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盂蘭盆節的結果 展開

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

盂蘭盆會是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佛說盂蘭盆經》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的超度歷代宗親的佛教儀式。

經典依據


《佛說盂蘭盆經》中說:佛弟子目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求佛救度。佛告訴他在七月十五日僧眾安居自恣之日,準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可使其母解脫。佛教徒據此說法興起盂蘭盆會。

名稱含義


《佛說盂蘭盆經》的經題解釋有兩種說法︰一說“盂蘭”是梵音,義為倒懸;“盆”是華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第二說以為“盂蘭盆”三字都是梵語音譯。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四:“盂蘭盆,此言訛也。正言烏藍婆拏,此譯雲︰倒懸。案西國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雲先亡有罪,家復絕嗣,亦無人饗祭,則於鬼趣之中受倒懸之苦。佛令於三寶田中供具奉施佛僧,祐資彼先亡,以救先亡倒懸飢餓之苦。舊雲︰盂蘭盆是貯食之器者,此言誤也。”

節日活動


依據《佛說盂蘭盆經》而舉行儀式,創始於梁武帝蕭衍。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記載,梁武帝時設立了“盂蘭盆齋”。此節日期間,除施齋供僧外,寺院還舉行誦經法會以及舉辦水陸道場、放焰口、放燈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