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綢緞島的結果 展開
  • 位於鴨綠江口主航道中國一側
  • 緋緞島

綢緞島

位於鴨綠江口主航道中國一側

綢緞島是鴨綠江的江心島,面積67平方公里,為鴨綠江江口上第二大島。綢緞島位置位於鴨綠江口主航道中國一側,近代以來由鴨綠江泥沙淤積而成,現屬朝鮮平安北道薪島郡,同時為朝鮮經濟特區候選地。

歷史


鴨綠江口地區列島是近代以來隨著鴨綠江泥沙淤積逐漸形成的。從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大清廿三省與地全圖—附朝鮮州道與地圖》可以看出,當時的鴨綠江口在朝鮮境內,而薪島、黃金坪、綢緞島等島尚未形成。
據資料記載:“大東溝(位於現西漢道中部)做為一個港口來看居輻揍點的地位。……木材從江的上游放下來,全部集中於此地,再經稅務局辦理手續后裝海輪外運各地。”即使到了1905年其主汊性質仍未改變,另據航運史記載:西汊道入海的西南深槽水道是“當時江口寬27公里內的唯一深水航道,3000噸級船舶可自由通航。”據考證:當時的西南水道上段現在已居陸地上,相當與廟溝的位置,而廟溝與現代江岸之間的葦塘是1905年—1927年間淤積而成的。當時的黃草坪(現黃金坪)是一個不見蘆葦生長的小沙洲,信倜坪也很小,迎門港還未露出水面。西汊道的徑流可以通過蚊子溝、迎門港、廟溝等多個北東向的分支與東汊道相通。
因此,在1933年印製的分省地圖鴨綠江口地區可以看出,綢緞島仍未形成,而薪島則在鴨綠江口主河道南側,靠近朝鮮一側。之所以將薪島划入朝鮮境內,與鴨綠江口主汊道的變化相關。目前鴨綠江徑流量的98%從薪島列島以東汊道入海,西汊道已成為基本脫離鴨綠江徑流影響的廢棄汊道。然而,在60多年前,西汊道曾是徑流的重要入海通道,更早的時期甚至是鴨綠江徑流主要入海通道。
後來,由於沉積作用,西汊道中沙洲橫生,廟溝等邊灘加高轉為陸地,黃草坪、迎門信倜坪也淤高轉為河口沙島,西汊道的流量開始大幅度減小。西汊道在其漸漸消亡的過程中,又突然地受到了強烈的人工干擾,使這一時期的三角洲演變變得十分特殊。因西汊道沉積作用強烈使水流流路多變、灘多水淺,降低了航運價值。1941年開始,日偽開闢了南深槽水道(為了侵略的需要),俗稱“南水道”。並堵截了迎門港等與東汊道相通的支汊與西南水道、洋魚崗水道。這些工程使西汊道的流量比整治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增加的流量大部分為潮流,河水徑流只佔10%左右,這種水動力條件使西汊道深槽不斷刷深,而灘面卻漸漸淤高。1942年又修了水豐電站大壩使河流輸沙顯著減少,挾沙能力顯著提高。這樣,堵塞了的東、西汊道的連通支汊很難再遷移變化,泥沙開始在人工造成的低能環境中落淤。薪島、信倜坪和黃金坪之間的淺灘不斷淤積的結果終於使信惆坪和薪島淺灘連在一起,形成今日的綢緞島。東大坪和大東溝口外的邊灘也因淤高而轉變為陸地。這一時期河口三角洲的面積明顯增加。最終形成了綢緞島。
綢緞島
綢緞島
雖然從今天看來,綢緞島、薪島靠近中國,但這是近現代以來才形成的結果。因此,無論是1935年《最新中華形勢一覽圖》,還是1943年中華民國國防部測量局繪製的鴨綠江口局部,均顯示薪島在朝鮮境內(綢緞島尚未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根據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邊界條約》第二條關於“在本條約簽訂前,已由一方公民定居或耕種的島嶼和沙洲,即成為該方的領土,不再改變”之規定,薪島、綢緞島歸朝鮮所有。

現狀


該水路在四十多年前是連接江和海的一個重要運輸通道,但隨著歲月流逝,河道淤積和河床變窄,實際上已喪失了運輸作用,同時也失去了作為中朝界線的意義。

影響


有媒體稱,綢緞島的喪失,使中國永遠失去了鴨綠江的出海口,不得不建設丹東新港。同時失去了獲得河口段大片新生土地和島嶼的機會,失去了大片的海洋國土。
但這是不了解中朝邊界歷史及現狀的觀點,綢緞島是近幾十年才形成的泥沙島嶼,且由於鴨綠江口一直向南移動才出現了現在的邊界現狀。且由於鴨綠江是中朝界河,中朝兩國船隻可在江上任意地點任意航行,故中國船隻出海權並未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