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分類計數
白細胞分類計數
白細胞是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有核細胞,有吞噬異物併產生抗體的作用,可治癒機體損傷、防止病原體入侵,對疾病具有免疫抵抗力。白細胞分類計數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后的血塗片上白細胞的形態,並進行分類計數,求得各種白細胞的比值和絕對值。直接檢測各類白細胞的形態或分類的變化,比白細胞總數更有助於臨床疾病的篩查和診斷。白細胞是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有核細胞,有吞噬異物併產生抗體的作用,可治癒機體損傷、防止病原體入侵,對疾病具有免疫抵抗力。白細胞分類計數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后的血塗片上白細胞的形態,並進行分類計數,求得各種白細胞的比值和絕對值。直接檢測各類白細胞的形態或分類的變化,比白細胞總數更有助於臨床疾病的篩查和診斷。
● 標本類型:血液
● 所屬項目:白細胞檢查
● 相關疾病:白血病、濕疹、淋巴瘤、系統性紅斑狼瘡、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 健康體檢的人群。
● 常規查體的住院病人。
● 血液系統疾病的人群。
● 感染的患者。
● 採集方法:靜脈采血。
● 是否空腹:否。
● 若與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等生化項目同時檢測,建議空腹:檢查前一天,白天宜清淡飲食,忌煙酒。晚上10點以後禁食水,次日早晨空腹檢查。
● 采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分鐘直至不出血,注意不要揉,也不要讓針眼沾水。
● 若出現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情況時,應立即平卧,並可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其他檢測。
● 百分率:40%~75%;絕對值:(1.8~6.3)×10⁹/L
● 百分率:0.4%~8.0%;絕對值:(0.02~0.52)×10⁹/L
● 百分率:0~1%;絕對值:(0~0.06)×10⁹/L
● 百分率:20%~50%;絕對值:(1.1~3.2)×10⁹/L
● 百分率:3%~10%;絕對值:(0.1~0.6)×10⁹/L
● (數據來源:[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T405-2012血細胞分析參考區間。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 [2] 萬學紅,盧雪峰。診斷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升高
● ● 急性感染。
● ● 嚴重的組織損傷或壞死:如嚴重外傷、大手術后、大面積燒傷、組織壞死、心肌梗死後等。
● ● 急性大出血:如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等。
● ● 急性溶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 ● 急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急性鉛或汞中毒、安眠藥中毒、昆蟲毒、蛇毒等。
● ● 惡性腫瘤:如肝癌、肺癌等。
● ●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
● 降低
● ● 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等。
● ● 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
● ● 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亢進:如脾大及脾功能亢進等。
●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免疫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 ● 化學藥物及放射損害:如X射線和鐳照射,應用抗癌藥物,嚴重的砷、銻、苯、鉛、汞中毒等。
● 升高
● ● 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蕁麻疹、食物過敏、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等。
● ● 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
● ● 皮膚病:如濕疹、剝脫性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等。
● ● 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嗜酸性粒細胞肉芽腫等。
● ● 某些惡性腫瘤:如肺癌。
● ● 某些傳染病:如猩紅熱。
● ● 其他疾病:如風濕性疾病、腺垂體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等。
● 降低
● ● 見於傷寒、副傷寒、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燒傷等。
● 升高
● ● 提示變態反應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內分泌疾病、重金屬中毒、潰瘍性結腸炎等。
● 降低
● ● 對診斷的意義不大,可見於過敏性休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應用過量、應激反應等。
● 升高
● ● 感染性疾病:如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 ● 腫瘤性疾病:如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 ● 急性傳染病恢復期、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應期等。
● ● 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減少症。
● 降低
● ● 感染:如HIV感染。
● ● 結核病:如早期淋巴細胞減少。
● ● 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
● ● 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烷化劑、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治療后及放射線損傷。
● 升高
● ● 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急性感染的恢復期、活動性肺結核等。
● ● 某些血液病:如單核細胞白血病、粒細胞缺乏症恢復期、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慢性粒單細胞白血病等。
● ● 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
● ● 惡性腫瘤:胃癌、肺癌等。
● 降低
● ● 一般情況下無臨床意義,患毛髮狀細胞白血病時單核細胞減少。
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必須由臨床專業醫師結合病史、癥狀、體征以及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全面綜合分析判斷。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T405-2012血細胞分析參考區間。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 [2] 萬學紅,盧雪峰。診斷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3] 熊立凡等。臨床檢驗基礎。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 [4] 丁磊,王青,王劍飈。臨床檢驗一萬個為什麼。基礎檢驗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