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柿子樹

老柿子樹

《老柿子樹》是一部由谷錦雲執導,張明、楊曉文編劇,斯琴高娃、韓福利等主演的革命戰爭劇。該劇根據甘肅省話劇院獲得全國文華獎的同名話劇改編而成。

該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黃河邊上一戶李姓人家,在全國人民保衛黃河的大合唱中挺身而出,走進了不平靜的歲月的故事。

徠該劇於2008年3月31日在央視8套黃金檔首播。

劇情簡介


電視劇海報與劇照
電視劇海報與劇照
抗日戰爭時期,全國人民端著土槍、洋槍,揮著大刀、長矛在抗擊日本鬼子,全國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喝黃河水長大的黃河人,共有著一個黃河的屬性“永不低頭,永遠向前“。下游的黃河在咆哮、在怒吼,抗日的硝煙和打鬼子的吼聲飄到了黃河的上游,於是,黃河上游邊上的一戶李姓人家,也在黃河的吼聲和全國人民保衛黃河的大合唱中挺身而出,走進了不平靜的歲月。故事中的李戶人家的“娘”如同吞泥含沙的黃河一般。
生長在黃河邊從沒出過大山的娘,不知道什麼新奇的革命道理,但她如同從天邊流淌過來的黃河水一般,骨子裡刻著做人的“天理”。黃河的天理是順著河道一直緩緩向前,娘的“天理”便是家中不能出土匪,黃河人必須打鬼子。於是,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讓大兒子陪著她在黃河邊上尋找當了土匪的四兒子火德,要把走了邪道的火德拉到正道上來。在骨子裡刻著“天理”印記的娘,其骨子裡也留存著愚昧的封建烙印,這種落後與愚昧的烙印,也讓這個善良而又純樸的黃河女人做出了讓人痛恨的傻事,奏出了一段段與時代不合的音符。於是,一個知天理的娘和一個愚昧的娘共融一身,形成了一個矛盾的載體,這個載體便是一個讓人讚歎又讓人哀嘆的黃河女人。
全國解放了,娘的頭髮也全白了,當白髮的娘得知當共產黨的三兒子水德倒在了解放蘭州的戰場上時,她沒流一滴淚,已經明白了革命道理的娘知道自己的兒子是為解放窮苦人犧牲的,她在為這個兒子驕傲的同時,也苦等著二兒子木德的消息,她知道木德和國民黨的軍隊敗逃到了台灣,但她更知道,她的兒子走到哪兒也忘不了她這個黃河邊上的娘,總有一天會回到黃河邊,回到娘的身邊。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斯琴高娃
陳逸恆張金貴
王硯輝金德
韓福利木德
張永健水德
尹鑄勝火德
朱 衡李 文
吳 疆翻天紅
李大剛張銀貴
張 琳白翠翠
張光正白善民
李樹聲陳喜貴
陳長海黃縣長
白建才馬 龍
劉交心過山虎
李宗嶧六 子
曹 磊李繼光
王 昊寶 玉
任璐璐金貴妻
馬書立柱 子
劉 寧狗 子

職員表

出品人高 峰 馬潤生 王 強 石 斌
製作人陳逸恆 鄭 子
監製唐小平 李金標 吳 笛
導演谷錦雲
編劇張 明 楊曉文
攝影馬 新
美術設計徐海林
造型設計丁小英 嘉 嘉
服裝設計馬 克
燈光張加良

角色介紹


老柿子樹
老柿子樹
演員 斯琴高娃
李戶人家的“娘”如同吞泥含沙的黃河一般,吞咽著金、木、水、火四個兒子因不同的命運而帶來的情感撞擊與生活歷練。娘用她的“老理”養育了四個兒子,也用她的“老理”教育約束著她的兒子們。
老柿子樹
老柿子樹
金德
演員 王硯輝
金德是個有智障的漢子,純樸而厚道,他是娘的精神支柱,始終陪伴在娘的身邊。娘是他心中的天,他是娘心中最深的痛。金德娶了深愛著火德的白翠翠做媳婦。
老柿子樹
老柿子樹
木德
演員 韓福利
木德被抓了壯丁,送到了山外打鬼子的戰場,成為國民黨部隊中抗日的英雄。娘為兒子木德當了軍官高興得合不攏嘴,娘帶領木德,拿著禮物拜見鄉鄰,揚眉吐氣地給村民講打鬼子的故事。
老柿子樹
老柿子樹
水德
演員 張永健
水德是黃河邊的柿子灘村最有文化的人,這個黃河邊上的教書先生是娘的驕傲。後來,水德瞞著娘去蘭州找馬龍上大學,見世面。在馬龍和組織的幫助下,水德參加了共產黨,走上了抗日的路。為了救勞苦大眾脫離苦海,最終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老柿子樹
老柿子樹
火德
演員 尹鑄勝
火德在官府一次強拉硬綁的抓壯丁過程中,因奮力抗爭,失手殺死黃縣長的小舅子,犯下命案而遊走黃河邊落草為匪,但他不當惡土匪,從不欺壓百姓,專與狗官惡霸為敵,這個名震黃河兩岸的土匪天天乾的是行俠仗義,為窮苦人主持公道的好事,成為名震黃河兩岸的“火爺”。

音樂原聲


主題曲 作詞 作曲演唱
《傻黃河》不詳朱紹玉王硯輝

幕後花絮


1、尹鑄勝和斯琴高娃在一起拍戲很默契,當時在一起拍戲時,他們在拍完每個場景后都相互擁抱,有時還會流淚,互相之間已經近乎於一種親情關係。
徠2、拍戲的時候能咬牙堅持的斯琴高娃都會挺著堅持下去。2007年3月份在甘肅拍這部戲的時候,一天200、300里的盤山公路,坐汽車也經不住折騰,還要在八級大風裡拍。
3、拍攝《老柿子樹》的定位,就是讓大家了解甘肅。因為季節原因,樹、草都綠了,所以一些場景選在北京拍攝,專門會搭建一些蘭州的老街道,還有葫蘆店。另外,甘肅籍演員佔60%、甘肅境內的鏡頭佔70%。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名稱獲獎者
2008第24屆優秀電視劇獎《老柿子樹》

劇集評價


正面評價

改編自同名話劇的電視劇《老柿子樹》以甘肅為主要取景地進行拍攝,突出反映了甘肅的自然景觀、民俗風情、文化元素以及甘肅人堅韌不拔的品格精神,對宣傳甘肅發揮了重要作用。《老柿子樹》的熱播昭示著甘肅影視正在從困惑中走出,該劇對甘肅影視劇走向全國具有重要啟示意義。(金鷹網評)
《老柿子樹》是第一部全面反映黃河人文情懷、全方位透視黃河與西部風俗原生態的電視劇,描述了上世紀40年代,黃河邊上李姓人家隨著中國歷史變革而發生的家庭變遷和悲歡離合的故事。劇中以“娘”及其四子為典型,對以往平民中“積德行善”思想支配下娘的愚昧心態、兒子的愚孝心理給予了有力批判。(新華網評)

反面評價

該劇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演員使用的語言南腔北調、片中並沒有出現真正的老柿子樹等細節問題。該劇主演斯琴高娃強調學習“京蘭腔”的過程十分辛苦,但很多觀眾看后認為,劇中角色說的話有點不倫不類,包含了京西話、京蘭話、普通話,甚至是各種話的混合體,蘭州人覺得不像蘭州話,陝西人覺得不像陝西話。(騰訊娛樂評)