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是指任何腹腔內臟器(包括腹膜)的感染,病原體侵入宿主腹腔、腹膜后腔或腹腔內臟器后造成明顯損害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腹腔感染是一類疾病的統稱,既包括常見的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同時也包括危害較大的術后腹腔感染、急性重型胰腺炎(感染期)以及病死率極高的糞汁性腹膜炎。腹腔感染易發生於腹部外傷后、手術后、腹腔臟器穿孔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不同類型腹腔感染主要的病原體不盡相同。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革蘭陰性桿菌,其次是肺炎鏈球菌、腸桿菌、厭氧菌(主要是脆弱類桿菌)的混合感染多見。第三類型腹膜炎致病菌多為耐葯菌。腹腔感染主要表現為腹膜炎和/或腹腔膿腫。感染的部位及發展過程不同,腹腔感染的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典型的臨床表現是發熱、嘔吐、腹痛、腹瀉、腹部壓痛及反跳痛、腹肌緊張。腹腔感染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和腹腔引流為主。嚴重腹腔感染容易繼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預后較差,臨床病死率>50.0%。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感染科、消化內科

病因


● 腹腔感染是由於病原體侵入腹腔、腹膜后腔或腹腔內臟器造成的。腹腔感染是一類疾病的統稱,既包括常見的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同時也包括危害較大的術后腹腔感染、急性重型胰腺炎(感染期)以及病死率極高的糞汁性腹膜炎。
● 原發性腹膜炎:90%以上是由單一細菌引起。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革蘭陰性桿菌,其次是肺炎鏈球菌。
● 繼發性腹膜炎:多由空腔臟器穿孔、壞死或細菌在腹腔內播散引起。在上消化道以腸桿菌科細菌為主;下消化道以混合感染多見,其中包含厭氧菌(主要是脆弱類桿菌)。
● 繼發性腹膜炎經規範治療后腹腔感染持續存在,或緩解后又反覆發作,稱為第三類型腹膜炎。第三類型腹膜炎致病菌多為耐葯菌,可為腸球菌、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與鮑曼不動桿菌以及真菌。
● 膈下和上腹部的腹腔膿腫主要以腸道桿菌為主。
● 下腹部和盆腔膿腫則主要是厭氧脆弱類桿菌和需氧腸道桿菌,也有其他類桿菌和梭狀芽胞桿菌。
● 腹腔感染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女比例並無明顯差異。易發生於腹部外傷后、手術后、腹腔臟器穿孔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癥狀


● 感染的部位及發展過程不同,腹腔感染的臨床表現各不相同。
● 典型的臨床表現是發熱、嘔吐、腹痛、腹瀉、腹部壓痛及反跳痛、腹肌緊張。
● 腹腔感染主要表現為腹膜炎和/或腹腔膿腫。
● 原發灶經過治療病情好轉,數天後又出現持續發熱、乏力、上腹部疼痛,疼痛在深呼吸和轉動體位時加重,有持續性鈍痛向肩背部放射。
● 可有脹痛氣急、咳嗽或呃逆。
● 可伴有腹痛、噁心、嘔吐、腸套疊等消化系統癥狀。
● 社區獲得性腹腔感染在感染源控制后感染癥狀持續存在。

檢查


● 確診腹腔感染主要依靠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超聲或CT引導下的經皮穿刺引流等。

體格檢查

● 有典型的腹膜刺激征:壓痛、反跳痛、肌緊張。

實驗室檢查

● C反應蛋白:升高可反應機體炎症的程度。
● 血常規檢查:通常白細胞增多,但當病情嚴重或機體免疫低下時,白細胞可不高或降低。
● 細菌培養:留取感染相應部位組織及體液的標本進行細菌學培養,以便儘早明確致病菌的種類及藥物敏感變化。

影像學檢查

● 腹部CT掃描:可實現定位、定性診斷,可藉助於“三維重建”技術,更為直觀地了解腹腔內感染灶範圍、毗鄰關係,從而規劃手術或穿刺引流入路及實施方案,是腹腔感染影像學診斷的金標準。
● 腹部X線平片:檢查可見腸腔脹氣並可有多個氣液平面等腸麻痹徵象,確定病變情況。
● B超檢查:可明確顯示膿腔的大小、部位、深淺度,主要用於診斷肝膿腫、脾膿腫及盆腔膿腫。

超聲或CT引導下的經皮穿刺引流

● 腹腔膿腫診斷的金標準,可細菌培養,確定致病菌,對改善預後有幫助。

診斷


● 醫生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結合病史診斷腹腔感染。
● 術后出現發熱、腹痛、腹脹,食慾減退、脈率快或弱而無力,甚至血壓下降。
● 若表現為上腹痛,在深呼吸和轉動體位時加重,有持續性鈍痛向肩背部放散。
● 膿腫大時可有脹痛氣急、咳嗽或呃逆。
● 查體:膈下和季肋區有叩擊痛、壓痛、肝濁音界升高。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腹部叩診呈鼓音或移動性濁音。聽診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 腹腔引流液或穿刺液細菌培養陽性。
● 影像學檢查如腹腔超聲及CT等,或再次手術證實腹腔內感染病變的存在,如化膿性滲出、局部膿腫等。
● 血常規:白細胞或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
● B超或CT引導下的診斷性穿刺是腹腔膿腫診斷的金標準。
● 既往在護理機構內有過輸液、傷口護理、透析;既往使用廣譜抗生素史;既往已確定耐葯菌感染史。

鑒別診斷


● 腹腔感染的鑒別診斷主要是病因及類型鑒別。
●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不能自己判斷,需要醫生來鑒別腹腔感染的病因及類型。
● 根據病史、查體、實驗室化驗、影像學檢查可明確診斷。

治療


● 腹腔感染的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源,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
● 採用各種措施去除感染灶,消除促進感染形成和播散的各種因素,以及引流腹腔內滲液或膿腫;清除壞死組織;移除腹腔感染的源頭,糾正導致腹腔感染的解剖異常。
● 在治療開始前,應儘可能收集膿液、穿刺液等標本送細菌塗片染色、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然後根據感染的部位和性質,結合細菌耐葯情況,開始經驗性治療。嚴重感染時可在原方案基礎上加用藥敏報告敏感的抗菌葯。
● 合併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要進行臟器功能支持治療。

危害


● 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 可導致感染性休克、敗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預后


● 腹腔感染的轉歸與機體狀態、病原體毒力、臨床治療處理措施等因素有關。根據致病菌的毒力、環境條件、機體的防禦能力及受累器官結構的破壞情況腹腔感染可發生以下3種結局。
● 感染局限化:有的自行吸收,有的形成膿腫。膿腫經切開引流后,排出膿液和壞死組織,膿腔逐漸為肉芽組織所填滿,最後形成瘢痕而癒合。
● 轉為慢性感染:受累臟器有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礙,當機體的抵抗力變弱時,慢性感染可再行急性發作。
● 感染擴散:感染向周圍組織或臟器迅速擴散,並侵入血液循環,引起全身性感染,甚至發生膿毒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者可導致患者死亡。

預防


● 重視常規體檢,包括定期健康體檢、個人經常性的自我體檢。發現異常及早就診。
● 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營養與平衡的飲食、加強體育鍛煉。
● 定期隨訪慢性病,及時了解病情變化。
● 嚴防濫用抗生素。
● 積極向上的心態,增強對抗疾病的信心。
● 必要時進行外科治療,去除感染源。

參考文獻


● [1] 趙玉沛,劉德培。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臨床醫學:普通外科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2] 劉續寶,龔軍。外科性腹腔感染的重要性.中華普外基礎與臨床雜誌,2010:17(11):1123-1125.
● [3] 黎麗芬,管向東,陳娟。腹部術后腹腔感染感染53例臨床分析.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3:24(1):85-88.
● [4] 徐漢英,肖艷平,肖華。闌尾切除術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學。中國感染控制雜誌,2017:16(7):647-649.
● [5] 李原,任建安。腹部創傷合併腹腔感染診治進展。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6:36(2):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