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縮窄性心包炎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是慢性炎症所導致的心包纖維增厚、粘連收縮,限制了心臟舒張與收縮,造成心輸出量減少、靜脈迴流受阻的綜合征。最常見的病因是由結核性心包炎,其次是急性特發性心包炎、化膿性心包炎、創傷性心包炎,近年來放射性心包炎、心臟手術后引起的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增多。早期表現為噁心、嘔吐、腹脹、食慾減退,進一步加重表現為黃疸、腹腔積液、心源性肝硬化,再逐漸可出現肺淤血癥狀(勞力性呼吸困難、咳嗽),晚期表現為低心排量癥狀嚴重肌肉失用及體重下降等。治療應儘早實行心包剝離術,內科主要是限鹽、利尿等藥物。竇性心動過速是心臟的代償,避免使用減慢心率藥物。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可出現黃疸、腹腔積液、心源性肝硬化等併發症。如能及早進行心包徹底的剝離術,大部分病人可獲得滿意效果,病情嚴重病人,預后較差。
● 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
●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病因以結核性最為常見。
● 其次是由急性特發性心包炎、化膿性心包炎、創傷性心包炎引起。
● 近年來放射性心包炎、心臟手術后引起的增多。
● 其他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尿毒症、藥物等少見。
● 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咳嗽、輕度胸悶、疲勞、乏力、食慾減退等,與心輸出量下降和體循環淤血有關。
● 常見的體征有頸靜脈怒張、肝大、腹腔積液、下肢水腫等。
●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確診主要依據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CT或磁共振成像、右心導管等檢查。
● X線檢查:多數心影大小正常,合併積液時可增大,可有心包鈣化。
● 心電圖檢查:無特異性表現,常見心動過速、QRS低電壓、T波平坦或倒置等,部分可出現房顫。
● 超聲心動圖:常見心包增厚、粘連、心臟變形、室壁活動減弱。
● CT或磁共振成像:可以定量心包增厚部位和程度,診斷價值優於超聲心動。CT主要發現心包增厚程度及鈣化上較清楚。磁共振成像對於軟組織顯示較CT佔優。
● 右心導管檢查可以明確診斷,特徵性表現為肺毛細血管壓力、肺動脈舒張壓力、右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右心房壓力升高且都在同一高水平。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結合心電圖、X線、右心導管等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 病史:有結核性心包炎、急性特發性心包炎、化膿性心包炎、創傷性心包炎等病史。
● 臨床表現:有勞力性呼吸困難、咳嗽、輕度胸悶、疲勞、乏力、食慾減退等癥狀。
● 查體:查體出現腹水、肝大、頸靜脈怒張、靜脈壓顯著增高等體循環淤血體征。
● 輔助檢查:心電圖、X線心包鈣化影、心臟超聲可確診,必要時行CT、磁共振成像、右心導管檢查。
● 肝硬化:有引起肝硬化的原發病存在,如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
● 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典型的心臟病史,心臟增大、雜音,應用利尿葯后靜脈壓下降。
● 限制型心肌病:和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鑒別有一定困難,結合心血管造影和超聲心動圖有助於鑒別。
● 應儘早實行心包剝離術,以解除心包對心肌的束縛,但由於縮窄心包長時間壓迫心肌,使心肌萎縮、功能減退,即便手術切除心包,有時心臟功能恢復也受影響,術后可能出現心力衰竭,必要時服用強心、利尿等藥物。
●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不但影響血液循環、呼吸等系統,還可累及肝、脾等臟器,甚至危及生命。
● 如能及早進行心包徹底的剝離術,大部分病人可獲得滿意效果,病情嚴重的病人預后較差。
● 應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儘早實行心包剝離術,防止病情發展。
● [1] 林果為,王吉耀,葛均波。實用內科學:上冊[M].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