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霞

汪子霞

汪子霞(1900—1931),化名張三,汪水,中國共產黨員,楓橋汪家莊人(今屬赤壁人)。

目錄

正文


汪子霞(1900—1931),又名汪德盛,化名張三,汪水,楓橋汪家莊人(今屬赤壁人),師範畢業。1925年參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到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
1926年,汪與徐敬之等人一起秘密籌辦、發展農協會員,第二年召開了數千人的群眾大會,成立了楓橋團農民協會,汪任農協會組織委員。並組織了以300多名農會會員為骨幹的農民軍,開展抗租抗債和鎮壓反革命活動。汪帶領群眾捕捉反動團總,處決了幾個民憤極大的土豪劣紳。1927年,汪將所帶領的農民編入鄂南農民革命軍第一路軍,參加鄂南秋收暴動。暴動失敗,與徐敬之轉移到沔陽。
1929年,汪同徐敬之等20人回到蒲圻,先後建立了羊樓洞、望夫山、柳家山、隨陽、木蘭等黨支部和伴旗山黨小組。5月,中共蒲圻縣委在茶庵嶺金峰成立,汪被選為縣委委員。
1930年,汪領導鄂南赤色游擊隊,開展大規模的練兵運動。5月下旬,汪奇襲了益陽橋高橋沈家保安隊,殲敵百餘人,繳槍60餘支,生俘敵隊長邱以金。6月底,又以辦酒席“請客”為由,一日之內,殺了9個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隨後,汪又發動了哮咆嶺之戰,打垮了長期盤踞在白駒、熊家嶺和八斗角一帶的張華山、李蒓川的土匪武裝,繳槍40餘支。年底,汪又發動了龍坑之戰,繳槍70餘支。在多次戰鬥中,汪所部鄂南赤色游擊隊發展到3000多人,正式改編為“鄂南特委紅軍獨立師”。
1931年1月,汪率部去江西萬載整編,部隊編為“鄂南工農紅軍第二師”,汪任師長。以後,這支部隊投入了反“圍剿”的戰鬥。第一次反“圍剿”時,汪奉命開赴通山,與紅三師聯合攻打高橋,擊潰了敵人,取得勝利。第二次反“圍剿”時,汪率部轉戰通山,在大畈誓師,與國民黨政府軍19師、33師進行了多次血戰。第三次反“圍剿”后,汪率部返回蒲圻,又發動了洪山寺戰鬥,徹底打垮了洪山寺鏟共團總宋省三的部隊,擊斃了宋省三。
1931年8月,汪率部到金紫山進行休息整訓,被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