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炒

清炒

清炒,實際上就是青炒。

簡介


● 英文名稱:Plain Stir-bak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古籍摘選


● 凡使酸棗仁,以葉拌蒸半日,去皮尖,後人有炒用者。(《修事指南》)

名詞解釋


● 凈藥材或切製品置鍋中,不加輔料,用文火炒至表面黃色;或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黃色,斷面色加深,取出放涼的炒製法。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清炒是將藥物置於鍋內,不加輔料直接翻炒的炮製法,也叫單炒。清炒又有炒黃、炒焦和炒炭之分。藥材炒制完成後需進行適當洒水,晾乾,主要為了避免復燃。

炒黃

● 炒黃是指將藥物炒至表面微黃,或能嗅到藥物特有的氣味為止。
● 如炒牛蒡子、炒紫蘇子。

炒焦

● 炒焦是將藥物炒至表面焦黃,而內部淡黃。
● 如焦山楂、焦白朮、焦麥芽等。

炒炭

● 炒炭則將藥物炒至外部枯黑,而內部焦黃為度,俗稱“存性”。
● 如艾葉炭、地榆炭、姜炭等。

古代應用

● 炒在歷代本草中出現多次,也是最為主要的炮製方式之一。
● 《雷公炮炙論》中記載:草木類中藥酸棗仁“後人有炒用者”;蟲魚類中藥蜈蚣,“先以蜈蚣木末或柳蛀末於土器中炒”。
● 《本草衍義》中記載:金石類中藥白石脂“微微炒過”;草木類中藥巴戟天"銼、炒,同為末”。
● 《湯液本草》中記載:草木類中藥烏頭“再炒,令表裡皆黃”;蟲魚類中藥虻蟲“炒,去翅足”。
● 《炮炙大法》中記載:金石類中藥赤銅屑“用好酒入砂鍋內炒”;草木類中藥甘草“用蜜水拌炒”;禽畜類中藥鹿角膠“或炒成珠亦得”;蟲草類中藥原蜂蛾“炒,去翅足用”。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周禎祥,唐德才。中藥學.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上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 [4] 凌一揆。中藥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