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禪心

古箏曲

【雲水禪心】註解:寄禪心於雲水,其意義在於:清逸逍遙,盡在雲水中,禪之意境,亦盡在雲水中。這種悠然自得的心境,可超越浮塵和人世的雜亂無緒的情結。天地間事物的變化,延伸,可在這一動一靜中展現,升華,直至變得寧和。----梅湘涵

創作背景


雲水禪心
雲水禪心
古箏曲——《雲水禪心》:(曲:鄒建平王森地奏:王珣閻愛華)選自掬水專輯,
同專輯的曲目還有:步步清風,柳色新,雪山寺景等等
古箏叮叮咚咚地婉轉,如流水潺潺。竹林扶疏,泉石相映,天籟一般的絕妙之音漫卷漫舒,營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彷彿天地萬物全都溶在了這一份亦真亦幻的意境之中。
偶爾幾聲清越短促的琵琶,像花朵碎密如錦,飄浮在綠枝之間。輕柔清麗的電子樂,如廣袤的天際幾朵白雲,悠然飄遊,使得曲子的氣韻更加柔和飄逸。揭開音樂禪意神聖的面紗,感覺到的是江南絲竹般的清幽。空山鳥語兮,人與白雲棲.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魚兒戲.

歌曲歌詞


曲譜:(演唱:風中採蓮)
空山鳥語兮,人與白雲棲,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魚兒戲。
風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
紅塵如夢聚又離,多情多悲戚.
望一片幽冥兮,我與月相惜.
撫一曲遙相寄,難訴相思意.
我心如煙雲,當空舞長袖.
人在千里,魂夢常相依。紅顏空自許.
南柯一夢難醒,空老山林.
聽那泉水叮咚叮咚似無意,
映我長夜清寂.
雲水禪心,屬於佛教音樂,這種悠然自得的心境,可超越浮塵,和人世的雜亂無緒的情結。天地間事物的變化,延伸,可在這一動一靜中展現,升華,直變得寧和。

鑒賞評價


佛家禪宗思想對人的啟示是“四大皆空,寧靜淡泊,超然脫俗”。雲水禪心是佛曲,它把佛家禪意巧妙而自然的蘊含在了串串音符之中,聆聽,如小橋流水,清澈舒暢。聽雲水禪心,感覺某些神韻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很相似,一個是用文字來寄託,一個是用音樂來抒懷,都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願望。

弦外佳音


范傳福書法
范傳福書法
北宋時期,有一古曲,名曰【雲水禪心】。雖與現代版本不一,但各盡其
妙,伯仲之間。
石景山【今在四川永順縣西北石土山】浮萍庵中有一位女尼,法號禪心。悟性頗高,慧質天生,其師父甚為喜愛,圓寂后,禪心便是庵中師太。
不久,庵中來了一個遠遊的道士,道號“雲水真人”。本說是到庵中借宿,但一住就是一年余,卻毫無還意。
日里則與禪心大師切磋琴藝,夜則觀賞星辰。
久而久之,就有人說起閑話。
被逼無奈,雲水真人與禪心大師辭行。禪心遠送十六里,也終須一別。禪心折柳相贈,雲水奏曲辭別。
曲中除了靈台空明,無牽無掛的佛家思想之外,更有的是兩情相悅,相聚甚歡的絲絲情意。
禪心迫於佛門女尼之戒,灑淚為雲水送行。此曲名曰:雲水禪心。
傳說後日禪心鬱鬱而終,英年早逝。病危之際,在七弦琴上,撥出了此曲的第一個音符。手一垂,圓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