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長
中國現代男作家
千夫徠長,1962年出生於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后旗,中國現代男作家。20世紀80年代離開草原,進城讀書,開始文學創作。
千夫長,1962年出生於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后旗。80年代離開草原,進城讀書,開始文學創作。
1987年移居廣州至今。教過書,辦過報刊,闖過海南,經營過酒業公司,廣告策劃公司。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
十多年前用鶴野等筆名移植港台模式,在《深圳特區報》、《羊城晚報》、《京華時報》、《周末畫報》等多家媒體開設個人寫作專欄。2003年推出魔幻長篇小說《紅馬》,並成為作家出版社重點暢銷書。登上了權威的《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北京圖書訂貨會圖書訂貨排行榜。“花城出版社”出版專欄結集《野腔野調》。
千夫長
千夫長
現居廣州,為廣東文學院第二屆簽約作家。
千夫長
簡約文字,格言句式,詼諧對話,情節細緻感人,故事緊張生動,一場婚姻形態的真相掃描,是簡訊建構長篇氣質。千夫長耗時長達一年,完成從構思、創作、修改、定稿這一漫長的過程。作為文學新樣式的首創者,千夫長探索到了手機文學發展的多種可能,讓文學抵達到更為壯闊的市場空間。
千夫長
地氣蒸騰給予我們義無返顧的力量,慈愛的月光在樹影婆娑間把我們撫慰。我們在城外登上一條穿越古今載滿傳說的情船,風景卻不堪遊覽。
城外溫柔客棧里我們開始一個又一個激情夜,我用寬闊的胸懷仁愛的心靈呵護你,每一份愛都情不自禁地滴在流水的日子裡,有聲音也有影子。
愛已經開始就無法停止。我們是自己愛的主人,只要有愛就一定有路,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我相信你,你相信我,我們相信愛,相信未來。
我語無倫次地發誓:當你皺紋爬上眉頭,黃瓜身條開始向冬瓜轉型時,凝望你的眼神仍然迷離滿足,任牆外桃紅柳綠你永遠是我痴迷的四季故事。
簡訊告急,城內危機,回去平息。要天長地久,就不能天天擁有,天天在一起,就難永遠在一起,愛情的妙處就是若即若離。一急我就話語如詩。
千夫長
主辦方深圳市中財公物拍賣有限公司認為,千夫長的小說具有真、珍、爭的三個特點而成為他們挑選的對象。真是指作品是作者本人的創作;珍則指作品創造了拇指文化(簡訊小說、簡訊新聞故事等多種體裁),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爭則指作品能滿足市場需求,得到了海內外文化傳媒界的關注。
千夫長介紹說,《城內》是一部家庭婚姻問題小說,它以每70字為一個章節,在小說中,作者退出了現場敘述,用簡約的文字、格言的句式和詼諧的對話來推進情節、營造懸念。而讀者在閱讀時則通過簡訊形式,每天限量閱讀2條各70字,一個月可讀完全篇。
手機小說的出現引發了讀者和文學界的熱烈爭議。有人批評手機小說的商業性和娛樂性壓倒了文學性,它用技術與商業的合謀,轉移了公眾的注意力,以至把文學變成了一種商業味濃厚的媒體風潮,是文學向商業的一種妥協。推崇者卻讚譽手機小說開創了“一種新的文學樣式”。華東師大教授吳俊認為,手機小說的出現是摸准了時代脈搏的,它創造了一種嶄新的文學消費體驗,在受眾、形式、閱讀期待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它將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文學的審美標準和閱讀方式。“手機小說,這究竟是文學的幸還是不幸?”隨著《城內》的問世,這場爭論還將延續下去。
千夫長
對於出版手機簡訊小說《誰讓你愛上洋蔥》的戴鵬飛與自己爭喝手機小說“頭碗湯”的傳言,千夫長說:“戴鵬飛是我的內蒙古老鄉,我們之間根本不存在爭鬥,因為他的小說是靠主人公互發簡訊而成篇的,而我的小說則是適合手機連載的小說,根本上是不同的。”
徠當初《城外》寫成后,千夫長面向手機簡訊的運營機構進行了一次競標,最終創下18萬元的版權轉讓費。對於這種“一字千金”的成功商業行為,千夫長表示:“坐冷板凳、生活清苦,這種對作家和文學的悲劇性註解是不對的。我覺得商業和文學是一體的,通過自己的商業頭腦讓自己的文學作品成為商品,並不會損害文學的尊嚴。我一面會進行傳統小說的創作,如長篇小說《紅馬》等;另一方面,我也會繼續手機小說的創作,既然已經開創了文學、市場和科技的完美結合,那麼繼續下去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他是一個作家,因為他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他是一個商人,因為他的寫作總是充滿了功利。他自稱是一個“懂得做生意”的人,他更是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是他第一個將寫作專欄從港台引進內地,是他第一個創作出第一部商業化的簡訊小說。一部只有4200個字的小說,竟然賣了18萬人民幣,文學究竟該曲高和寡,還是應該和市場接軌,這是個問題。不過早起的鳥兒有食吃,有食吃就餓不死,這或許就是千夫長給我們的啟示。 2004年,有一個名字怪怪的人,在文壇“攪局”,令電信業震撼,更在海內外媒體上搶盡風頭。在“媒體熱潮”中,說他“吃螃蟹”、說他創造“文學神話”,也就罷了。最令人惆悵的話語是:“他令幾乎所有碼字兒的,都跌破了眼鏡。”
歲暮天寒,辭舊迎新,忙於“盤點”的機構又將他和“關鍵詞”接連選入“2004年十大消費酷詞”、“2004年中國閱讀報告”、“2004文化年鑒”和“2005最流行的見面語”等名目繁多的版本。
從《城外》到《城內》短暫的一年,國內的手機簡訊小說(文學)業可謂波瀾乍起就浪濤洶湧。首先是《城外》在成功實現無紙無線閱讀流通之後,作為商業文學的典型案例編撰成書《城外》;隨後,多家媒體或者各類文學組織以簡訊文學為旗號,組織簡訊小說等文學形式的群體性多樣化創作;更有媒體對這一文學+商業的現象進行層層解剖、熱切關注並跟蹤其最新態勢進行報道。《城內》的完成無疑是這手機文學創作熱浪中的又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