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腺瘤

小腸腺瘤

徠小腸腺瘤是源於小腸黏膜上皮的良性腫瘤。小腸腺瘤是小腸良性腫瘤中較多的一類,約佔35%。多位於十二指腸及迴腸。可發生於任何年齡,40~60歲多見。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小腸腺瘤病因尚不清楚,有報道,家族性遺傳為其中因素之一。小腸腺瘤一般生長較慢,可在較長時間內常無癥狀。隨著病程發展,約有50%的患者有較明顯癥狀,最常見的表現為腹痛、腸套疊、消化道出血及其他消化道癥狀。小腸腺瘤以手術治療為主。小腸絨毛狀腺瘤有30%~50%的癌變率,管狀腺瘤的癌變率為3%~8%,小腸腺瘤亦可發生套疊和出血。多數病例可治癒,極少數病例有癌變風險。

就診科室


● 胃腸外科、普通外科

病因


● 小腸腺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

癥狀


● 小腸腺瘤一般生長較慢,可在較長時間內常無癥狀。隨著病程發展,約有50%的患者會出現明顯癥狀,最常見的表現為腹痛、腸套疊、消化道出血及其他消化道癥狀。
● 腹痛
● ● 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多位於中腹部或臍周,多數為間歇性疼痛,呈陣發性加重,有隱痛、鈍痛、脹痛甚至絞痛,疼痛多在進食后發生,常可自行緩解或減輕。隨病程而加重。
● 消化道出血
● ● 表現為間歇性黑便或僅有大便潛血陽性。長期的慢性失血可致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或萎黃、消瘦。另一部分患者有急性消化道出血,出現暗紅色或鮮紅色便,有時也可反覆發作。
● 其他
● ● 腹部不適、噯氣、噁心嘔吐、體重下降、腹脹甚至腹瀉等,也可能出現黃疸(皮膚和眼球發黃、尿色黃)。

檢查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是本病診斷的主要依據。管狀腺瘤呈息肉狀,單發或多發。鏡檢見腫瘤細胞主要為單層柱狀上皮被覆的腺體組織,腺體大小較不一致,形狀較不規則,上皮有輕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偶見。絨毛狀腺瘤肉眼見腫塊體積往往較大,呈乳頭狀或絨毛狀。鏡檢見主要由絨毛狀結構,絨毛表面覆以分化較成熟的單層柱狀上皮細胞。
● X線檢查
● ● 利用小腸鋇灌注法檢查可使診斷符合率提高到80%~90%,包括對小腸進行逐段分次檢查。X線影像有:充盈缺損、黏膜紋消失、龕影和腸腔狹窄等,還可顯示腸套疊徵象及多發性節段性病變。
● 纖維內鏡檢查
● ● 對於十二指腸腺瘤有較重要意義,小腸鏡有助於上段空腸腺瘤的診斷,纖維結腸鏡對於末段迴腸腺瘤診斷有幫助。
● 選擇性腸系膜上動脈造影
● ● 對消化道出血的定性及定位診斷有重要意義,可顯示瘤體形態的大小,腺瘤部位的血管走行及排列,及邊界等。
● 剖腹探查
● ● 對於不能明確診斷而疑為小腸腫瘤的患者,可做剖腹探查。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各種輔助檢查,綜合進行診斷。
● 便血或黏液血便史。
● 纖維內鏡檢查發現小腸隆起腫物,表面光滑。
● 鋇劑灌腸見充盈缺損。
● 組織病理學檢查是本病診斷的主要依據,病理診斷排除惡性腫瘤等其他病變。

分型


● 根據組織學結構小腸腺瘤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管狀腺瘤
● ● 呈息肉狀,多帶蒂,多單發,也有多發,多發的病例常集中在一段腸管,也有累計整個小腸甚至胃腸道者。
● 絨毛狀腺瘤
● ● 較管狀腺瘤少見,體積較管狀腺瘤大,但大多數<5厘米。
● 混合性腺瘤
● ● 又稱絨毛腺管狀腺瘤,上述兩種結構並存,生物學行為介於上述兩種腺瘤之間。
● 其他類型
● ● 另外尚有錯構瘤性息肉,為腸黏膜肌層不正常過度生長所致。如波伊茨-耶格綜合征,又稱色素沉著息肉綜合征,是一種顯性遺傳疾病,患者口唇、頰黏膜、牙齦、手足屈側的皮膚有黑色素斑(簡稱黑斑),多於兒童和青春期出現,組織學上為一種錯構瘤。

鑒別診斷


● 小腸腺瘤需要和小腸其他類型的腫瘤等相鑒別。
● 醫生通過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小腸絨毛狀腺瘤有30%~50%的癌變率,管狀腺瘤的癌變率為3%~8%,小腸腺瘤亦可發生套疊和出血,故治療上以手術切除為宜。
● 帶蒂者可做小腸壁楔形切除;較大而無蒂或因腸套疊致腸管血運不良者,可做腸切除吻合術。
● 十二指腸腺瘤可於內鏡下行腺瘤切除,十二指腸乳頭部的腺瘤局部切除后需做膽總管和胰管的引流,對已經惡變的十二指腸絨毛狀腺瘤應考慮做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危害


● 小腸絨毛狀腺瘤有30%~50%的癌變率,管狀腺瘤的癌變率為3%~8%,小腸腺瘤還可發生套疊和出血。

轉移性


● 小腸腺瘤為良性腫瘤,不會發生轉移。但發生癌變者可以發生轉移。

預后


● 腺瘤切除后預后良好,十二指腸良性絨毛狀腺瘤局部切除術后複發率為30%左右,需定期複查。

預防


● 本病尚無特殊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