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癥狀性心肌缺血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是指患者無心絞痛或心肌缺血相關的主觀癥狀,而經檢查發現有客觀證據的一過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種特殊類型。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多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冠心病合併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肌梗死後的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的患者、長期精神緊張者等。此外,隨著年齡的增加,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發生率明顯增高。與有癥狀性心肌缺血一樣,無癥狀性心肌缺血也是由於心肌耗氧量增加及心肌血供減少導致。病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無心肌缺血的臨床癥狀,如胸痛、胸悶等。主要採用治療冠心病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抗血小板葯、調脂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β受體拮抗劑。必要時採取介入或手術治療。由於無明顯臨床癥狀,不易被患者感知,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導致心機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及安全。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或內科

病因


● 與有癥狀性心肌缺血一樣,無癥狀性心肌缺血也是由於心肌耗氧量增加及心肌血供減少所致。病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
● 不產生胸痛的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發生時,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較輕或未達到心絞痛的閾值。
● 不同個體對疼痛的感受不同或個體的疼痛閾值升高。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後的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的患者、長期精神緊張者、痛覺不夠敏感者,在其心肌發生缺血改變時,疼痛閾值升高,因而無心絞痛癥狀。
●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發生早期,患者體內的鎮痛物質水平升高。
● 心臟在一次或短暫缺血後會對隨後長時間且更為嚴重的缺血性損傷產生耐受性,即缺血預適應。

癥狀


● 患者無心肌缺血的臨床癥狀,如胸痛、胸悶等。多於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掃描及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中發現心肌缺血。

檢查


● 確診無癥狀性心肌缺血需要進行心電圖或影像學檢查等。
● 心電圖
● ● 心電圖記錄中,會出現短暫的 ST段改變。
● 動態心電圖
● ● 不僅能檢出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而且還能觀察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發作頻率、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可在病人從事日常活動或在醫院外長時間活動時記錄到患者的心電圖。
● 放射性核素檢查
● ● 放射性核素檢查對診斷本病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 冠狀動脈造影
● ● 雖然可以直接觀察冠狀動脈的病變,但為有創檢查,有一定的併發症,且不能提供心肌血流灌注的具體信息。

診斷


● 醫生根據陰性臨床表現、心電圖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沒有心肌缺血的臨床表現。
● 靜息、動態或負荷試驗的心電圖檢查和(或)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像,發現患者有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心肌缺血,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可確診。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與慢性穩定性心絞痛、心肌炎、心包炎等疾病進行鑒別。
● 醫生通過臨床表現、靜息或動態心電圖檢查、放射性核素檢查、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做出鑒別診斷。

治療


● 主要選擇藥物治療,必要時手術或介入治療。
● 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戒煙、酒和避免誘發心肌缺血的劇烈活動。
● 應用抗心絞痛藥物,如抗血小板葯(如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調脂藥物(如阿托伐他汀、依折麥布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培哚普利、纈沙坦)、硝酸酯類藥物(硝酸異山梨酯)等。
● 除藥物治療外,對於嚴重的冠脈狹窄,可應用血管重建術治療 ,如放置支架、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搭橋”)等。

危害


● 由於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不易被患者感知,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導致心機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和安全。

預后


● 預后與其基礎疾病、冠狀動脈的病變程度、心功能等有關。
● 一般較好,治療得當可防止其發展為嚴重類型,特別是猝死。在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患者中,運動誘發的ST段壓低者心臟病死亡率增高,預后不良。有三支病變或左主幹病變者預后差。

預防


● 採用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戒煙、限酒,適度運動,心態平衡。
● 控制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危險因素,定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