主角,描述了女明星與女助理之間關係,細膩敏感的導演阿薩亞斯用一個非常巧妙的戲劇結構,表現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略帶悲劇式的命定循環,在這個不可抗拒的循環里將一個女演員的經歷與內心剖現於觀眾面前。虛虛實實、人戲不分的界點把握恰到好處,情節是清晰的,哪裡是兩人對戲哪裡是真實生活一清二楚,情緒卻是模糊的,情緒上的隱秘聯繫讓遊走在台詞與現實之間的人物達成微妙共振,迷人的空鏡頭又連接起戲內戲外的隱喻。對過氣女明星的演繹,比諾什的固執敏感散發出一種迷離的、“不瘋魔不成活”的氣息,更令筆者欣賞。除了人格剖析,《錫爾斯瑪麗亞》還微諷了演藝界種種陋俗惡習:導演與女演員的潛規則、虛榮的排資論輩、勢利的人際關係等。(搜狐娛樂評)
作為一個在電影和戲劇藝術氛圍內展開的故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成功地將情節簡單的劇情,用巧妙的劇中劇手法,演繹的細膩而層次豐富。主人公瑪利亞在時間流逝下,和過去對峙的同時需要正視當下的自我。在這個演員自我尋找的過程中,阿薩亞斯還生動展示了一個真實的演藝圈明星生活世界,以及對明星和社交網路、英特網信息的嘲諷,令原本可能沉重的主題,有趣而令人回味。(新浪娛樂評)
影片採用一種婉轉、溫柔、清新的方式展現了演藝圈的複雜現象,在片中三個女人上演的一段虛虛實實、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帶來了層層遞進的戲劇衝突。朱麗葉·比諾什的“戲中戲”相當精彩,成為全片最大的亮點,對角色細緻情緒的演出,展現了她紮實的表演功底。硬傷方面,除了斯圖爾特的演技在比諾什映襯下顯得寒磣之外,該片在故事的編排上也總是透著些牽強,一些轉折部分直接採用加黑屏硬轉,更實在粗糙不講究。(1905電影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